快乐的秘密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人经常乐呵呵,有人却天天黑着脸呢?告诉你哦,原因出人意料,是因为人们的大脑构造不同!
  日本京都大学认知心理学家佐藤弥带领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大脑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然后让他们填写调查问卷,回答如快乐程度、对生活满意度等问题,结果发现,经常感到快乐的人大脑楔前叶中的灰质更多。楔前叶位于大脑顶叶内面,主要负责意识。
  看来,楔前叶中的灰质就是人们快乐的源泉。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冥想,因为冥想可以令楔前叶中的灰质增多。也许不久以后,科学家还可以根据佐藤弥等人的研究结果开发出快乐药片或者相关疗法,帮人轻松地快乐起来。
其他文献
去年年底,我们与大自然培训中心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双峰县花门镇参加实践活动——做豆腐。大家分工合作,做出了白白的豆腐,可品尝时发现味道与平时买的豆腐味道不一样:带着淡淡的豆香,软软的,嫩嫩的,吃起来还有甜味。  为什么平时买的豆腐没这么好吃呢?我们决定走访娄底农村地区的豆腐作坊,开展豆腐口感差异成因调查研究活动。  研究对象:  双峰香铺坳豆腐、涟源湄江古塘豆腐、涟源湄江黄罗湾豆腐、新化白溪豆腐  科
小时候的冬天,冷得不像样子。  早起醒来,睁眼一瞅,仅一夜工夫,窗户的玻璃上就镶满了各式各样的冰花——盛开的鲜花、田野里的麦苗、毛茸茸的小狗……你想它是啥,它就是啥。一骨碌从被窝里爬出来,扒着窗棱,脑袋凑到跟前,嘴里哈着热气,轻呵窗花,呵着呵着,忍不住伸出小舌头,舌尖一勾,轻轻一舔,一个明亮亮的孔洞就出现在眼前。小手也没闲着,在窗户玻璃上瞎划拉,横线、竖道、歪三角……正画得意兴盎然,耳边突然响起一
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忽然发现中国很多地方的地名特别有趣。?  中 西北,本是大漠孤烟的地方,严重缺水。不只是春雨,任何一个季节的水都可谓贵如油。然而,那里的地名总喜欢与水有关。比如天水市、酒泉市,仅仅看名字,还以为到了江南水乡。拿酒泉为例,下辖的乡镇分别有甜水井、苦水井、骆驼泉、野马泉,单是叫井和泉的就有十几个。到了村一级的地名,叫上清水、下清水之类的比比皆是。在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有一个地名叫“
人在旅途,夜晚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最打疼我们眼睛的一定是一窗一窗的灯光。那温暖、柔和的光亮,不禁勾起游子思乡思亲的情愫,照得内心的孑然孤独无处躲藏。  这种感觉恐怕人人都会有吧。  窗是家的象征。《说文》云:“在墙曰牗,在屋曰囱。窗,从穴。”远古时期,人们筑房造屋,在墙上或屋顶上凿出一洞,以透光和空气,还可让烧饭的烟冒出。白天看袅袅炊烟,晚上看荧荧灯光,在田里耕作的人就知道归宿在何处。虽然对一处房
庄子写《人间世》,要我们“乘物以游心”,也就是逍遥游。事实上逍遥游可以跟生命三个层次一一相应,人物要逍(消),人间能遥,人生则可游。底下一句话“托不得已以养中”,这个“中”应当“冲”解,“冲”是冲虚,养生主就是要养“心”的冲虚。  因为心是虚的才能够无限地包容,且心虚静如镜才能够看到别人。假定心里面有执念,你就看不到别人。好恶太强的人,看不到别人,也容不下别人,你放下好恶,才会看到亲人、包容朋友。
“菜根”指《菜根谭》。旧语有“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三味之说,菜根为其中之一。嚼菜根滋味者,必是淡定执著、宠辱不惊之人;得菜根智慧者,必是涵养品德、大智大勇之士;践菜根真行者,必是金玉人品、济世经邦之才。  《菜根谭》为语录体,读之朗朗上口,其绝大多数人生感悟直到今天仍有指导为人处世的现实意义,这或许是它流传不衰的缘故吧。  闲暇之时,我常坐陋室,手捧“菜根”,反复咀嚼,回味悠长,就像生活中
1988年全球气候变暖敲响警钟,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1992年联合国发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4年3月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  1997年12月11目《京都议定书》。  2001年3月布什政府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协议。  2005年超过1998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年
塑料瓶、气球、吸管  1.把气球塞到塑料瓶中,气球口留在瓶口外面。  2.深呼吸,用力吹气球,可气球怎么吹也吹不大。  3.把吸管插到塑料瓶中,注意不要全部插进去,将一端留在塑料瓶外面。  4.再吹气球,气球一下子就被吹得很大。  实验中的科学  塑料瓶没有插入吸管时,里面的空气被气球阻塞,排不出来,所以我们使上吃奶的力气,也不能把气球吹大。  插入吸管后,塑料瓶里面的空气通过吸管排了出来,因此,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思讲中庸,具体内容由此章开始。此章,可以作为全书总纲。  “中”,有两项初始含义。其一,中央之中(平声);氏族社会时在旷地中央立杆树旗,群众望中而趋附,因此“中”代表集中和权威。其二,射箭之中(去声);古时狩猎张弓搭箭,获取兽类食物,因此“中”代表行动目标和最终成就。  子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父亲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训吗?孔鲤说,没有啊。有一回,父亲独立堂前,我从中庭经过。父亲问,学诗(即《诗经》)了吗?答曰,还没有。父亲说,不学诗,便无以与人言语。我退而学诗。又一天,父亲独立堂前,我又在中庭趋过。问我,学礼了吗?答曰,还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如何立身?我退而学礼。从父亲那里,我得到了两个教训,学诗与学礼。陈亢退出后喜曰,我这次问一件事,其实是学到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