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的价值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SX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翻译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功能,要明确翻译事实与其价值的概念区别,在讨论分析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三种关系的基础上,论证翻译价值的不同性质,最终揭示翻译价值的本质。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价值的分析,是研究翻译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 价值 本质
  在翻译教学中,价值论主要研究翻译的价值关系和其本质问题。针对翻译价值的分析是翻译教学的基础,对于确立翻译教学的方向、具体教学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翻译价值的本质问题。
  一、翻譯事实与翻译价值
  有传统观点认为,翻译事实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事物,构成了翻译学的基础。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事实,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获得的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呈现出来的经验知识。因此,翻译事实也就不具备价值取向,体现不出翻译价值的规律所在。
  在当前的翻译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既是事实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存在,因为翻译行为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少是人们在对翻译结果进行评估时,会认识到翻译的价值所在。
  翻译事实虽然存在于客观性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但因翻译者、评估者的文化程度、评价目的和角度的不同,对于翻译价值的认识也会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反映的对象、目的、方式、结果各有不同。因此,在通过研究翻译事实的基础上,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是有助于翻译事业的大力发展。
  二、翻译价值的三种关系
  (一)实践关系
  翻译价值的实践关系是指翻译事实的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确认翻译价值的前提。只有在翻译人员进行具体的翻译活动时,在源文本、翻译者、译文本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实践的关系时,才能让源文本从内容、形式、精神、价值等多方面向目标翻译语言文本转换,才能最终产生翻译的价值。
  (二)认知关系
  翻译价值是兼具客观存在和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对于翻译价值的认知,会受到翻译文本、翻译人员、翻译过程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结果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翻译活动为翻译价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只要没有翻译的过程,就不会有翻译价值的产生,而一旦有翻译过程的发生,人的思维就会对其进行价值取向上的认知。翻译价值的认知关系,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和具体的认知关系两种,都可以反映出人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价值特点。
  (三)价值关系
  翻译的价值,是基于人的活动而有了表现。因为人是翻译活动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翻译服务的对象。在这样的前提下,翻译在满足了人的需要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是需要得到认同的。
  三、翻译价值的主体性
  就翻译价值来讲,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对译本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加工,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被人感知的价值,达到创造文化的效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认知过程
  翻译价值的认知过程包括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评估主体要投入到被评估的译本中去,直接感受客体的全部特点;第二步是翻译价值的主体能够激活在翻译过程中人的各类潜能,在价值功能上与客体建立互动关系;第三步是价值判断的深化;第四步是发挥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积极;第五步是主体将翻译价值理论进行修正。
  (二)认知方式
  翻译价值主体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反映出主体对翻译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从外到里、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认识过程。
  一是主体具有感性。感性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鉴赏能力,是一种经验判断。在翻译过程中,主体要对翻译源本有足够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加普遍和专业的论证。主体只有经过继续加工,超越感性认识,才能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
  二是主体具有知性。这个特点要求主体要具备地熟悉翻译的实践、理论、进程等思维能力,这是对感性认识进行创造的过程。
  三是主体具有理性。要求翻译价值的主体不仅能够懂得翻译及相关知识,还要明确翻译的功能和价值,明确翻译对于人类需求的满足,从而达到提升人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翻译价值的客体性
  翻译价值的客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
  (一)翻译作品的规定性
  在翻译活动中,规定性是指对翻译过程中表现为文化、意识、历史、民族等的约束或规范,通过翻译客体的本身属性表现出来。
  (二)翻译作品的自在性
  翻译作品一形成,便受到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才能促使客体的价值得到逐步肯定,这也就表现为翻译作品具有一定的自在性。
  (三)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在翻译理论中,律他性也是衡量翻译价值客体的重要标志。因为翻译价值的主体不能随意为之,自在性始终对主体起着制约作用,这就形成了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五、翻译价值的社会性
  在翻译教学中,还需要向学生传授翻译价值的社会属性。从翻译活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翻译结束,都离不开社会的关联作用。
  一是翻译主体和客体都具有社会属性。翻译的主体、客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所处社会、文化、民族、历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这表现为翻译主体带着当地社会的特点去解读带着不同社会属性的客体,这必然会造成差异。解决这个差异的过程,就是翻译主体与客体不同社会属性互相融合的过程,也是翻译价值走向更加统一的过程。
  二是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具有社会性。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是翻译实践过程中多方互动作用的集合,都同样起源于社会、在社会中互相作用并最终落实价值在社会上,总体来说是很多社会关系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六、结束语
  本文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翻译理论的价值所具有的主体性、客体性、社会性等不同特点,提出了翻译价值的本质和根源同属于社会关系协调的论点。在翻译教学中,要把握翻译价值的这些特点,将这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更多的翻译人员都能够利用翻译价值的特点,认识到翻译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洁.价值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钱兴平.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40-43.
  [3]叶慧玲.论翻译等值理论中的不对等[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7,9(3):24-25.
其他文献
侦查地域管辖是指在侦查职能管辖的基础上,由何地的侦查机关行使管辖权的职权划分。侦查地域管辖既不同于审判地域管辖,也不同于以该地域为基础的侦查级别管辖。我国刑事诉讼
在大陆法系中,根据学者对契约利益的分类可以得出信赖利益的概念,即信赖利益在大陆法系中是指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况下,而相对人出于信赖认为其有效,最终因为结果的无效而遭受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下机器人是用于水下观察、测量、检修及打捞等水下应用的设备,包括无人遥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和自主式无人潜水器AUV(Autonomous Underwat
目的:本研究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加味玉肾汤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MMP-2/TIMP-2的影响,探讨加味玉肾汤对肾小球肾炎的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农村婚姻消费经历了一系列演变,逐步发展至今天成本畸高的现象。这其中有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有养老的隐性诉求方面的原因,有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因素,更
自2014年开始,中国已进入信用债偿还的高峰期。2016年非金融类信用债还本付息总量相比2015年将明显增加,其中低评级、城投类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到期量及占比均有提升。到期量
对水下爆炸下含水双层板的内流场瞬态流固耦合效应进行研究。用二阶双重渐进近似方法(DAA2)分析外流场与结构的流固耦合,用自行开发的空化水锤声学元(CHAFE)模拟双层板间的内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的大力推广,水利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技术发展问题不断的在水利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技术中出现,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技术发
上周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3日建议对来自中国的约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金额
报纸
文章以李兴钢设计的唐山"第三空间"建筑项目为契机,讨论当代中国人居环境下的集合居住模式及其面对的问题。通过回顾勒·柯布西耶的集合住宅探索,讨论自然态的弹性居住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