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药学服务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精氨酸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基因载体。通过对聚精氨酸的进一步修饰,获得了一系列基于聚精氨酸的基因载体,既改善了基因转染效率,又降低了细胞毒性。本文简要介绍了聚精氨酸作为基因载体的优势、聚精氨酸进入细胞途径、聚精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基因转染效率的关系,详述了聚精氨酸结构优化及其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分析目前羊养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可知脑包虫病的发生发展给该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如果养殖户对于该疾病缺乏了解,未及时进行羊病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易导致患病
采用顶部籽晶法生长Ho^3+∶La2CaB10O19晶体。测试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谱图以及晶体器件的摇摆曲线,半峰宽为21.6 arcsec,晶体结晶质量良好。在室温下测试了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为了表征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随机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法和随机法构建材料微观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研究了Vononio法和随机法的建模原理;然后使用Voronoi
国内外海上气田的开发方式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两种,即半海半陆式和全海式。采用半海半陆式开发的常见方式有:井口平台+中心平台+海底管道+陆上终端;水下井口/水下生产系统+海底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研究了BiOCl(110)表面两种不同终止端(110)-BiCl和(110)-O电子结构和光吸收性质。结果表明:(110)-BiCl和(110)-O表面均未发生重构现象;(110)-BiCl表面导带底部出
<正>2013年12月22日,对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严谨、公正的选举氛围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