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吞咽康复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改善效果比单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康复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
【中图分类号】
Q9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70-02
脑卒中后最常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就是吞咽障碍。据相关文献报道[1],国外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在37-78%之间,国内这一数据在62.5%左右。患者在发生吞咽障碍后,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情严重者还需长期鼻饲,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我院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吞咽康复功能训练”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排除严重肝肾及心脏疾病者,失语者,认知障碍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25例,年龄在43~80岁之间,平均(55.4±2.6)岁,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4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抗脑水肿等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
1.2.1 吞咽功能训练:
①嘱患者在进食及训练前,要放松颈部,以免发生误咽。指导患者做头颈部向前屈曲、向后伸展、左右旋转、侧头锻炼。②吞咽时屏住呼吸,以免因吸气造成误咽。指导患者做吸气提肩部、呼气沉肩,呼气末推压腹部,吹水泡、吹蜡烛、缩口呼吸训练;③做吞咽器官运动锻炼,如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等;④对唾液腺开口位置进行冰刺激,做口腔知觉、吞咽动作、唇部力量训练;⑤咳嗽训练、空咽训练、喂水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2次/d,每周训练6天。
1.2.2 神经肌肉电刺激:
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及感觉,确定电刺激仪(脉冲频率30-80Hz)的电流强度(5-11mA)及电极位置,对患者咽部进行刺激,在刺激过程中,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周6次。
1.3 疗效评价:
采用VFSS对两组患者治疗期、治疗2周后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重度吞咽障碍计0分,中度计2-3分,重度计7-9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F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有文献显示[2],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康复训练,能让80%以上的患者恢复或改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患者的自主咳嗽容易发生减弱或消失,这主要是因为发生吞咽障碍后,患者对喉部肌肉、呼吸肌的控制能力减弱,从而降低呼吸肌运动强度,关闭不协调声门所致[3]。通过吞咽功能训练,锻炼吞咽障碍患者的喉部、舌部、面部、口部等肌群,能有效提高这些肌群的运动灵活性、协调性。吞咽功能训练还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反射性刺激,促使神经网络的侧支芽生和重组,扩大皮质感觉,同时还能预防咽部肌群萎缩。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刺激外周运动神经,激起肌肉活动,强化肌力,从而逐渐恢复肌肉的运动控制能力。由于参与吞咽运动的肌群较多,所以在进行电刺激时,要选择患者瘫痪肌肉的位置放置电极,同时根据病人的吞咽障碍程度、感觉调整刺激强度,以确保电刺激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疗法的联合组,其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吞咽康复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改善效果比单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玉花,郭燕芹,董嘉楠等.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前误吸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3):37-38.
[2] 王凭,孟庆楠,胡新颖等.颏颈部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9-30.
[3] 廖春莲,秦燕,梁晓红等.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2):2247-2248,225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吞咽康复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改善效果比单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康复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
【中图分类号】
Q9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70-02
脑卒中后最常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就是吞咽障碍。据相关文献报道[1],国外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在37-78%之间,国内这一数据在62.5%左右。患者在发生吞咽障碍后,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情严重者还需长期鼻饲,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我院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吞咽康复功能训练”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排除严重肝肾及心脏疾病者,失语者,认知障碍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25例,年龄在43~80岁之间,平均(55.4±2.6)岁,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4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抗脑水肿等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
1.2.1 吞咽功能训练:
①嘱患者在进食及训练前,要放松颈部,以免发生误咽。指导患者做头颈部向前屈曲、向后伸展、左右旋转、侧头锻炼。②吞咽时屏住呼吸,以免因吸气造成误咽。指导患者做吸气提肩部、呼气沉肩,呼气末推压腹部,吹水泡、吹蜡烛、缩口呼吸训练;③做吞咽器官运动锻炼,如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等;④对唾液腺开口位置进行冰刺激,做口腔知觉、吞咽动作、唇部力量训练;⑤咳嗽训练、空咽训练、喂水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2次/d,每周训练6天。
1.2.2 神经肌肉电刺激:
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及感觉,确定电刺激仪(脉冲频率30-80Hz)的电流强度(5-11mA)及电极位置,对患者咽部进行刺激,在刺激过程中,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周6次。
1.3 疗效评价:
采用VFSS对两组患者治疗期、治疗2周后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重度吞咽障碍计0分,中度计2-3分,重度计7-9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F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有文献显示[2],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康复训练,能让80%以上的患者恢复或改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患者的自主咳嗽容易发生减弱或消失,这主要是因为发生吞咽障碍后,患者对喉部肌肉、呼吸肌的控制能力减弱,从而降低呼吸肌运动强度,关闭不协调声门所致[3]。通过吞咽功能训练,锻炼吞咽障碍患者的喉部、舌部、面部、口部等肌群,能有效提高这些肌群的运动灵活性、协调性。吞咽功能训练还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反射性刺激,促使神经网络的侧支芽生和重组,扩大皮质感觉,同时还能预防咽部肌群萎缩。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刺激外周运动神经,激起肌肉活动,强化肌力,从而逐渐恢复肌肉的运动控制能力。由于参与吞咽运动的肌群较多,所以在进行电刺激时,要选择患者瘫痪肌肉的位置放置电极,同时根据病人的吞咽障碍程度、感觉调整刺激强度,以确保电刺激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疗法的联合组,其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吞咽康复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改善效果比单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玉花,郭燕芹,董嘉楠等.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前误吸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3):37-38.
[2] 王凭,孟庆楠,胡新颖等.颏颈部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9-30.
[3] 廖春莲,秦燕,梁晓红等.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2):2247-2248,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