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角色间对话”之于白茆山歌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茆山歌作为吴歌的重要一脉,流传于江苏常熟古里镇白茆一带。本文借用社会学“角色”概念,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考察实践,对白茆山歌传承发展中的各类角色进行研究。这些角色主要包括:“师徒者角色”、“政府角色”、“经营者角色”、“研究者角色”、“民众角色”。同时,笔者认为“角色间对话”之于白茆山歌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其分为两类:不同角色间对话(不同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与同一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以及同一角色间对话(不同人扮演的同一角色间与同一人扮演的同一角色间)。
  关键词:角色 角色间对话 白茆山歌 传承
  “角色”概念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由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首次运用在社会学领域中,它的基本内涵在于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行为规范。角色理论中所特有的观点在于“期待能够产生行为”,即当个人既满足了自身的某种期待又满足了他人的期待时,才能产生符合特定规范的行为。而只有当社会中的个人明确了自身所处的位置、期待以及行为规范时,社会体系内部才能趋于稳定。①
  一、 白茆山歌传承发展中的“角色”
  白茆山歌是吴歌的重要一脉,流传于江苏常熟古里镇白茆一带。该地区地处江南水乡,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同时因其属于“吴语”区,而使得白茆山歌在吴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并传承至今。笔者认为白茆山歌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个人”以及“群体”对其做出的努力。正如郭乃安曾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一文中强调音乐与人的关系:“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有它的也是人。音乐的意义、价值皆取决于人”。②这些个人以及群体又以各自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满足自身的期待以及他人的期待,为白茆山歌的传承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笔者认为这些角色包括:“师徒者角色”、“政府角色”、“经营者角色”、“研究者角色”、“民众角色”。而划分这些角色的依据在于不同角色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职能、不同身份,以及各自所拥有的不同期待。其中“师徒者角色”又包含正式与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正式的师徒关系主要指通过拜师会(仪式)而确定的关系,例如笔者采访过的两位艺人,一位是中年歌手(传承人)徐雪元,另一位则是他的徒弟朱利(年轻一辈的歌手),两人于一次由文化站组织、在白茆山歌馆举行的拜师会中正式确立了师徒关系。此外还包括学校教育环境中,学校中的教师以及学生这两种不同且相对的角色,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例如笔者跟随徐雪元去常熟艺校观摩了一堂山歌课,该课由徐老师亲自教授,而对象则是艺校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其次,非正式的师徒关系主要体现在“家族内”以及“家族外”的传承中。“家族内”传承,例如艺人姚雪华因儿时在家中听父亲唱山歌而学会唱山歌的家族式传承。“家族外”传承则主要存在于民众的相互传习中,由于以往农耕时代,农民们在田里边劳动边唱山歌,从而在田间地头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唱山歌。现如今虽然这样的农耕环境已经消失,但民间自发的团队依然活跃在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中,例如笔者调查的一个拜佛队伍,十多年里参加了各地的庙会活动,传承、传播着山歌文化。由此观之,师徒者角色具有演唱山歌、传承山歌、传播山歌的功能,作为传承主体在所有角色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角色”主要指文化馆、文化站、山歌馆等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他们在履行政府职能时,对白茆山歌的传承起到了组织、维持、宣传等作用。“经营者角色”指支持白茆山歌传承发展的企业,例如波司登企业在白茆小学赞助创立了“波司登少儿艺术团”。这一角色的主要功能在于维系传承所必需的经济因素,支持白茆山歌在特定机构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对政府角色的职能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研究者角色”主要指那些对白茆山歌进行研究的人员,从研究人员所属的不同机构来看,还可进一步分为在政府或是相关机构工作的研究者、各大院校中的研究者以及除前两者以外的其他研究者。研究者角色的作用在于对白茆山歌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创作、表演、传承、传播白茆山歌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民众角色”有别于前文提到的、于民众间相互传习时的师徒角色,而主要指民间参与、聆听白茆山歌的民众角色。观众的参与、聆听能够使山歌表演活动不至因为失了观众而失去一个较完整的生存环境,观众的反映以及良好的建议对于山歌的传承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效应。综上可知,每种角色都有各自的立场、职能与贡献,都不应被忽视。
  二、不同角色间及同一角色间的对话
  作为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rx·Weber)曾在社会学理论中强调“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重要性。之后,社会学家米德则将这一概念最早应用在具体研究中。③笔者则将这一理论运用在对白茆山歌的研究中,认为白茆山歌传承发展中“互动”主要体现为“角色间对话”,这里的“对话”也即“沟通”、“交流”,既包含互动行为本身,又包含具体的互动方式。笔者认为“角色间对话”可体现在两个主要的层面:不同角色间对话以及同一角色间对话。
  (一)不同角色间的对话
  “不同角色间的对话”可分为两类:不同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以及同一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前者亦可细分为两种角色间,例如:政府与艺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承者与民众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等等,又或是三种角色间、甚至更多角色之间的对话。而后者主要指个人在担任不同角色时内在的反思。
  就传承中的师、徒两种角色而言,对话必然存在于两者共同维持的传承过程中。例如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到的徐雪元同朱利二人,徐雪元的“教”以及朱利的“学”在传习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二人间的对话,两者间的交流同时促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徐雪元在常熟艺校教授白茆山歌一样,当他担任学校教师时,他的职责是将白茆山歌传授给旅游管理班的学生,通过对话,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对于白茆山歌的认识传达给学生,而学生则将他们对于学唱山歌的感受反馈给他,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山歌的普及教育,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后主动与徐雪元交流山歌、学唱山歌,以及询问是否有机会参加演出活动。研究者与传承者之间的对话,可以笔者经验为例,笔者在对诸位传承人进行采访时,对话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对话,笔者采集到关于白茆山歌的各类信息,并在不久的将来于研究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就研究者与政府角色间的对话而言,笔者采访了当地文化站邹缨站长,一番对话后,站长为笔者提供了多位传承人的联系方式,以及不少关于白茆山歌的资料与信息,为笔者往后的研究工作做铺垫。就传承者与民众间的对话而言,由传承人姚雪华组织的一个拜佛队伍中她与其他自发参与这一组织的民众间的对话与互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笔者采访姚雪华的过程中,她曾说道:“我教他们步伐,教他们(身体)怎么转,队伍怎么排列,我唱一句,他们就跟着唱一句,叫他们大声唱出来,不要喉咙夹紧。他们有的人说‘不好意思唱’,我就叫他们每人唱一个,后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通过对话,姚雪华不仅训练、巩固了这一团队,还将白茆山歌在民众间传承下去。除上述两种角色外,还包括多种角色间的对话。例如曾在白茆山歌馆内举办过传承人收徒仪式(也即“拜师会”),当时参会的有代表政府的文化站站长、传承人以及热爱山歌的当地民众。通过仪式,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年轻山歌手,并在往后的时间里由传承人亲自带领他们学唱白茆山歌。仪式中的对话,则起到沟通、确认,以及增进了解的作用。此外,同一人扮演的不同一角色间的对话则主要指一个人既包含一种角色同时又兼具其他角色时,多种角色间的对话,它更多地体现在个人站在不同立场时内心世界的交流、观念的转变。例如,笔者所采访的一位年轻歌手王燕,她曾与笔者谈起自己在观念上的转变,她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听母亲唱山歌,听周围的邻居唱山歌,但自己并不喜欢。长大后,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她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并在白茆山歌拜师会中以优异的表现获得“魅力歌手”一等奖,成功拜吕杏英(她的母亲)为师。如今她已意识到唱山歌的年轻人太少,山歌需要传承。她的角色身份由原先的民众者角色转变为艺人,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正体现出不同角色之于她内心的交流。又如原文化站站长沈建华,他也是白茆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曾说道自己在年轻时就热爱山歌,1989年到文化站担任站长后,将山歌作为自己的主业,组织了不少山歌活动。正由于他既作为歌手又作为站长的双重身份,而使得这两个角色在交互作用下,促使其反思并做出这一决定,显然这一决定也为白茆山歌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综上关于不同角色间的对话,笔者只列举了部分,而事实上这样的对话存在于众多场合中,远超过笔者所列举的这些。   (二)同一角色间的对话
  “同一角色间的对话”指的是不同人扮演的同一角色间以及同一人扮演的同一角色间的对话。前者主要包括:研究者之间、传承者之间、政府角色之间等。而后者指同一人在扮演单个角色时内在的反思。
  当不同人扮演同一角色时,往往因行为规范与身份地位的相同而更能产生共鸣。例如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据笔者了解,由当地政府组织的白茆山歌研究会中,各研究者针对白茆山歌的传承发展进行研讨,在对话的过程中,交换意见,共同为白茆山歌的发展出谋划策。
  又如,学校情境中教师之间的对话。笔者在采访白茆中学的顾雪华主任时,他曾说道:“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把山歌跟我们的教学、教育相结合。”通过课题组各成员间的对话,将校纪、校风以及一些规章制度编成校歌进行传唱,将山歌与课程相结合,语文课、历史课、生物课等等,从而更有利于山歌的普及与传承。再者,艺人与艺人之间的对话,如同笔者曾跟随姚雪华组织的拜佛队伍一同前往“金童庙④”参加年初一的庙会活动。庙会中,不仅有歌舞表演还有小品,“对话”则主要体现在小品之中。其中《卖烧饼》是令笔者映像深刻的小品,通过两位艺人间的对话,以一种幽默的语气,加上生动的表演,将武大郎卖烧饼的这一故事舞台化、形象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因其带有戏谑的成分而引得现场观众笑声不断。
  此时对话能够活跃演出现场的气氛,吸引当地民众的注意,从而为山歌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至于同一人所扮演的单个角色间的对话,笔者在此以传承人陆瑞英为例。她在儿时学唱山歌,十多岁时边劳动边唱山歌,之后成为优秀的山歌手,六十年代她作为团支书教知青唱山歌并且在大会上也要唱,到了七十年代唱山歌的次数不断增加,而使得嗓子出现了问题,原本被大家公认的“金嗓子”一下子唱不了山歌,之后她便改说故事,才有了今天在常熟电视台播出的“陆瑞英讲故事”这一栏目。然而前后的这一转变必然离不开她自身作为这一角色的思考。当然,同一角色间的对话也远不止此,笔者在此不做赘述。
  三、“角色间对话”的重要性
  若要回答角色间对话的重要性,则必须回答为什么重要,以及有多重要的问题。前文中笔者已经列举了一些传承发展中具体“对话”的实例,以及对话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然而据笔者调查后认为这一“对话”在传承过程中似乎还有待进一步加深。例如不同院校中的研究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承人与民众之间、政府与民众间等等角色间的对话还有待加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角色不断增加且分工日益明确,各类角色只有在各自分工明确时,整个社会的结构系统才能维持一定的平衡。⑤若把白茆山歌的传承过程作为一个由不同角色构成的、共同对话、共同维持的过程,那么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则必须对不同角色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对话基础上建立共同合作的平台,以使得山歌的传承稳定而有序地发展下去。通过“对话”可以明确自己与他人的角色定位、身份、规范行为,从而加深各个角色的责任感、认同感,各司其职地规范各自的行为,为传承发展白茆山歌做出一定的贡献。在经济迅速腾飞的时代,只有建立平等的对话、互通有无,才能挖掘合作的潜质,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共赢——也即共同维持白茆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样。
  注释:
  ①[美]比德尔:《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曾霖生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4-7页。
  ②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2期,第16-21页。
  ③唐力行:《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坐落于常熟市兴隆镇泯泾村,该庙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庙中设三尊神“猛将”、“金童”、“瘟部”,属民间信仰。
  ⑤[美]比德尔:《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曾霖生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4-7页。
其他文献
发控软件属于嵌入式软件,其开发设计、编码及测试验证过程一般都需要对应的实际硬件系统配合,为避免硬件研制周期对软件研制的影响,构建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控软件开发的硬
申晓雪,今年48岁,中共党员,车工高级技师,大专学历,从1988年到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制造二部从事车工工作至今,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河
分别用单位波长对应的能量密度和单位频率对应的能量密度求出了维恩位移定律中的常数b,对比发现这两种方法所得b值不同.通过对两种能量密度分布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能量密
随着我国老年群体高龄化、失能化程度加深,位于城市中心、具备医养结合资质的综合型养老公寓将成为众多老龄群体的首要选择。为安全起见,大量养老公寓多实行封闭管理,其户外
在“广义噪声”定义下,提出一种盲噪声空域分离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对来自空间多个未知方向的未知信号进行分离,确定其声源发生坐标,而且能够对信号实施有选择性的接收或消能阻
蓝天国际机场基础工程结构设计较为复杂 ,各种数据计算烦琐 ,借助计算机程序语言 ,编写计算程序 ,问题迎刃而解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具有综合性和科学性的企业管理活动.它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生存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
为了提高编队指挥员在信息化海战中的作战指挥效率和应变能力,利用广义随机Petri网与马尔可夫链的等价关系,得到一种Petri网与马尔可夫链理论相结合的指挥流程时间性能分析的新
为探究自然教育在国内的教育模式与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自然教育理念、发展情况的比较,剖析当前中国自然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分析课程特点、比较课程优势,展现自然
本文阐述了政府、居民、物业公司、供热企业、节能服务企业等参与主体的特点,通过分析节能改造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应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和推行节能改造节能量交易,建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