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寒地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山区寒地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及水稻生产发展前景因素,分析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水稻;问题;对策;山区寒地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072-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old Mountain Area
  LU Hui-ling
  (Suiling Forestry Bureau Multiple Operation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Suiling Heilongjiang 15220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mountain cold climate conditions,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ric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factors,existing problems of rice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rice;problems;countermeasures;cold mountain area
  绥棱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耕地面积超过1.7万hm2,地处东经127°37′~128°21′,北纬47°26′~48°06′。最高、最低、平均海拔分别为711.9、249.0、349.0 m,地形为低山丘陵。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无霜期约105 d,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 ℃的积温为1 818.9~2 182.9 ℃,年降雨量514.9~786.8 mm,集中于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8%。土壤为黑钙土、黑土、暗中壤。这里地处黑龙江省种植区划的四、五、六积温带,水温凉,有效积温少,属于我国高纬度高寒稻作区。但该区内地势平坦,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水源充足,作物生长季温度较高,光照充足,适合早熟(10片叶)和极早熟(9片叶)水稻生长发育要求。水稻面积由2010年的66.7 hm2发展到2015年的1 000.0 hm2。2014年水稻種植面积666.7 hm2,平均产量6 750 kg/hm2,经济效益较好,但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水稻生产,为此,分析水稻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对策。
  1 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问题
  目前,绥棱林业局开展水稻种植还未确定主要种植品种,导致生育期不适宜,产量较低[1]。
  1.2 播量偏大
  绥棱林业局水稻种植播种量偏大,秧苗拥挤,植株瘦弱,叶片颜色不正,移栽到本田后,秧苗返青慢,分蘖力差。
  1.3 炼苗过晚
  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通风过晚的状况,导致床内温度在1叶1心至2叶1心达到30 ℃以上,影响秧苗抗低温的能力,降低了秧苗素质,当出现恶劣气候条件时,生理性立枯病发生严重。若播量再偏大,水稻生长瘦弱,加剧降低植株的抗逆性[2-3]。
  1.4 移栽推迟
  在逐渐增加水田面积的状况下,6月水稻移栽比例比较大,有10%左右的秧苗6月1日前不能完成移栽。实践证明,6月10日移栽的水稻比5月25日移栽的水稻减产10%左右。
  1.5 水层变化不明显
  缓苗期田块水层过深导致漂秧,分蘖末期不能排水嗮田导致无效分蘖增多。成熟期水层过深造成贪青晚熟。
  1.6 没达到单排单灌的标准
  灌水排水是一条渠,出现能灌不能排现象,从而不能按照水稻生长特点进行水分供应,且排灌串联易发生病害相互感染[4]。
  1.7 施肥不足
  由于种植户施用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与栽培的实际需要有误差或含量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后期脱肥,种植户只好加施氮肥补充,结果作物出现发病、早衰、品质下降等现象[5]。还有部分种植户只施肥量的50%左右,不重视追肥、农家肥,造成耕地越种越薄,水稻产量越来越低。
  1.8 除草剂的残留
  由于水田是大豆田改制的。连年的重迎茬大豆,农药残留严重。种植水稻解决措施不当,则易造成药害,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9 科技力量薄弱
  近2年来,虽然绥棱局加大科技队伍的建设,但掌握水稻种植的技术人员非常少,导致水稻育苗移栽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加上种植户技术生疏,造成了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6]。
  2 对策
  2.1 选择积温适宜的品种,控制播种量
  由无霜期和积温条件决定选择120 d成熟、9片或10片叶极早熟早熟水稻品种。规范和减少品种种类,慎重应用陌生品种,杜绝越区种植,以安全成熟、耐寒、抗病、抗倒伏品质好的在本地区种植过的种子为主,试种好新品种[7]。建议在今后水稻品种上主推一种,繁育一种、试验多种的原则,为水稻生产奠定基础,有条件时建立水稻种子基地,以解决种子问题。一定控制播量,干籽85 g/盘,4~5粒/坑,保证3~4株苗/坑。
  2.2 及时通风炼苗防立枯病,赶上插秧时间
  齐苗后1叶1心时炼苗,首先在秧床背风面小量通风,当秧苗逐渐长大、温度上升时加大通风量,当昼夜温度稳定超过12 ℃时,揭膜通风,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赶上插秧时间,严格要求“不插6月秧”,大力推广4月15—25日育苗,苗龄在30~35 d,5月15日至6月1日前完成移栽。
  2.3 科学利用水层,坚持单排单灌原则   插秧后保持5~6 cm水层,分蘖后期应排水晒田,以稻田退黑转黄、新土不开裂为度,以提高有效成穗数,控制无效分蘖,避免倒伏。田间排水要做到单排单灌,防止病虫害(主要是潜叶蝇)蔓延。
  2.4 合理均衡施足肥
  要施足够的肥料并要氮、磷、钾均衡施肥,除施用二铵225~3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底肥外,还应施用硫酸钾150 kg/hm2作底肥,以促进水稻提早成熟,避免倒伏。同时,追施尿素或硫酸铵225 kg/hm2。为改善土壤状况,促进水稻生长,水田应施优质农家肥30~45 m3/hm2。
  2.5 有成熟技术措施应对除草剂药害残留影响
  采用水泡田、水耙轮搅地洗地3次,喷洒除草剂降解药萘胺(苗和本田)等技术措施应对除草剂药害残留的影响[8]。
  2.6 增加农业技术力量,建立水稻高产示范户
  要壮大农业技术队伍,不断到技术先进的高产的稻区参观学习。聘请栽培、植保方面专家对種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种稻户科技水平。在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户内,进行示范,以点带面,实现水稻高产稳产。
  3 参考文献
  [1] 陶帅平,李仿伢,马国福,等.不同农艺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3):14463-14465.
  [2] 王仙方,贝道正.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途径和措施[J].浙江农村机电,2008(4):28-30.
  [3] 曹城,刘洪.机插水稻育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J].上海农业科技,2008(3):43-44.
  [4] 胡培松,翟虎渠,万建民.中国水稻生产新特点与稻米品质改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3-39.
  [5] 程旺大,赵国平,张国平,等.水稻节水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潜力[J].中国农学通报,2001(6):70-72.
  [6] 王辉,曾祥宽,张燕之,等.水稻旱作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2001(11):36-38.
  [7] 郭文深.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EB/OL].[2015-06-23].http://www.chinabdh.com/bdhxdhny/Articleshow.aspx?id=208209.
  [8] 吴振明,衣洪岩.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9):131-132.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介绍木瓜树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栽培技术,包括精选种子、苗圃地选择及播种、苗床管理、苗木嫁接、移栽及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木瓜树;特征特性;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082-01  木瓜属蔷薇科落叶灌木,乔木,又名木梨、降龙木等,在全世界共有5种,其中有4种原产于中国
给出了基于轨道根数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对月球探测器的可视算法,分析和比较了地面站和TDRS对月球探测器的测控跟踪能力.结果表明,与依靠地面站相比,使用TDRS后,在不考虑
结合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当地葡萄品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无核白葡萄品质的具体措施。
叙述了脲醛树脂改性氧化淀粉胶粘剂的制备过程,讨论了氧化、酯化、pH值、脲醛树脂用量等因素对氧化淀粉胶性能的影响.
2013年冬季在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开展了冬种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与常规翻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我党经过长期艰难探索得出的正确选择,它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性的积极的政治文明成果,以法治优越论、民主治国论、人权保障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
采用武汉(30°N,114°E)MF雷达在2001年冬季的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中纬度低热层大气潮汐水平风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统一用弧度定义的各潮汐经纬向分量的拟合初相位在三个连
为验证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锐超麦)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常规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
在功能维持不变甚至更强的条件下,卫星体积、尺寸和质量不断减小,致使在卫星内部小空间内单位时间传输大量的热,因此常规的热控技术很难满足控制要求。为使纳卫星负载温度稳
针对可展桁架天线杆件多和转动铰多的特点,研究杆件加工公差和转动铰间隙对天线反射面精度和重复展开精度的影响.根据杆件加工公差和转动铰间隙发生的随机性,建立相应的随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