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中寒热并用的配伍形式与临床病证相关性辨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辨证中,提出的八钢辨证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总纲,其中阴阳代表的是总的大纲,在临床具体辨证施治过程中,是通过表里、寒热、虚实来具体体现其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而表和里又主要说明其病位的深浅,实际上真正体现其病性的是寒和热、虚和实。因此,寒热在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寒热病性的演变,临床中必然出现寒热共存这一病理特征,而针对这样的病证特点,方剂中出现了寒热并用这一配伍形式,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方剂中寒性药物和热性药物共同使用的配伍形式。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诊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了通讯系统与医学影像存档技术相结合的影像诊断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可实现影像诊断设备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14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62 例患者应用齐拉西
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570~1848nm光谱区域内,建立了软枣猕猴桃总酚定量数学模型。实验将贮藏分三个阶段(采收阶段,贮藏12d,贮藏24d)进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建模方法得到软枣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