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怪病的因果故事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张是某局的一位科长,从前年起,得了一种怪病,就是浑身发冷,冷得厉害的时候,浑身打颤,六月天也要穿上棉袄。自从得了这个怪病,他面色苍白,浑身软软的一点劲也没有,所以只好病休在家。近两年老张看遍了省城的大医院,花了上万的钱,也诊断不出他得了什么病,更无从下手为他治疗了。
  近日,他的一位亲戚向他介绍了一位民间挺有名的有神通的大师。张科长不信,先是拒绝看病,后来听身边的亲人劝说,也只好试试。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
  那天大师来了,张科长躺在床上,五月天张的牙齿还在打架呢。大师并不老,五十多岁的样子,身着朴素,但身上十分的整洁。大师看了张科长一眼,张科长打了个寒颤,心生一种莫名的恐惧。
  大师说话了:"我是来帮你解冤的,不是来害你的,你放心。”
  大师坐下来,安静了一下,说道:"谁是张同志的亲生姐妹兄弟,留下来我有话说,其他人出去。”
  张科长房间的人出去了,只留下张科长和他的一个30岁的妹妹。大师发话了:"其实这个病也好治,就看张同志是个什么态度了。”


  张妹听说病能治好,顿时非常高兴,连忙问如何治。
  "是一个姑娘找来了,她是你妻子的妹妹,你们间的事,你应该还记得。”这句话说得张科长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脸色十分难看。
  张妹若有所忆地说:"大师说的是哥的姨妹琳琳吧?她不是淹死的吗?她找我哥哥做什么呀?冤有头债有主,她自己落水死的也怨不了别人呀。”
  大师轻轻地对张妹说:"她的死与你哥哥有关。并且是害了两条人命。”
  大师越说越玄,弄得张妹也摸不着头脑了。
  大师说:"这里没有外人,还是让张同志自己说吧,不然我怎么为你治好病呀。”
  这时张科长低下头不说话,一幕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个春天,那时张科长已结婚两年,这两年中,张科长的岳父岳母相继去世,家中留有一个16岁的姨妹。张妻只有姐妹两人,张妻只好将自己的妹妹接到自己家。有一次,张妻外出有事没能回家,张看到自己的姨妹年纪虽小,但长得丰满可人,于是晚上便起邪念将她诱奸了。
  后来,这位琳琳便有了身孕。有了这样的事,琳琳胆小,又不能跟姐姐说,眼看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在那个年代,这种事要是让外人知道了,是何等丢人呀,就是不死也会被唾沫淹死。于是琳琳一时想不开,就投河自尽了。
  大师看张科长不开口,就说:"你这个病没法看,那我要走了。
  张妹看大师要走,就对张说:"哥哥,我们是一家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要想好病,你就直说吧。”
  看到张还是不开口,张妹只好恳求大师,让大师明示。大师把自己"看到”的情况扼要道出。并叹了一声,"害了两条人命呀。你身上的寒颤,就是那姑娘在那个世界受苦的反映。”
  张没想到天下竟有如此神人,就表了个态,只有病能好,按大师说的话去做。
  大师说:"好吧,七天之内,你会慢慢的好起来的。七天以后,我再来,为阴灵念经超度。”后大师又强调了一句"如果不把阴灵超度好,这个病是好不了的。”
  果然,到了第三天,张科长身上的寒病基本退了,第四天、第五天就能下床行走,象好人一样了。到了第七天,张感觉身上再没有病的征兆,病象被什么抓去了似的,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已经两年没有这样好的感觉了,张看看外面的天,感觉心旷神怡。
  可是七天过后,他并没有去请大师,因为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既然好了,也许是我要好了。还请他来做什么呀。
  到了第九天,张的病突然复发,并且比以前更厉害,身上发抖,牙关紧咬,面色灰白,象快死人一样。张妻情急之下,招车去几十里外请大师,可大师已经早上出去了。说两天后才回来。
  没过两天,张科长便一命呜呼了。
  后来,我问大师,您为什么躲开呢?大师说,像这样没有信用、没有良心的人,我是不想给他看的。你看他害了那姑娘,加她腹中的孩子,那可是两条人命呀,多大的罪呀。我为什么要他说出自己的事,就是要他当作自己亲人的面认罪。可他不认罪,没有一点忏悔之心。你说这样的人,我还有心情为他解冤吗? 怨有头,债有主,只好让那冤魂去找他好了。
  大师对我讲,像这样过去害了人遭因果报应生怪病的,他看过不少的病例,多数都能治好。
  有一位老干部,几十年一直腰疼,疼得厉害的时候就在床上打滚。找过的医生不知道有多少,吃的药也快堆成了山,也没见什么好转。后来找到大师,大师告诉老干部,说刚解放的时候,他杀死过一个俘虏,那俘虏寻仇来了。
  原来那俘虏是国民党的一个营长,由于那营长很"顽固”,不老实,当时做了排长的他,就叫上一个战士,趁着月黑用刺刀从营长后腰戳进去,将营长杀死了。
  后来老干部非常折服大师,在家给那位"营长”诵经念佛,每年都超度他。老干部的腰疼从此就好了,并以后一直没有犯过。
  大师说:"这人在世上,得要有良心。自己做了恶,就得承受果报,就得知道忏悔。良心好,守信用,我也才能治好他的病。”
其他文献
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过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时节”。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看不开,处处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剧;看开了,知足、乐观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时节。  活出人间好时节,不去虚度好年华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过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时节”。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看不开,处处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剧;看开了,知足、乐观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时节。  这是佛祖释迦牟尼在
期刊
有人经常问:“佛教常说有因果,如果真有,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干坏事也没见惩罚?”  其实,因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农民播下了种子,尚且不会立即发芽结果,种子与果实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那又怎能要求造了业后,很快就现前报应?  那么,果报什么时候会现前呢?佛陀告诉我们,有些是今生中很快成熟;有些要等到下一世;有些还要好多世才会成熟。但不管怎样,只要种下了“因”,无论过多久,哪怕是千年、万年,它的“
期刊
晾晒可以杀菌,发露可以消业。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不仅仅要拿出被子在太阳下晒晒,更要拿出自己的过失在三宝面前晒晒。  最近两天天气有所回升,太阳恢复了它的温暖,很多人抓紧时间晒被子。被子是要经常拿出来晒的,因为被子中会存留一些人体的皮屑、汗液等,即使是干净的被子,连续3个月不晒,里面也会滋生几百万只螨虫。  过敏反应科专家说,由于被子不晒而生的螨虫,是最严重的过敏源,会诱发各种过敏反应。长时间
期刊
“解放者”意指解救他人脱离捆绑与压迫的人。也许林肯的一生可以帮助我们挣脱另一种压迫——对快乐的虚妄追求;也许他能解救我们脱离另一种奴役——“困难重重的婚姻将羁绊我们,而不是预备我们去实现生命目的”的谎言;也许他能斩断另一种锁链——“追求零压力的生活,比建立充满意义与性格高洁的生命更重要”的心态。  先别提婚姻,光看林肯找对象的态度,你就能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有原则的人。  1836年,林肯同意娶一位三
期刊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片片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处的办公室塞满了。每一辆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都有许多人等着购买。  突然,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了,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查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  福特公司的领导真是火冒三丈,别说停一
期刊
学佛讲精进,然而怎么才算精进?精进不是使劲,不是折腾造作,精进只是善护念,时刻觉察着自己,不起妄想分别之念而已。  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如今许多佛弟子,错会了“精进”二字,拼命地折腾造作,东奔西忙,忙法会,忙施舍,忙放生,就是静不下心来。  即使打坐,也是七想八想,或者咬牙练腿子,没有片刻清净。诵《地藏经》一天要诵六七遍,念佛每天要念几万声,磕头每天要磕几千个
期刊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来的。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系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南怀瑾老师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乡村。六岁开蒙,上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了旧式教育。到了十一岁,古书已经读得很多了,已经通晓诸子百家,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就是当今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
期刊
从6月13日的揭幕战开始,2014世界杯在这个夏天制造了新的疯狂。铁打的球赛,流水的球星,但“辫帅”罗伯特·巴乔的独特光芒却让人难忘——退役已10年的巴乔,20多年前就已是虔敬的佛教信徒:“如果没有佛教,我现在可能正在卡尔多尼奥和父亲打铁,或者更糟,沉迷于吸毒或其他恶习中。”  不久前,罗伯特·巴乔在都灵出席了日本创价学会佛教中心的落成典礼。巴乔说:“这次我不是来这里谈足球的,我来这里是因为我信佛
期刊
因为我做猎头职业的原因,我们猎聘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  要问我对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就像打太极,无论什么招式,全部是以柔克刚。这就是高手过招
期刊
主持人:我们看现在很多的娱乐界,很多明星他们拍了很多电影,那些电影完全是色情的。我想问按照佛法来讲,演这些片子的这些演员,过世之后他们去哪里?  净空法师:都在阿鼻地狱。  主持人:阿鼻地狱?  净空法师:对,最严重的地狱,因为他把人带坏,把人教坏,这些演艺人员是社会的老师,你对社会要负责任。我过去在台湾讲经,我住在景美,附近是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以后改成学院。那个时候学电影、戏剧的这些学生,到我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