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成年人诊断性腰椎穿刺后卧床时间和体位的最佳证据应用,以期建立科学规范的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通过对成年人腰椎穿刺后体位、卧床时间、低颅压头痛等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生成6条最佳证据,通过与临床情景结合,制订审查指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开展证据的应用。结果经2轮审查,除患者对新证据的依从性为93.3%外,其余4条指标达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专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成年人诊断性腰椎穿刺后卧床时间和体位的最佳证据应用,以期建立科学规范的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方法通过对成年人腰椎穿刺后体位、卧床时间、低颅压头痛等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生成6条最佳证据,通过与临床情景结合,制订审查指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开展证据的应用。
结果经2轮审查,除患者对新证据的依从性为93.3%外,其余4条指标达标率均为100%。证据应用前后比较,腰椎穿刺后患者低颅压头痛以及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痛发生率由28.3%(30/106)降至15.1%(1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799,P=0.016)。
结论该最佳证据的应用,表明腰椎穿刺后患者不必常规去枕平卧4~6 h,垫枕休息或起床活动的患者腰背痛发生率减低,舒适度提高。
其他文献
颞动脉钙化防御临床罕见,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巨细胞动脉炎。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颞动脉钙化防御发病症状以视神经缺血引起的视力改变多见,其他症状有头痛、下颌跛行、肌痛、关节痛、颞动脉触诊异常,大部分患者可并发典型皮肤病变。该病实验室检查多存在ESR增快,钙磷代谢异常;确诊依赖颞动脉活检,病理表现以颞动脉显著中膜钙化,无明显炎症表现为特点。颞动脉钙化防御不存在典型皮损时除了巨细胞动脉炎,还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症状特征以及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年龄13~18岁AIS患者54例,以儿童创伤症状自评量表(TSCC-A)、青少年自我评价量表(YSR)评价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焦虑、压力和应激症状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术后疼痛情况;以线性回归方程分析AIS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症状与术后疼痛的相
目的探讨家庭远程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疾病负担状况、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治疗的106例PCI术后患者,按照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远程心脏康复治疗。测定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T)、无氧域值、氧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声光触环境因素对低体质量早产儿生理功能的影响,并提出NICU环境改进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设定工作日8:00—9:00为日常时段,10:00—11:00为安静时段,分别对NICU内光照、声音、触摸等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化检测,记录新生儿基础生命体征、活动度、应激激素等变化,分析环境因素对患儿的影响。结
目的介绍网状弹力手套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于类试验性研究,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2017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48例。在常规的氧化锌糊包敷前2道程序(涂药、无菌纱布覆盖)结束后,对照组采用"纱布绷带+医用胶布"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滨州医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3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入院时中毒后进食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中毒后<6 h开始进食)、B(中毒后≥6 h而<12 h开始进食)、C(中毒后≥12 h而<24 h开始进食)、D(中毒后≥24 h开始进食)4个进食组,4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即可进食,方法一致。比较中
目的探析近10年肾脏病学领域护理研究文献态势,为我国该领域护理科研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出2008年1月1日至11月8日国际肾脏病学领域护理研究文献,应用CiteSpace V、ECharts.js软件对纳入的1 92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际肾脏病学领域护理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的增长出现波动起伏;美国与澳大利亚在该领域护理研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6岁)外耳道冲洗配合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将160例拟行外耳道冲洗的患儿,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家属和患儿面对面环抱式坐姿进行外耳道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坐姿,患儿侧抱式坐于家属腿上进行外耳道冲洗,2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外耳道冲洗一次性达标率为81.25%(65/80),对照组为4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及预防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148例确诊患有DVT的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时期、同科室的148例没有确诊DVT发生的骨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在骨科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史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
目的探讨实施多元化管理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妇产科2017年1—12月分娩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妇411例为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10月分娩的产妇411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管理,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住院期间满意率的情况。结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