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德育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德育实践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德育的主要目的,便是在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为学生在今后人生中的学习、生活、工作夯实基础。整体来看,“立德树人”的理念对于各科教学都有深刻的影响,初中数学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将德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策略

引言:课堂教学教育性质的体现,除了体现在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以外,还有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任务。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和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育人价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已经是当前不可阻挡的现代教学潮流。鉴于此,在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深挖与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德育因子,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将德育教育贯穿至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数学教育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积极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以教材为基本切入点,深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点。同时也应该发挥出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做好榜样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可以说,德育教育设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主要目的十分明确,即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追求,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数学学科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中本身便蕴含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从最简单的传授解题方法和技巧过程中入手,教师便可以从德育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进取、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等品质。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初中数学德育实践策略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人的经常性动作,良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受用终身,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借助德育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许多逻辑性、抽象色彩较强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许多概念、定义、公式等的应用。由于数学解题需要准确无误,稍微出现偏差便会出现错误,在数学的证明、推理题目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思维缜密、做事谨慎的好习惯。

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一课中,本身勾股定理便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可借助生活案例,以实际的生活物体作为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判断此教具的一个角是否为直角。这种以实践操作入手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本课基础知识要点的理解。在關于本课内容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呈现出的综合性题目,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还应该合理抓住这一时机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有耐心的习惯。最后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计算出题目的正确结果,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克服解决难题时的粗心态度,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做事细心的品性,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渗透集体主义内容

集体主义与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品性有关,也是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生在心理上处于叛逆阶段,人格有待完善,而且他们喜欢标新立异,一些学生甚至缺少集体观念。为此,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到集体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添加集体主义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一课中,教师基于圆形这一平面图形,可展开德育教育。圆形从各个角度都是对称的,而且它是无数个零散点经过有序排列组合成的平面图形。人们也会用“团圆”形容家庭,圆形中的每个点,都有自己的作用,但只有遵循特定的规律后才能形成圆形。这种哲学化的思维理念向学生传递后,学生会逐渐具备集体主义观念,并在班级中注意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利用圆形的比喻,学生得以理解到集体主义的深刻含义,而且这种简单易行的德育渗透模式,也为数学课堂增添了艺术色彩,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课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学更应当将德育放置在重要位置上。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展开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教师要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深层次地渗透到教学中,分析数学原理,鼓励学生以辩证、客观地角度看待不同问题。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育的要求和标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推动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读写算,2021(27):21-22.

[2]周永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119.

本文系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古典诗词水意象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HKT2021046。

其他文献
建党百年视域下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遵循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勇立时代潮头,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下大国外交壮美篇章,深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深远影响了世界历史趋势和全球发展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
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价值精神是关注人的合理生存、自由发展及全人类解放。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藩篱的全球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本经验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随后,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
期刊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人民至上”总结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要求“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百年党史、72年执政史反复证明,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战无不胜、所向
期刊
摘要:现在的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各项产业逐渐走向国际化,我国有许多的产品都会出口到其他国家,所以产品包装上面一定要进行独特的设计,融入我们国家的地方文化特色,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国家独特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包装设计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包装设计当中。本文基于此对包装设计教学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探讨分析。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融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引言:我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只有二十几年,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当时我国包装设计的兴起只是为了适应市场大环境的发展
期刊
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的光辉篇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们党形成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党在成立百年之际,贯通把握历史、现在、未来,聚焦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展,中学的古典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意象作为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仅为诗文增添色彩,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在诗词中借助事物来抒发情感,使诗词委婉含蓄,富有魅力。水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出现的最频繁的意象之一,水的千姿百态引发诗人无限的遐想,成为中学生鉴赏我国部分古典诗词的重要一部分。关键词:中学;古典诗词;水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诗人或词人通过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情感而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即寓“意”之“象”。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水意象出现的频率相
期刊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
期刊
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
期刊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始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生态环境适宜、社会环境和谐以及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