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短评”专项突破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o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广义的写作新闻评论的试题,在以往高考卷中早已有之(如2006年北京卷第23题要求写新闻点评,2009年福建卷第16题要求针对新闻现象谈看法,2009年天津卷第24题要求根据报道谈所获启示等),但明确提出“新闻短评”的概念,却为湖南首创。
  一、内涵和特点
  对新闻发表的言论称新闻评论,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被称为“报纸的心脏”,而短评则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新闻评论文章。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语言生动活泼。
  二、写作要求与技巧
  1. 写作示例及分析
  【示例一】
  奴隶与盗贼
  梁启超
  自回銮后,保护外人之懿旨不下二三十次;视于无行,听于无声,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己之诏;何其恭顺一至此甚也!民间如顺从朝旨乎,则奴隶而已矣。奴隶尤可,两重奴隶,何以堪之!如稍有不屈乎,则盗贼而已矣。盗贼尤可,两重盗贼,何以堪之!今日之为中国百姓者,奴隶盗贼,二者必居一于是。呜呼!何以使我民至于此极也?悲夫!
  分析 这篇发表于《新民丛报》的新闻短评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短”。全文只有154字,不过十句话,不蔓不枝,极为简练,但是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让读者丝毫没有“空”或“涩”的感觉。文章先用两句话指出三个新闻事实,高度浓缩且具有典型性(保护外人之懿旨、指目公使夫人欲治罪、因教士而下罪己之诏),慈禧的媚态、外国人的霸道蛮横暴露无遗,取得了言简意丰的效果。接着用五个句子进行评论,虽然简短,但对称语句的使用加上一个有力的结句,暴露出中国人民当时所处的不堪境遇。短评最后以两个感叹词加一个反问句戛然而止,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这篇时评针对性很强。时评总是以一定的新闻事实作依托的,文章开门见山地概述新闻事实,给出评论的由头,矛头直指慈禧卑躬屈膝、恭顺备至的媚外丑态。“孝子之事父母”的比喻,形象而尖锐,给人痛快淋漓之感。
  此外,本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先是“民间如顺从朝旨乎,则奴隶而已矣”,一个假设,指出百姓的奴隶境遇;紧接着深入一层,“奴隶犹可,两重奴隶,何以堪之!”就是说,人民若是顺从了,不仅是清廷的奴隶,而且是外国帝国主义的奴隶,而清廷是外国列强的奴隶这一层意思不言而喻。接着,运用对称句子,进一步深化主题,给出了第二重意义:朝廷认为“不屈”即“盗贼”,不仅对外国帝国主义来说是盗贼,对清廷来说也是盗贼。“奴隶盗贼,二者必居一于是”,把百姓推入了一个非奴隶即盗贼的可悲境地。纵览全文,抨击的力度一步一步升级,批驳越来越尖刻,质问越来越激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寄托满腔悲愤的同时,实现了历史厚度与人文关怀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本文历经一个世纪仍然余香犹存的重要原因。最后,随着“呜呼!何以使我民至于此极也”的诘问,将漫溢的愤怒与不甘心,化作“悲夫”的一声长叹。
  【示例二】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汪道衍
  某县有个分房小组负责人,在分房会议上振振有词地讲:这次分房的原则是县委常委定的。分新房,就要交旧房,先交旧房钥匙,才能领取新房钥匙,等等。他的话还未讲完,人们就窃窃私议起来:“他自己没交旧房就住了新房,说一套做一套咋能服人啊!”原来,这位干部不但未交旧房,还在外单位又占了一套,加上县委分的一套,一家六口人就占了三套房。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常常可以见到:一个人在台上讲的和他在实际中做的不一样,结果就会导致“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场面。实践证明,以“声”作则必不成则。叫台下做到的,台上的人必须首先做到。否则,当他在台上讲的时候,就不仅难以制止台下讲他,而且有损于党的原则的严肃性。如果在台上只背“台词”,和自己的行动是两码事,那么台下的人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演员”,而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党员。
  分析 这则新闻短评第一段先概述新闻事实,第二段是切中弊端、发人深省的评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常常可以见到:一个人在台上讲的和他在实际中做的不一样,结果就会导致“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场面。(概述事实及后果)实践证明,以“声”作则必不成则。(提出观点)叫台下做到的,台上的人必须首先做到。否则,当他在台上讲的时候,就不仅难以制止台下讲他,而且有损于党的原则的严肃性。(正反结合,分析危害)如果在台上只背“台词”,和自己的行动是两码事,那么台下的人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演员”,而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党员。(假设论证,分析危害)
  2. 写作要求与技巧
  ①辨析要点,概述事实
  要求:针对材料,抓住要点,简明扼要。
  技巧: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
  ②选取角度,提出观点
  要求:选取角度须切中要害,符合试题要求;观点应正确(透视材料把握实质和关键,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鲜明(明确清晰,立场坚定,不含糊)。
  技巧:针对材料内容和试题要求,选取恰当角度。
  ③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要求:围绕观点进行分析和阐述,注意导向,尽可能体现理论色彩。
  技巧:事理结合,进行实质、条件、因果、意义或危害等方面的分析。
  ④表达简练,词约意深
  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简洁,表意明确,予人启迪。
  技巧: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突破一点,层层深入,意味深长。
  ⑤注意要求,检查定稿
  注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做完后检查是否准确全面地回答了试题,表述是否有误等。
  三、强化训练
  1.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短讯写一则新闻短评。(150字左右)
  近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出京剧《江姐》最后一幕“红梅赞”一段中,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了!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准备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当张火丁“补唱”完这段长达8分多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张火丁再次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含泪退场。
  2.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写作一篇短评。(120字左右)
  《武汉晚报》2009年9月15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站一带常发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
  3.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新华网2009年7月22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引用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他解释说,中美两国的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他说,双方都应注意随时维护这条道路,即使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时候,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
  [注]孟子的话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山上的小路虽窄,如果经常去走,就会变成一条大路;如果一段时间不去走,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奥巴马在讲话中特别引用孟子的话,请你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4. 阅读下面的消息,写作新闻短评。(100字左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