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驱动美科技股新浪潮中概股崛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科技公司其实是“全球公司”,收入结构多国化,股票成长的空间十分巨大且具备长期性,可以为长期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
  Facebook上演“史上第一跌”、Twitter紧随其后以暴跌示人,两家“老牌”社交媒体巨头股价大跌之际,美国一众科技股也被带到“沟里”。而另一番景象则是,苹果在史上最强三季报出炉后,其总市值也因此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亚马逊则因云计算贡献让其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186%。作为驱动美股近10年牛市的重要引擎,科技股的走向备受关注。
  本期《红周刊》特邀美股和港股科技股投资达人蒋彦韬深入解读美股科技股最新动向及未来发展趋势。蒋先生从2008年开始投资美股和港股,尤其青睐美股科技股、港股保险银行等金融股以及以腾讯为代表的绩优公司。其投资组合里网罗了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等足够分量的科技股,迄今他最满意的投资标的非亚马逊莫属,而带给他最多盈利的则是港股标的腾讯,几乎贡献了他八成的股市利润。

美国科技公司“全球化”优势明显


  《红周刊》:您为何特别青睐美国科技股?
  蒋彦韬:因为股神巴菲特在美国!这么说有点带开玩笑,但实际上也是原因的一部分。上世纪后半叶的全球经济格局完全被美国主导,我们短暂的一生看得到的现代商业史几乎由美国谱写,国际商贸体系和货币体系主要由美国设置标准,许多伟大的公司是美国公司,美国也是重大科技的发源地。
  美国科技公司从来不会止步于美国,它们生来就有成为跨国公司的野心,要认识到这是一种公司文化,脱胎于国家文化。另外,除了商品输出,美国优于日本、德国的地方在于软性扩张是非常有力的,诸如文化输出、服务输出、资本输出。理解这两点或许会帮助我们认识到美国科技公司其实是“全球公司”,收入结构多国化,股票成长的空间十分巨大且具备长期性,可以为长期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我个人会践行4/4/2投资比例,40%的资金投入中美两国,并将剩余的20%投入其他强国和印度。
  《红周刊》:说到美股,近日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亚马逊、苹果等陆续披露最新财报。其中,Facebook因财报的不及预期而出现股价暴跌。您觉得Facebook股价的暴跌除了业绩的拖累外,还有其它原因吗?
  蒋彦韬:美国科技股财报发布后股价分化,财务表现是一个原因。坦率地说,我对Facebook出现如此巨大的跌幅感到很吃惊,尽管我在今年一季度已经清仓了Facebook。对于Facebook,我个人的看法是当前的情况是扎克伯格主动为之,是其主观意愿造成的结果。由于5000万用户信息外泄事件和被利用助选美国总统,他痛下决心将算法修改为主推亲朋好友之间的分享,减少外来信息流的干扰,这么做以及配合欧盟隐私法律的限制,对用户的流量上有负面影响的,广告主当然不高兴,随后业绩出现下滑。我个人觉得Facebook会经历一个调整期,但我将密切观察其基本面并考虑是否存在机会。
  《红周刊》:在Facebook股价下跌的次日,Twitter也出现了暴跌。有人说,“老牌”社交媒体巨头的集体表现不佳已经不仅仅是业绩的问题,而是创新不足所致。
  蒋彦韬:很难说Facebook创新不足,实际上它挖掘个人数据已经采用了全球最新先进的算法技术,公司此前也不在意隐私保护,这些东西本身就已经是创新了,“精准广告”、“用户画像”这些词的定义基本上从Facebook而来。扎克伯格也大力推动过VR,尽管目前因技术不足而发展缓慢,但这也是创新。在美国,搜索和电商以及云计算对手过于强大,没有给年轻的Facebook留下太多发展空间。
  我再以在港上市的腾讯举例,可以说其是全球最具备创新精神的社交公司,对比Facebook、Snapchat、日本Line来说,腾讯跨出的步伐已经令人难以置信,将你放回五年前,你无法相信可以透过微信买菜、订机票、叫外卖、买理财产品、乘坐公交车。腾讯也是全球唯一一家锐意进军云计算的社交企业。腾讯还持有许多公司的股权,带有科技界伯克希尔的色彩。我的看法是,腾讯的屁股坐在一座数据的金山上,这座金山的价值是十分可怕的。
  虽然如此,对于它们的创新力度,没有任何一位重仓投资者会知足的,尤其关系到重大浪潮的机会比如云计算出现时,在移动应用APP排行榜上,腾讯输给今日头条就是难以容忍的。回想几年前扎克伯格豪掷千金并购Whatsapp和messenger,那种魄力可能被如今的投资者都已经忘记了。

云计算浪潮堪比iPhone、PC的诞生


  《红周刊》:亚马逊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其季度净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186%。亚马逊的业绩为何能够暴增?
  蒋彦韬:亚马逊之前从事的电子商务是极低毛利率的生意,零售行业的运营利润率也就是3%~4%,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是亚马逊的云计算AWS却是一个高毛利的行当,达到20%以上。云计算为亚马逊公司赚到了钱,赚到了利润,这是我们之前期盼看到的,它實现了。不夸张地说,云计算重塑了亚马逊公司的财务报表,推升了公司的基本面,推动其成为全球最伟大的公司。
  《红周刊》:云计算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在其他巨头身上也有体现吗?
  蒋彦韬:在美国的明星科技股中,你会发现亚马逊、微软、谷歌都录得良好业绩并且股价再创新高,这三家公司都有一个共性:云计算的增长动力。一直以来,我最坚定地看好云计算甚至超过那些从事IT行业的工程师,云计算是一个巨大的浪潮,堪比苹果iPhone的问世和PC的诞生。我预期亚马逊和微软将在多年后录得2000亿~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收入,它们也将联袂成为世界上最大市值的两家公司。
  全球接近4万亿美元的IT支出当中,软件的支出大概10%到20%,这部分会基本上全部被云服务公司取代,包括Iaas和Saas。所谓的浪潮,就是新的力量取代/摧毁了旧的力量,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正是如此。只要抓住一个科技浪潮,投资股票的回报能够跑在所有人的潮头前面。   《红周刊》:苹果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也表现不错,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2%。对于苹果公司,有机构判断因中美贸易战问题,苹果的中国业务可能会受到明显冲击,不利于其全年业绩表现?
  蒋彦韬:苹果很稳妥,没有什么大事,而为其代工的富士康有可能会转移部分中国工厂到其他国家来规避可能增加的关税。我个人从未认真对待特朗普的贸易战,在战术上蔑视它。我判断不会有全面贸易战爆发可能,不需要战战兢兢。因为全面贸易战将会使特朗普自身都要退下台,他会很惨。
  《红周刊》:在美股近十年牛市中,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近日Facebook等股票的大跌,有机构投资者判断这是市场即将见顶的信号。是这样吗?
  蒋彦韬:美国这五只大型科技股的确可能在某个点位上闪崩,但我是无法预测到那个点位的,只是认为他们在短期内已经升到了我的目标价位,必须保守一些,冷静一些。我觉得长期看好一个公司,并不妨碍你短期做出谨慎的行为,股票的一个特征就是“总是喜欢过度表达对未来的喜欢”。
  《红周刊》:如此的谨慎!那您近期是如何操作的?
  蒋彦韬:我近期买入的主要是低估了的高派息股、保险等金融股以及医药股,我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再大举买入美国科技股。全世界做多的情况下,它们涨了非常多,在短期估值上已經有些透支,有泡沫化的迹象。
  股票上有个指标叫市销售率,我用之来衡量一般人惊呼很贵的亚马逊,从市销售率看FAANG并不十分昂贵,但也不能叫做便宜。
  我的直觉是,这个所谓的“牛市总统”上台之初,许多人为之欢呼并的确享受到了这场牛市,我反而认为他是一个“熊市总统”,如果他不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继续乱来,他最终会给市场带来悲剧。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特朗普风险”。

中概股崛起仍有很长路要走


  《红周刊》:说到美股,不能不谈谈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您觉得中概股值得投资吗?
  蒋彦韬:绝大部分中概股不在我的自选股清单,没有兴趣研究。前几年有炒作过三五只中概股,由于无长久的打算,多数已经卖掉。
  基本面,还是基本面。我是完全聚焦基本面的这一派投资人。中概股大部分是达不到我的基本面标准要求的。这里我还想指出两点。一个是中概股基本上集中在互联网行业,而互联网行业具有一个特征远超任何一个历史上的老行业——赢家通吃、强者恒强。因为流量是具垄断性并且瞬间触达消费者的。中概股当中的许多公司比如聚美优品、兰亭集势等都属于边缘挣扎的物种。第二点是购买中概股的资金很多是来自中国大陆人士,浮筹涌动,涨时狂欢跌时无底线,我不参与这种炒作。 《红周刊》:在中概股中,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公司是优质公司代表,您觉得它们会成为美国五大科技巨头一样的企业吗?
  蒋彦韬:目前我有一些阿里巴巴的股票,过去也曾写过几篇文章讲述阿里的基本面和未来前景。京东也分析过,京东的股价运行在我设想的估值框架内,采用盯住图形做高抛低吸。我不认为京东和百度会快速成长到美国五大科技股那样的体量。这些公司的优势是在中国市场,但同时也是其劣势。中国公司要把“成为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抱负和志向,这是我高度重视的一点,它关系到企业营收成长和估值空间。唯感遗憾的是中国公司在短期内还难以做到这点。我认为最积极打拼的公司要属阿里巴巴,十分欣赏马云的努力。
  《红周刊》:您觉得制约中国科技公司发展瓶颈是什么?
  蒋彦韬:中国科技公司跨国扩张版图向南只能抵达东南亚,澳洲成为屏障;西南进入印度取得一些成绩,正遭遇美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向西只能有限发展中东和占领经济落后的非洲,俄罗斯经济体量不够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点,中国公司跨国扩张艰难的背后,对应的正是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版图的边界和阻力。
  大部分人都应该承认,中国公司还不具备在十年、二十年称霸全球的实力,不被西方遏制(deter)就已经不错了。我预见中国科技公司跨国并购将进入冰冻期,这些趋势不是短期内可以扭转的。
  《红周刊》:目前,虎牙直播、哔哩哔哩等新型社交媒体也在美国上市,您觉得这些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
  蒋彦韬:我在虎牙持有一个很小的仓位,也进行买卖炒作,通常我有少量不安分的资金并不坚持buy&hold。虎牙引发我的兴趣在于两点,第一,它开始盈利且收入向上的趋势很好;第二,亚马逊旗下Twitch也是一个游戏视频,其价值已经增长了若干倍,而多年前亚马逊仅花了十亿美元全资收购,眼光独到。虎牙和斗鱼都是值得关注的股票,因为游戏视频虽然是一个小众,但面向年青人的朝阳行业,它有可预见的成长空间,来自年青人口的增长和他们的兴趣转向,这种增长空间也可能在某个地方触顶,需要跟踪观察。
  我注意到高瓴资本在上述几只股票做了全押注,方向是对的。比如爱奇艺,目前有些国内分析师将其对标奈飞,所以股价涨了许多。我个人暂时不想做爱奇艺和哔哩哔哩,因为它们现在亏损且未来可能亏损很多年。我是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看好其中国市场的龙头地位,我一般不愿意去投老二。另外一点,将爱奇艺对标奈飞有些牵强,因为你可以清楚看到有多少人在追捧它的自制节目,同时它也面临那个老问题—成为跨国公司,它永远无法向国际市场输出自制节目,也就无法成为奈飞。中国文娱和媒体公司是不能像美国公司那样做到文化输出的,只好植根这个市场。
  关于哔哩哔哩,我必须承认自己的年龄大了,没有经常去用产品,有些更年轻的人比我更敏感,可以更好的研究这种二次元公司。这类股票的机会我不能够很好地把握。
  《红周刊》:在美上市的社交电商拼多多是近期媒体关注的焦点,您是怎么看待这家公司的?
  蒋彦韬:拼多多的话题每日都在发酵。显然,我们这一批人是不会在拼多多购物的,因为看到那些“伪品牌”已经倒胃口。消费升级在我们这些中国人身上发生了多年,是不是要来一个“逆消费升级”?
  不过,我想指出的是,美国亚马逊和沃尔玛以及好市多作为低价零售商已经打倒了许多其他零售商,但是它们无法打倒Ross和TJX等折扣店、十元店。这些折扣店还在每年开店扩张,生意好着呢。为什么?因为这是两个世界,不要忘记还有收入不高的阶层,还有背负房贷和愿意消费降级的大量消费者。
  拼多多的伪品牌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会遭遇强大的侵权和诉讼压力,必须改革,“去品牌”以及做自有品牌,才有发展机会。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却难以短期做到这点,颇有难度,我们可以继续观察。
  《红周刊》:最后问一下,您觉得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最需加强的是什么?
  蒋彦韬:这个问题前面回答已经提供了部分答案,比如基本面,比如无法成为跨国公司等等。实际上,不必把中概股单独区别对待,它们和国内的创业板公司没有两样,不要因为它们在美国上市把他们另眼相看,叫它们“中概股”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张裕也有B股,腾讯、友邦有ADR,这些都没有什么独特意义。我们对待任何一个公司,无论在何地上市以及用任何货币计算股价,当做一个个的个体公司去做bottom-up选股,这样才是正确的。
  (注: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后续港股专题。)
  人物介绍:
  蒋彦韬:雪球美股港股人气用户@chris_jiang2002。
其他文献
多方炮只对短期有效  主持人:市场依然纠结,接下去是不是能起一波像样的反弹,又或者还是震荡下行的老套路?  泛舟:指数反正就这样,波动范围、幅度、周期时间等等都相对容易判断,包括差不多什么点会来大级别的行情,这些都要在趋势运行中不断修正的。难点在于,这个过程中,何时来一次大级别反弹,以及震荡阴跌的过程中热点会有哪些。比如说周二的反弹及周四的确认,这个K线组合最差结果就是指数在这里能横一两周。如果橫
期刊
当前A股市场仍处于艰难的磨底阶段,由于各种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  当前,我们选股和操作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市场为什么走势这么弱?一段时间来,一些所谓市场资深人士过度夸大中美贸易战对股市的影响。诚然,中美贸易战由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贸易摩擦,并且正逐步演变成美国与整个世界的贸易战,这对相关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但A股偏离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走出外围
期刊
科技股的主要方向  主持人:虽然本周盘面一改上周的弱势,但每天的波动幅度却不小,这是为什么?  袁月:这主要因为受环境影响,增量资金进场意愿不强烈,但由于上方筹码被套牢得比较深,抛压也不是很重,所以上涨的时候,少量的资金就能轻易拉上去,而调整的时候缺少资金承接,跌幅也不会小。最终的局面就是:光看指数确实波动比较大,但如果观察量能,可以看出还是处在一个平稳的状态,这就是弱市格局的典型特征。  总之,
期刊
本周A股反弹,转债由于此前较为抗跌,反弹也弱于正股。上证转债涨0.94%,中证转债涨1.02%,深证转债涨1.19%。个券60只涨17只跌1平。景旺转债涨4.73%,崇达转债涨4.67%,生意转债涨3.93%。康泰转债周跌4.15%,但周四周五连续两天大涨,两天分别涨3.56%和10.8%,随着疫苗事件影响消退,或继续反弹。可交债方面变化不大,普遍涨幅较小,但受化工板块调整影响,17桐昆EB暴跌6
期刊
在再融资的资金不改变公司ROE的前提条件下,高价定增一定增厚收益,低价定增一定损害收益;配股则视公司估值情况而定;而如果没有足够资金配股可考虑卖股筹资配股,其收益率与自有资金参与配股一样。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由于发展需要再次募集资金的行为,其好坏主要取决于再融资的目的以及再融资的资金是否可以给股东创造利益。常见的再融资方式有高价定增、低价定增、配股和可转债。  高价和低价定增可归为定增一类,可转债
期刊
8月1日,市场没能扛住“疯狂的抛压”,跌破了上证2691点后见底反弹的生命线,资金又一次溃退,指数开始考验前期低点。细心的人早已发现,创业板指数率先创了新低。  本周有一张图片火遍了各大微信群。该图是2008年8月6日到2018年8月6日的上证指数走势,10年“零涨幅”。笔者查看了同期其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沪深300指数从2600点涨到了3300点,中证500指数从2800点涨到了4800点
期刊
来自于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 截至8月8日收盘,6只FOF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悉数为负,其中偏股的海富通聚优精选的最新净值增长率约为-13.13%;而其余的FOF基金也悉数录得负收益,从二季报来看,他们的投资组合中多为债基。  尘埃落定,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破茧而出,证监会首批批准了14只产品,而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将采用FOF形式存在并运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去年下半年推出的公募FOF迄今的运作似乎并
期刊
公司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集团之一,是东航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以上海两场为核心枢纽,国内线东航将充分受益政策引导的景气度上升。夏秋航空旺季一线航线需求旺盛,将持续推动公司票价上涨。同时,一线航线全票价提价开始逐渐落地,公司在上海两场市占率绝对领先,若上海航线全票价提价,预计将增厚公司营收10.6亿,对应2017年净利润弹性达到12.6%。另外,东航国际市场培育初见雏形,2017年国际航线供
期刊
“特大利好!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长线资金即将跑步入场。”周一晚间,朋友圈被这则消息刷屏。积弱已久的A股市场亟须利好消息来支撑,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养老基金要大规模入市了,不免激动起来。第二天大盘强劲反弹,不能说完全是这条消息驱动的,但肯定是有关系的。不巧的是,周三又传来美国对中国输美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信息,结果大盘又反身大跌。好在周四大盘收复了失地。  显而易见,A股市场仍是消
期刊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黯然失色。”贺拉斯《诗艺》中的名句,用来形容腾讯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得不早做思考。  自2018年1月29日以来,腾讯股价从最高点475.7港元,一路走低至8月9日的364港元,累计跌幅达到23.4%。这是腾讯第8次出现超过20%的股价回调,这是否是一次捡便宜的机会?  尤其是腾讯公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腾讯高速增长的光环似乎也有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