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分析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某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各项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3d、7d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需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给予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待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则更换辅助通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序贯HFNC,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拔管8h、24h后血氧分压(PaO 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和血燥证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采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燥证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标本各15例,提取DNA、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菌群差异.结果 血热组、血燥组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有其独特组成,其中门水平的Firmicutes,属水平的Prevotella、Butyricimonas等在血热组和血燥组中均减少,种水平的Clostridium bartlettii、Citrobac
目的:探讨IDO1蛋白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LUAD患者的肿瘤组织区域的IDO1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模式与临床主要的病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IDO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48/120),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其在LUAD中的高表达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分别为P=0.006、P=0.011)。结论:在LUAD中,IDO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腺癌中表达情况不同,并与肺腺癌的发生和
目的:分析和探究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开展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人员分别接受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并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以血清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为对比指标,对照组研究对象为(1.08±0.24)mg/L、(2.63±1.02)g/L,观察组患者为(1.53±0.26)mg/L、(3.05±1.11)g/L,两者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较
目的:探究血常规和凝血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转归期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某院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实施分组,≤4分者32例设为观察组,>4分者2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探究其在AMI患者转归期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常规PLT、NLR、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PTT明显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