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高中武术选项教学的探讨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教学目标 , 在武术选项教学中创设图形、拆分解中引入攻防和适时运用音乐及特制器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学练情景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能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武术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武术选项;优化教学;兴趣;研究
  中国“十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系列从书“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解读、解惑与解析”中提到:“武术教材在各类学校已推行了几十年,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武术教材在现时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很难很好地开展下去,应该不断研究开发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我校自编武术选修教材在选项教学中已经开展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对武术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浓,基础不扎实,武术动作协调性较差,方向感也不强,思想比较浮躁,缺乏刻苦磨练精神。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武术的功效,这给武术选项教学提出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
  1.1选本校2010级高一学生240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进行
  南拳选项教学(其中1、3、5班男、女生各20人共120人为实验组; 2、4、6班男、女生各20人共120人为对照组)。
  1.2用甘肃兰州五中2011级高一(1)、(2)班共40名男生进行“南拳”课例验证。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略)
  2.2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校开展武术选项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邀请本地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武术专家进行访谈。
  2.3问卷调查法
  向研究对象对武术兴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前、后向研究对象各发出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
  2.4数理统计法
  将考核成绩与及回收的学生问卷用excel2003进行分类数理统计如(表1)、(表2)并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卡方检验。
  2.5逻辑分析法(略)
  2.6教学实验法
  2.6.1为保证研究真实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相同,执教也是同一教师。
  2.6.2实验组结合本研究的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只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后得出两组学生的情感兴趣和考核成绩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并通过全国性课例验证本研究优化教学方法异地教学的可行性。
  3 教学实验研究过程
  3.1武术选项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设计教学。共 18学时,第一阶段7学时,主要进行武术基本功和简单动作组合的教学;第二阶段9学时,进行武术套路教学;第三阶段2学时,对武术套路进行考核与评价。
  3.2实验实施教学过程
  3.2.1 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武术的基本功。优化教法是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图形变换,精选合适的音乐在恰当的时候配合运用。在实验组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教学为主。在学生基本上掌握所教的基本动作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基本动作自编图形。例如,学生完成“弓步冲拳”这一动作,小组可形成一个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等等,教师从中给以启发和指导,及时捕捉学生亮点,进行展示与评价。在创编图形练习中,教师播放课前精心剪辑好的音乐,让学生在练习中随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图形。在音乐配合下进行不断变换图形的练习中,学生不但更好地掌握基本动作,而且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对照组只用传统的武术教法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
  3.2.2第二阶段,教学目标是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互相帮助和创编攻防的能力,加深对套路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套路的演绎能力。优化教法是根据套路动作特点,在拆分动作的练习中引入攻防对练,并在攻防对练中利用辅助器械加以教学。例如套路中有“弓步冲拳”接“弹腿冲拳”两个连贯动作。教学中,要求练习防守的学生正确持“护靶”做出挡的姿势,练习进攻的学生先用“冲拳”后用“弹腿”主动进攻,在这样“一攻一防”的对练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做出“挂”、“截”、“按”等多种防守方法,着力从体现攻防的力量、节奏和时机三方
  面去培养学生。对部分攻防能力掌握较好,而且安全意识较高的学生,则指导他们进行“一人防守,多人进攻”的练习,也可以进行“徒手对练”。这个时段,组织手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可以原地攻防对练,也可以移动中进行攻防对练,并要求学生“发声”助力,同时,在练习中能配合音乐和创设图形。经过这样“引入攻防”教学后,再融会套路学习,学生对套路的理解、记忆、演绎能力都得到改善,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高。这一阶段对照组是按传统“一招一式”的集体教学。
  3.2.3第三阶段,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套路的考核与评价。结果如(表1)
  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动作熟练到位,路线清晰,力量、眼神、能协调配合;良好(70-89分):动作比较熟练,路线清晰,有一定的力量、眼神配合;及格(60-69分):动作熟练程度一般,路线清晰,有一定的力量配合;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完成套路或动作松懈。
  3.3教学课例验证
  为了验证实验中的优化教学方法异地教学的可行性。笔者于2011年9月24日在异地甘肃兰州承办的中国“十城市”第24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作课“南拳”课例。
  3.3.1课例表述
  3.3.1.1教学流程:队列操练→武术操 →复习南拳基本功→教师展示→学习南拳攻防技术→攻防拓展→放松→小结。
  3.3.1.2准备部分:通过分列式队列队形练习,体现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热身运动综合了南拳的常用手型和步法自编五节南拳动作武术操,在图形变换和精心剪辑音乐的配合下给人一种动感画面,既可达到热身运动的效果又可达到练习手型、步法的目的。
  3.3.1.3基本部分:音乐背景下,由学生小组长组织创设图形。复习南拳下盘基本功,突出南拳“稳马硬桥”的特点,借此机会教师展示一小段南拳而导入南拳攻防技术的教学;在新授课教与学完成后,借助自主开发的辅助器械(护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攻防技术的理解,以四个小组的形式进行攻防拓展练习。在小组中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练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与指导、交流与讨论、激励与提高的学习氛围中领悟南拳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3.3.1.4结束部分:音乐下,围成椭圆形,师生一起调整身心,轻柔地进行伸展放松活动,让学生在一堂武术课里享受到成功与快乐,轻松自然地回复平静。
  3.3.2专家部分点评摘录
  3.3.2.1创新性:重点学习攻防技术,突出其实用性。同时在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设计了专用的南拳辅助器械,专用辅助器材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3.3.2.2课堂组织: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分组的安排,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习气氛浓、积极性高、学生及教师的参与度广。
  3.3.2.3教学效果:通过南拳的教学,学生们能掌握简单的南拳攻防技术,在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力量素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精、气、神’有了一定的感悟,整体目标达成优秀。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考核成绩和情感兴趣的结果
  4.1.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套路考核成绩结果
  对表(1)利用卡方检验得知P值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从均值来看实验组优秀人数44人占36.67%,而对照组优秀人数只有15人占12.5%;从平均分来看实验组为85分,对照组为75分,利用卡方检验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通过检验得出结果:采用优化教法的实验组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掌握情况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学生。
  4.1.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的调查结果
  对(表2)用常用统计软件spss11.0利用卡方检验得知P值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从上面(表2)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前两组学生对武术兴趣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非常喜欢和喜欢人数、总人数分别为36和66共102人。而对照组非常喜欢和喜欢人数、总人数只为16和36共52人,实验组对武术兴趣水平人数比对照组人数明显增多,卡方检验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从上面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实施优化教学后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的人数增加显著。
  4.2优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考核成绩影响的分析
  4.2.1选项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
  任何一个环节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武术教学必须经过教师“教”,学生“练”这样一个环节。因此,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的问题尤其重要。优化教学,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图形、运用音乐、引入攻防、利用器械等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学习,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可以理解的,也能实际有效地解决问题。
  4.2.2创设图形,运用音乐可以理解为武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合理恰当的运用,练习过程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这两方面的刺激下产生共鸣。学生在轻快或激昂的音乐中,踏着准确的节拍,变换出自创的图形,学习兴趣、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态度也相对认真,多次重复练习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保证了认真练习的次数和质量。
  4.2.3武术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技击运动,武术套路只不过增强了观赏性和健身的作用
  通过合理拆解,引入攻防教学,还原其技击的实用性,能更好地体现武术的“精、气、神”,对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加深套路的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的作用。合理地利用专用辅助器械,在安全保护学生的同时,能给以学生实战的体验,经常能快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这样一个递进式的学习平台,在教学目标达成后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掌握程度也随之提高。
  4.2.4经过完整的选项模块教学后,学生兴趣人数显著增加
  由于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态度相对认真,练习次数会相对增多,练习强度相对增大,练习质量相对提高,最终考核成绩总平均分和优秀率提高显著。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术选项基本功教学中,采用基本功练习与创设图形变换结合,拆分动作练习中引入攻防练习,合理利用辅助器械,并配以精选的音乐的优化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加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武术运动的技术技能都有明显的效果。全国性课例的展示,显示优化武术教学方法具有异地教学的可行性。
  4.2建议
  4.2.1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武术教学可结合“艺术”进行。
  4.2.2 武术选项教学中建议在拆解解套路教学中引入攻防教学,还原技击实用性。
  4.2.3建议在武术选项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特色专用辅助练习器械。
  4.2.4武术选项教学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自编教材使用。
  参考文献:
  [1]“十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第二十四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论文、现场课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刘端文等.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解读、解惑与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3]李春,蒋小圈.试述新课标下武术选项教学开展[J].龙源期刊2009,(4).
  [4]李玫红.普通高校武术选项的教学最优化研究[J].土豆期刊2010.(5).
  (广州市知用中学 510180)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的四点不足之处:①在对象认识上忽视了城中村违法建设的行动特征;②在研究框架上忽视了相关利益主体对权利的认同建构问题;③
11月22-2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与锻炼联动交流研讨活动”在东莞市成功举行。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产品配件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看法 ,目的是想帮助企业理顺配件的质量管理体系 ,使配件销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 ,提高销售成效。
本文列举了当前计量标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达不规范的种种方式及规范表达形式,并就在达标“技术报告”中误差分析及计算中存在的诸多表现和正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2008年3月9日是胡序威先生的80岁生日,本文是他在生日聚会上向同行们所作的学术生涯回顾。作为中国地理界和城市规划界最早从事区域规划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个人经历在一定程度
摘 要:针对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法对美国相关体育教学案例进行解读与探究,以美国学校体育教学项目案例为切入点找出美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对我国的借鉴之处。启示:设置实用性体育项目;归还学生的自我时间;放飞孩子的天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案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6  与中国一样,美国
摘 要:读吴键“教学技能——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当前体育教师职业的危机感和对青年体育教师寄予的期望。根据吴键提出的体育教师职业竞争力的四点优势,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出提高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竞争力应做到的四个方面。借用吴键对青年体育教师的寄语作为文章的结语。  关键词: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危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广体网讯6月12日-20日,在主教练周岩峰、助理教练员岳冀阳、副总裁判长陈新键、裁判员林伟龙带领下,刘婉秋,尹思雨,叶月婷,杨嘉仪,王稹,廖焯欣,李竺津,李轶楠,迪拉娜-迪里夏提,崔洪杨,陈
韧性城市和韧性区域研究成为近期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的热点。我国省域是国家的二级行政区,在区域快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和空间资源与集聚效率偏离的矛盾逐渐凸显,韧性理论为
摘 要:对影响高中体育俱乐部活动开展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教师是建立师生之间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活动质量,而且也是学生提升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因此,高中体育俱乐部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高中体育俱乐部;师生关系;体育教师;高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