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融入到当今的美术教学中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作为艺术门类之一,富含丰富的文化韵味。在高职高专教学系统中,美术课的作用已经从一门基础应用能力演变为对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了解。美术教师应当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授课。大部分的美术艺术的著作来源都是以相应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创作而来的,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从丰富的文化环境中来学习和认识美术艺术,最终学会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文化带来的美感。
  【关键词】高职高专 美术教学 文化渗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1-01
  1.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美术作为贯穿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记载之一,其表达艺术形式从传承和记载各个时期不同思想的变迁为主,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向后来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史的变化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被演绎成不同的美术艺术作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从远古到现代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至今留存下了多样的文化表现艺术形式。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同时具有对远古文化、近代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艺术表达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下的美术教学内容中,美术不仅仅要从理解认识的角度上来理解和学习,还要从丰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来学习。美术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传承了时代变迁的文化,还呈现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从众多的表现形式当中,我们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精妙绝伦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更能理解美术艺术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和意义。所以,在对美术的学习中,要结合对不同文化理念的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将文化底蕴渗入到美术学术中,这样才能对美术艺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运用的更好。
  2.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意义
  (1)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是机遇,是挑战,有的国家会崛起,有的国家会被淘汰掉,有的人会崛起,有的人也会被淘汰掉。行业要求专业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的知识储备,我们的学生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应对挑战,适者生存,一个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也决定了他人生发展的高低。
  (2)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有感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知识匮乏来参加招聘会“一问三不知”的状况,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向大学生再三强调: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而关系知识了解甚少,提高全体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审关情趣、人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毕业生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必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
  (3)在现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改变以往只针对学生美术技术技巧类的培训教学,结合多元化多文化的教学渗入,结合丰富的文化教学,让美术课从认知到掌握其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了解美术这一学科的文化背景,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美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有趣的信息,将美术学习视为文化学习,学生们就会通过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门专业课,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思路
  (1)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将文化渗入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系统中,加入跟美术课相关的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术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将多彩的文化艺术渗入到传统的教学中来,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如专题讨论、名著导读、学术观摩、影视评论、名曲欣赏、演讲等,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教师首先要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主动了解更多的综合文化知识。
  (2)介绍美术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课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不要让美术学习变成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推荐一些相关文化、哲学名著课外阅读书籍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美术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关能力与文化素养。将美术与丰富的人化背景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跨学科知识,鼓励学习第二专业,培养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触类旁通,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特别强。
  (3)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要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随着中国走向国际与国际进入中国,美术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比如:设计是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形式,是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国际化向设计人的挑战是一种文化挑战。而向国际,设计人必须在文化视野上做到国际化,努力保持与世界文化同步,对所处的多元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要接受、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欣赏其他不同文化价值,了解本国及世界文化,心中要有一张世界文化地图,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审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应有所了解。
  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范围中了解美术艺术不同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灵活运用,美术作为文化的艺术表现载体,能从更多的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文化教育,美术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知识,练能力,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文化信息的传递,积极情感的交流和情绪的体验,以及思维的碰撞。让美术学习吸收更多的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等等。
  美术院校的教师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辉耀.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深层因素[EB/OL]澳洲广播电台《新闻背景》,2010-08 2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专护理专业女生的教学和研究表明健美操运动对改善护理专业女生的形体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 形体 改善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00-0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人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健美的体魄、文雅大方的举止。健
日本于1865年在法国的帮助下成立横须贺造船所,此后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其成为该国海军工业的基石.作为日本海军造船工业起步的领路者,法国从幕末一直到甲午战争前夕(明治中期)
牧草资源在新疆地区具有最大优势,依托地区牧草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转型,大有潜力可挖.结合实际分析饲草饲料引种育种发展趋势,以苜蓿栽培为例,简述了饲草丰产栽培技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为学者们所关注,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不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还有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功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对比研
【摘要】歌曲的演唱就是把一首歌曲的音乐旋律、节奏、语言通过人的声音清楚准确地表现的过程。歌唱的最高境界,就是歌唱者情感心灵的再现。歌曲演唱中仅具备歌唱基本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歌唱过程中的对立与平衡,这就涉及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使二者达到完美的辩证的统一,从而才能唱出优美的声音,进而准确地表达歌曲的艺术内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歌曲
宋代沉船“南海Ⅰ号”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整体打捞,于2007年12月28日入驻设在阳江市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南海Ⅰ号”的考古工作经历了偶然发现
文章通过“创感”的概念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突破原有技巧性训练的教学框架,创设创感教学法,总结归纳拓思激情、自主体验、创新融情、评价悟情四个教学策略贯穿美术课
【摘要】新课程改革体系之下,中专体育教育主要针对实用性的体育教育,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制定和选择切合学生们实际需求的方法,提升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形成终身化的体育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新课程 中专 创意教学 主动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08-01  一
中国三大船型为沙船、广船与福船.作为中国远洋船舶中最具代表性的船型,福船的型线特征与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出土古船进行实证.目前,沙船、广船已先后有专著出版,关于福船的专
【摘要】当前教育形式下,无论课堂如何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以成为美术老师当前的课题,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有没有成效。课堂教学组织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以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组织 教学效率 基础 保证 动力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