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实现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促使学生有能力处理生物知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自主学习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89-01
  在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学任务,以便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和自身的思维惰性,逐步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探究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物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向更高层次提升,实现质的飞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呢?
  一、创设有效生物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由此可见,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采用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便能够使教学刺激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促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课堂氛围立马被调动起来,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便相应的集中起来,有利于学生开展生物学习活动,便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之时,要依据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等,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让其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新旧知识产生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时教师作为生物课堂的引导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进行生物问题的探索,进而发现自主探究生物知识的乐趣,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促使学生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学生有思维“静”上升到“动”的过程,也是教师高效课堂建构的开始。
  拿《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来讲,学生一般难以理解、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进而学生在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的问题之上也往往会产生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生物教学,以便让学生近距离的观看实验过程,借多媒体声文并茂、图文共存的优势刺激学生中枢神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方法入手,对每一个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尤其是重视其中第三步、第四步两个实验。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思考何谓加热杀“死”?在杀“死”S型细菌之后观察是否还具有某种转化因子?在此过程中有两点需要解释一下,一是在加热之时,其温度不能够太高,设置在60°C左右即可;二是转化因子的结构趋向稳定,不易改变。接着,笔者根据实验进程,询问学生在此实验过程中,去“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实际中最关键的思路是什么?”学生根据笔者的问题引导,积极进行观察、探讨,并得出结论是“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经过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认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还得知虽然RNA是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并不是主要的,所以学生能够明确得出结论就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巧借生物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
  鲍波尔曾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由此可见,问题对于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活动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物问题的有效创设,以便引发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欲望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整理、分析生物资料,寻找蛛丝马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习惯,以便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生物学习活动。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生物学习过程中有能力主动获取生物知识,让其体验到自主成功获取生物知识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自信心,有助于为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定坤.高中生物自主性学习的调查分析与实施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苏慶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作为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化学教学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文从培养学生理性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能力多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各项抽象概念的讲解,学生理解能力上的不足会导致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缺失,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方式能以提问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自主思考和交流探索,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高中物理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的深刻意义对其具体实践方式做出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驱动课堂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期刊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转折阶段,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容上的讲解,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来解决物理问题,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70-02  对于学生来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既需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需要多形式的手段进行教育。初中物理实验一直都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需要突出实验的目的,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其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主要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动手能力,激活其创造性思维
期刊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成为了当前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问题情境 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92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数学的教学要求进行剖析,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拓展课外知识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数学教学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81-02  初中化学是在九年级向学生传授的课程,受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校设施等
期刊
【摘要】现今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可以不断地丰富教材内容,扩展教材知识,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集成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增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由于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完全整合,学生无法通过阅读物理实验来获得更为层次化的感觉。因此,本文以鲁教物理教材为例,探讨如
期刊
【摘要】构建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探究物理学师范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加强物理师范类专业特有的教学法课程的校本教材开发以及微课的设置与评价,研究“新课改”设置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新设课程的教法研究,培养具有开设研究性课程能力的新型教师,使新型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强,独立思维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研究型教师特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物理师范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中,校园中的课程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高考中极其重要也非常困难的一门学科,物理被高中的学生反感的现象也很常见,将情感教育应用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更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堂质量。本文主要根据如何将情感教育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做出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 情感教育 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我国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之外,诸多少数民族。而对于民族地区的高中生,他们与汉族学生相比较,存在很大差异,这也造成了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存在一定特殊性。同时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汉语水平相对比较差,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高中化学课堂沉默现象,削弱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有效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果提升。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