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尔 摇滚总统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茨拉夫·哈维尔被贴上剧作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摇滚乐爱好者、总统等诸多标签,但终其一生实践自己的信条,“活在真实中”。他永远无法像故事中讲到的蔬菜店经理一样,因为恐惧而盲从和传播谎言,他始终彻底地表达自己的喜怒爱憎,不管因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2011年岁末,当地时间12月18日,优秀的剧作家、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因长期健康不佳在睡梦中去世。哈维尔作为一个作家,不仅能洞悉人所有的弱点,同时也能坚持自己做人的基本立场;作为一国领袖,他因其出色的思想和高尚的实践,被誉为现代“哲学王”。
  
  13年的执政生涯,让哈维尔的声誉大受损害,那些曾经把他推上总统宝座的民众对他的政策怨声载道。即便如此,他卸任时高达55%的支持率仍让很多政治家汗颜。作为总统,哈维尔的执政自然难以皆大欢喜,但他始终没有堕落成一个腐化的官僚或者令人生厌的政客,他依然谦虚平和,仍然偶尔会穿着套头衫、牛仔裤出现在夜晚布拉格的某家酒吧,和陌生的人们喝上一杯。即便那些对他的具体政策满腹怨言的人们,也大多记得他对于捷克的功绩,葬礼上铺天盖地的人群即是明证。
  
  “我们要的是好生活”
  作为美国上世纪60年代著名朋克、噪音摇滚乐队“地下丝绒”乐队的头号歌迷,哈维尔一生都没有放弃对摇滚乐的热爱。他与众多摇滚艺人交情甚笃,上任伊始就把美国先锋摇滚大师Frank Zappa请到捷克演出,并让其担任文化大使,滚石乐队是他的总统官邸里的常客,“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甚至担任了国宴的表演嘉宾。可以想象,当摇滚乐的高分贝噪音在国宴上奏响时,那些习惯了温文尔雅的古典音乐的政客名流是怎样一副错愕的表情。所以台湾乐评人马世芳在《乡愁地下蓝调》一书中这样评价他,“地球表面不可能有(比哈维尔)对摇滚乐更友善的国家元首了。”
  
  事实上,哈维尔是在早过了“反叛青春期”,直到40岁才接触到摇滚乐。在《给胡萨克总统的公开信》后不久,听到了影响其一生的地下摇滚乐队—宇宙塑胶人,他后来回忆,“这种音乐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使人不安的魔力,这是一种使人警醒的、由内心深处发出的真诚的生命体验,任何人只要精神尚未完全麻木,就能理解”。
  
  摇滚乐的反叛气质和非主流精神,让它只能成为政治人物年轻时代的消遣,布莱尔、克林顿都是如此,但一步入政坛,他们更愿意接受和其身份、地位和气质更吻合的古典音乐。但哈维尔是个例外,他对摇滚乐的喜爱始终未变,这作为一种浓厚的生命底色和审美倾向,凸显出他毕生的信念,做一个真实的人,过真实的生活,摇滚乐成为了哈维尔抵抗的武器。哈维尔一直都是异见分子,但并非政治异见分子,而是崔卫平所谓的“持不同生活见解者”。
  
  生命中的三次论战
  哈维尔一生有三次大的论战。其一,与昆德拉在签名与否上的选择,事关信仰和勇气;其二,与布罗茨基关于政治家是否应该取悦大众的争论,事关人性的善恶;其三,与克劳斯关于捷克前途的辩论,事关政治的远见。
  
  与喜爱狂躁摇滚乐的哈维尔不同,同胞昆德拉热爱的是古典音乐。在“布拉格之春”后的岁月里,捷克知识分子都面临一个根本的抉择:面对苏联操控下的当局,是积极的反抗,还是消极的回避。后来,签名的哈维尔被送进了监狱,拒绝签名的昆德拉选择了流亡。在昆德拉的作品《缓慢》中,那个后来成为国家元首的政治异议分子,大抵是以哈维尔为原型。
  
  与哈维尔一样蹲过监牢的布罗茨基,对哈维尔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授予其总统勋章时发表的演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一个与邪恶抗争或抵制它的人几乎会自动地把自己当成是善良的,从而回避自我分析。”面对布罗茨基的刻薄和尖锐,哈维尔则回之以反唇相讥的短信。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论战,因为某些隐秘的地方,是再难以触及的。
  
  2011年12月23日,作为曾经政敌的克劳斯,在哈维尔的葬礼上致辞,给予了哈维尔无上的赞誉。作为政敌,他们对于捷克未来往何处去有着重大的分歧。哈维尔对“公民社会”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寄望于草根民众的自治力量,希望权力能够下放,人民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而克劳斯(现任总统)则更主张政党政治和议会民主。哈维尔的主张,暴露出他的草根主张和乌托邦色彩,这是哈维尔的艺术品位和在他的政治理念中的投射。
  
  在又一个新年到即将到来前,哈维尔溘然长逝。而这个世界,却仍然如他在1990年的“新年致辞”中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了谎言和伪饰,“我相信你们让我担当此职,并不是要我将这样的谎言向你们重复。“哈维尔走了,却启迪人们去实践“无权者的权力”和“反政治的政治”,勇敢“活在真实中”,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大的财富。
  
  
  
  瓦茨拉夫·哈维尔 1936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贵族家庭。1960年,他开始为巴鲁斯特拉德剧院工作,1963年哈维尔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剧本《花园聚会》面世,接着他的《备忘录》(1965)和《思想越来越难以集中》(1968)上演了。他曾于1993年到2002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总统。2011年12月,哈维尔去世,享年76岁。
其他文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京城显然更不是。然而如今这座古老的北方历史文化重镇,四分之三的老城区已被推平。有人享用着这座摩登城市,另一些人却在思考:怎样把过去像标本那样,存下来。对于东景缘的主人来说,造个会所来保护古建筑,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京城显然更不是。关于城市的变迁,最有趣的一点是,建造需时,而拆掉它却并不怎么费事儿,只需要一拍脑袋的功夫,外加占用推土机驾驶员一盏茶的时间。东西
期刊
2011年11月下旬去法国财政部开会,抽空去了拿破仑墓、先贤祠、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塞纳河畔以及左岸闲逛,最后我与几位好友来到拉雪兹神父公墓,穿行于曲径交叉的墓道,倾听死者的低语。    在世人眼里,巴黎是世界时尚、物欲的中心,尤其是老佛爷百货,我在那里见识了中国人疯狂的消费。但巴黎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更多的是它文化的聚合力和包容性。这个城市,包容了征战欧陆的帝王,也包容了无数
期刊
大漠飞天,舟击长空,一曲高歌振宇内。  西北偏北,历尽狂沙,长烟落日孤城闭。  亲临飞天,走近神舟,亲眼见证航天史的又一壮歌。  徒步穿越,暂别都市,细品西北的雄浑高远。  都说春风不度玉门关,6月的暖风从北至南吹彻大地,北风吹尽春始来。地处西北的甘肃酒泉终于迎来了一年最适合出行的季节。这一站,平安VIP俱乐部“非凡人生”活动来到了位于西北的甘肃酒泉国家卫星发射基地,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辽阔和震撼。
期刊
你能想像出酒精的真实样子吗?2011年12月23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系的实验室里,它们的美艳绝伦超乎了寻常想像。在高科技实验室彩色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后,最受欢迎的几大酒品分子被幻化成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绚烂世界,并拍摄成图。图片由美国公司Bevshots委托拍摄,然后当成工艺品送给消费者。据Bevshots创始人莱斯特·赫特介绍:“在这些放大照片里看到的是已经变成糖和葡萄糖的结晶碳水化
期刊
皓首穷经,只求一创新,非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法则指导下的市场主体之所为。  红花半边莲。鹦鹉。马化腾。把这三个不同物种的词汇搁在一起,绝非心血来潮,也绝无不敬之意。他们的共通之处,是都善于模仿:不能分泌花蜜的红花半边莲吸引传粉者的招数是,开出蜂鸟喜欢的花的形态;在中外典籍中,都有关于鹦鹉学舌的描述,它那独特的鸣管和舌头让众鸟“艳羡”;马化腾的腾讯,据说从企鹅开始几乎都可以看到模仿的影子。  所不同的是
期刊
贾平凹读了一位智者的书,里面写道,内心透射出来的形象是神,这偶像就会给人力量,因为人的内心空虚又恐惧。如果一件事的因已经开始,它不可避免地制造一个果,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局限及牵制的整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命运。贾平凹信命。    1 写小说写长了,越来越不喜欢热闹,越来越不会处理事情。这与我小时候一样,脑子快,嘴巴慢,口不从心,一紧张反应更慢。小时候的我比现在更不爱说话,反而喜欢听别人说,也正是这样的
期刊
可爱的孩子们穿着蓬蓬裙,露出天使般的笑容—这个画面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阳光小美女》里的剧情?这是匈牙利的天使脸孔比赛。年龄在1-16岁的儿童被分成4个不同组别参加比赛。一名获得第四届天使脸孔儿童选美比赛第二名的5岁小女孩,为这一赛果而激动不已。    等车的浪漫 排着队等公交去上班,是否让你觉得一天的开始索然无趣?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安德鲁·贝恩斯告诉你,实际上,我们在等待公交的时候,完全可以享受更美妙
期刊
他是台湾的一位原住民,唱歌写歌,长得像流浪汉,唱得像吟游诗人,但他是台湾文化史中的一个标志。在2011年年度汉字评选中,他选了『仁』字。理由是地球非特定族群、种族或国家的玩物,而是全体生物的母体。古人造字已经表明『仁』的意涵:要两人相扶持。唯此,母体地球才能永继。    2011年12月18日,胡德夫闪现长沙,在湖南大剧院举行了一场“不断觉醒的歌”演唱会,唱起了《太平洋的风》、《少年中国》、《美丽
期刊
许多人对苹果五代有着各种想象,最值得期待的也许就是虚拟键盘。现在,韩国Celluon公司帮苹果迷们实现了这个愿望。这个小盒子名叫“魔方”,可以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搭配,通过投射激光,将虚拟键盘投射到任何不透明的平面上。“魔方”可以与任何具备USB和蓝牙功能的设备连接,包括最新款的iPhone,iPad以及所有的安卓设备。你也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即插即用。      绚丽葫芦灯 这华丽丽的
期刊
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盒子,并告诫这位地球上第一位女性:“绝对不能够打开。”结果只能是潘多拉打开了盒子,放出了邪恶、丑陋、嫉妒等一切病毒,然后就是交叉感染、作为DNA世代相传。现在我们知道,促使潘多拉违背宙斯警告打开魔盒的并非命令本身,而是该命令的修饰语“绝对”。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潘多拉效应”,简言之,就是禁与犯禁的因果关系。说白了,就是先有禁,继之有犯禁。升华了说,禁的存在价值就是被犯。历史唯物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