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审美意识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作用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美术教育而言,在进行优化的过程当中,要重视学生油画审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可引导学生充分学习油画当中的绘画技巧和手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绘画能力和绘画水平,提高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审美意识;美术教育;油画
  油画作为一种美学艺术形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增强艺术气息等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品。就美术教育而言,在引导学生进行油画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他们逐步发现油画当中的美。油画作品往往注重色彩的搭配以及内涵的表达,对美术学习、培养审美意识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以此提升他们创作美的能力。
  一、油画艺术
  一般来说油画的种类可以按照题材来进行划分,包括人物肖像、历史、风景、风俗等。
  谈起油画艺术,其最吸引人的魅力无疑是这四大点:形、光、色、笔。形指的是绘画的造型,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便是画得像不像的问题,这也是一部分初学者对于油画艺术的一种误解,认为油画艺术的美感仅仅体现在像不像这点上,然而实际上油画艺术除了形态上的像与不像之外,其光、色、笔等艺术元素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在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往往会借助光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这就使得油画往往能够带给人较强的真实感,让观赏者能够有不一样的观赏体验。而油画艺术的色彩是油画最为精彩的部分。一幅好的油画是否能够打动观众,最关键的便是其色彩和色调,单调的色彩所带来的体验是远远不及多样的色彩搭配的,《窗边的女人与花》这幅作品便体现了色彩的完美表达。观看这幅作品时不同的人能够有不同的觀看体验,有的人看到了寂寞,有的人却看到了浪漫,但就形而言,这幅画并没有过分重视内容的像与不像[1]。最后,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当中情感的真实体现,因此在笔触当中能够感受到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心境,奔放或是细腻,热烈或是冷静,通过笔触所造成的肌理效果展现出来。例如俄罗斯画家费鲁贝尔的画作便有其个人鲜明的笔触风格:因为他常常使用油画硬毛扁笔,因此其作品的笔触往往呈现出镶嵌画的方块状,具有较强的装饰美感。
  油画艺术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造型上的像与不像,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绪想法,都会通过作品展现出来。例如俄国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创作的作品《意外归来》,这幅作品创作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那时候俄国人民尤其是革命知识分子饱受沙皇的残暴统治,所以当革命知识分子归来时,家人的那种惊喜与震惊十分凸显,这些都通过作者的笔触展现了出来。同时,革命知识分子的平安归来也是作者对于俄国革命胜利的殷切期盼,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俄国人民对于沙皇专制统治不满已久,怨声载道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油画作品必定是能够影响到后世的,因为这样的作品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所包含的精神内核令观赏者备受鼓舞。
  二、学生油画审美意识提升的作用
  审美意识的培育是一个分层次并不断渗透的过程,所以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时候,应当制定出完善的计划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油画创作来说,许多学生缺乏相应的审美思维,因此对于参考作品当中的美感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甚至某些学生只是简简单单地用视觉上的美或不美来进行评价,这对于油画来说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为此,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油画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多方面掌握油画当中所蕴含的美感和精神层面的丰满,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洗涤[2]。
  (一)提高文化品位
  油画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对油画进行学习时,应当充分认识到油画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所谓审美,指的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一定的角度和方式来看待事物,从而获取美感体验,是一个理性和感性解读的过程,能够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教学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发掘油画深层次的含义与内涵,从而使学生对于油画作品的创作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二)拓展艺术视野
  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不是靠言传身教实现的,它需要学生更高程度地参与进来,主动去发掘并感受作品当中蕴含的美。油画属于一种默会知识,所以油画审美意识的提高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也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进来,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真正意义上得到锻炼和提升[3]。同时对学生进行油画审美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艺术视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处的主体地位。
  (三)促进艺术情感性与教育性并行发展
  在美术教育过程当中既要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要让学生的艺术情感性得到充分的培养。艺术情感性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情商不断增强,让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剖析时,能够根据作品本身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判断和解读。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这能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三、学生油画审美意识提升的途径
  (一)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开展审美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油画审美教育时,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6—12岁属于艺术审美阶段,12—18岁属于艺术性审美发展阶段。而不同时期,学生的思维特征往往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由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而这个思维演变的过程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后演变为抽象逻辑思维[4]。但是无论如何在进行油画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时,形象思维都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于油画作品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由于其无法发掘油画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因此在选择作品时一般会选择照相式的油画作品。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以此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可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进行油画作品的讲解时结合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结合艺术家的生活经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同时,油画作品当中的色彩构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点。
  (二)基于学生的知觉发展特征开展审美教育
  油画作品的画面往往较为精致,色彩搭配也較为丰富、艳丽,这也是油画作品十分吸引人的地方。同时油画作品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包容能力,而这些往往是人们在品味欣赏的过程中从直觉层面上获取的。这种直觉层面上的审美体验能够让人们在进行油画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时更加轻松,能够在审美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事物,同时掌握综合思辨能力,从而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这有利于提升理解能力和记忆力[5]。此外,在情感方面和意志力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把控能力。油画审美教育中学生对于油画作品的认知更具有目的性,因此其知觉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觉发展特征来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基于油画审美内涵特征开展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艺术行业的深入发展,油画作品已经逐步从人们印象中的那种具有距离感的艺术形式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同时油画作品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这就使得油画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特征更加明显,油画作品本身的利他性也体现在此。另外,在油画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往往也会融入对于当前社会伦理关系或社会秩序的思考,这也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当中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为此,教师应当对于油画作品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后,对于学生基于油画本身的审美内涵特征进行审美教育。
  (四)基于想象力开展审美教育
  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想象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美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想象,他们所描绘的事物往往不是当下社会实际发生的,也不是他们实际看到的事物,更多是他们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进行艺术加工或想象创造之后生成的。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手法往往是创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之一。因此在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应当着眼于想象力这一审美技巧,让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去主动探寻创作者在创作油画作品时所可能考虑的事情,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这对于美术行业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四、结语
  审美意识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油画审美意识的提高对于学生优化创作水平、激发自身想象力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重视油画审美意识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倪静静.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对比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4):183-185.
  [2]王丹.论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D].延吉:延边大学,2016.
  [3]陈旺,陈良雨.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1):27-28.
  [4]刘进宝.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对当代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栾捷.重视油画的审美意识以提升美术教育效果[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
其他文献
栾城集文选 姜海涛  秋影 張振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
期刊
致敬农民工 140cm×170cm  砥砺奋进新时代 150cm×180cm  瑪曲的早晨 120cm×150cm  逢场作戏 120cm×150cm  作者简介:  王艺筱,西北名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九零创作画社成员。
期刊
城墻之间 40cm×40cm 圆框  夜 40cm×40cm 圆框  作者单位: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普遍地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对教育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革。由于美术学科的艺术性质,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对美术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规划发展背景下,从政策导向、新兴旅游市场的格局变化和景观规划设计等角度,通过对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要素分析,研究乡村旅游景观动态链接和地域化协同发展方式,提出“生态+”和“文创+”的旅游景观新型发展模式,探索能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链、经济链、文化链和景观生态链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模式;景观要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四川外国
摘 要:“佛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今中国青年的生活和心理素质的养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是如何影响设计风格的形成?设计如何为“佛系”文化保驾护航?通过对“佛系”文化的起源、语义进行阐述,以及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索边缘文化与设计的相互作用,以文化激励设计创意及其发展,设计指引亚文化走向正确道路。  关键词:“佛系”文化;亚文化;设计;相互影响  一、“佛系”文化简介  (一
生·迹 53cm×76cm  作者简介:  郭園峰,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画艺术与创作。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不仅有着广袤秀丽的山川,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兴区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比较琐碎,涉及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民间手工艺等方面。但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失传的危险。通过对大兴区非遗项目进行解析,来探究大兴非遗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与新思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记忆,保护非遗,就是在保护我们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搭建起了我
摘 要:如果说装饰艺术是一部艺术史,是人类以装饰艺术特有的语言和方式写成的一部视觉艺术形态的文化史。那么色彩便是這部艺术史或视觉艺术形态文化史的灵魂支撑,是通往人类内心深处与情感表达最为直接的语言,是美化与丰富人类生活的一种美妙音符。通过对装饰艺术的色彩功能、意义、审美特征、设计应用表现以及发展之道等展开论述与探讨,从而为装饰艺术的色彩语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装饰艺术;色彩特征;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