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四大反导武器”成吞金废物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价高昂的失误已成为美国导弹防御署的重要特点,而五角大楼要靠该署保护美国军队、舰船和本土。据《洛杉矶时报》透露,过去10年来,导弹防御署已经为四个项目耗资将近100亿美元,而这些项目被证明为不可行,最终被废除或搁置。
  空中激光武器(代价:53亿美元)
  在敌人发射导弹之后,并在发射诱饵弹之前,由波音747改造成的武器将发射激光束,摧毁敌人导弹。这台空中激光武器由诺斯公司制造。它装备有瞄准仪器,只要将一个垒球大小的发射孔对准来犯导弹的外壳,所发出的氧化碘激光即可将远在数百英里外的导弹摧毁。
  2004年,美军曾成功试验了这款激光武器。激光试验只持续了0.1秒。当时,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计划局发言人基斯·安格莱德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空军机场的庆祝仪式上,赞扬空中激光拦截系统的成功是“一个胜利的里程碑”、“它证明我们的防御系统是有效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国防部武器负责人菲利普·科伊尔也说,这项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使整个系统完善,路还很长。
  事实证明,国防部当时的预测太过乐观了。由于激光束难以在足够的距离之外发射,飞机只有在靠近敌人边境的地方飞行才能发挥作用。但那样做的结果是让波音747处于无法防御防空导弹的攻击状态。经过10年测试之后,该项目被取消。2011年12月下旬,美国国防部决定终止空中激光器研发项目。在此之前,该项目总耗资超过50亿美元,并且进行了数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
  2012年2月14日,波音公司的空中激光武器试验平台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最后一次试飞。
  动能拦截器(代价:17亿美元)
  动能拦截器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美国“战略防御倡议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武器,主要用于防御洲际导弹和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弹由助推火箭和作为弹头的“动能拦截器” ( KKV)两大部分组成,借助动能拦截器高速飞行时所具有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摧毁目标。发展动能拦截弹技术的关键,是发展能够与目标直接碰撞的动能拦截器。
  这项技术的最大缺陷在于,那些在敌人导弹发射初期就能将其摧毁的火箭太长,根本无法在军舰上发射;如果在陆地发射,它又必须设置在太靠近目标的地方,因此很容易遭到攻击。经过6年开发之后,该项目在2009年被废弃。
  多弹头杀伤武器(代价:将近7亿美元)
  这是一种集群式的微型导弹拦截器,同样也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其目标是摧毁敌方导弹和诱饵弹。美国一直将俄罗斯等国的多弹头弹道导弹视为极大的威胁。这种多弹头的拦截器就是对付多弹头导弹。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署在2007年和2008年两次吹嘘称,它是一种“改造型项目”,是高效“武力倍数器”。
  然而经过4年开发后,该署合同商没有进行过一次测试,该项目被搁置。2009年,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国防部削减军费开支。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宣布,多弹头杀伤武器的项目研发不得不终止。
  海基X波段雷达(代价:22亿美元)
  SBX(海基X波段雷达)由一个安装在海上钻井平台的先进雷达系统所构成。
  雷达全重2000吨,由最现代化的相控阵天线构成,共有69632个多频收发模块,雷达圆顶可以旋转。巨型反导雷达将装配在一个巨大的海上平台上,这个平台由海底石油钻探平台改进而成。
  巨型反导雷达系统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在水面上航行,不用拖船就能自动驶往部署基地,航速可达到13公里/小时,共有65名工作人员。
  美国导弹防御机构的领导曾经这样描述对这一导弹防御新技术的赞赏:它包括全世界最有效的雷达,能够探查到飞往旧金山的一个棒球。如果有导弹从东亚偷袭美国,海基X波段雷达能够提前捕捉到飞来的导弹信息,跟踪它们,制导美国拦截火箭摧毁它们。事实上,尽管它能发现远距离物体,但它的战场视角太窄。专家认为碰到可能出现的攻击时,对方采用一系列真导弹夹杂假导弹,它就几乎没有用。
  日前,《洛杉矶时报》在对数千页专家报告、国会听证、各部门文件进行研究和对数十名国防及航天技术领域专家采访的基础上做出结论,即“海基X波段雷达”是一个完全没有效率的导弹防御系统。海基X波段雷达原应在2005年列装,但至今仍停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待命,甚至已经生锈。
  有钱任性的日子一去不回
  这种昂贵失误是在2001年“9·11”后的担忧气氛中产生的,五角大楼的鹰派当时一再警告称,朝鲜和伊朗已经接近开发出能发射到美国的长程导弹。总统小布什2002年下令两年之内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为了匆忙赶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任务,导弹防御署官员未经严格的成本和任何可行性分析,就匆忙进行开发。
  不过,随着美军军费的削减,类似导弹防御署这样有钱任性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回。2014年,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阿兰·沙法尔曾坦率地表示,受预算限制影响,美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正处于落后的风险中。?笪(东莱)
其他文献
两大条件 缺一不可 3月23日,俄海军总司令维克多·奇尔科夫在接受俄《观点报》采访时称,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俄海军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的战备力度比2013年同期增加近50%。目前,俄罗斯有能力每天至少保持2-3艘核潜艇处于作战值班状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这种强度是合理且必要的。他还强调,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核潜艇巡航力度肯定会进一步提高。  俄潜艇兵俱乐部主任伊格尔·库尔
期刊
抗战期间,许多侨民居住在敌对国的领土或殖民地,他们该如何自处?  卢沟桥事变后,滞留朝鲜的华侨不得不谋求与日本的和睦。在中国驻朝鲜总领事馆被迫二选一的情况下,汉城总领事范汉生因南京陷落,选择了支持华北伪临时政府(1937年12月成立)。以汉城、仁川为首的朝鲜所有领事馆和普通华侨都陆续转变态度,支持伪临时政府。不仅如此,他们还呼吁日本各地的领事馆支持华北伪临时政府。  1940年3月30日南京汪伪政
期刊
1942年一个夏日的早晨,平时冷酷无情的纳粹女魔头格蕾泽脸上堆满了笑容,走进位于德国柏林以北100公里外的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的女囚牢房。这里关押着各种各样“危害社会的德国女人”,她们中有流浪女、妓女、女同性恋者以及从1938年起失业的所谓“女乞丐”,人数有近千人。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格蕾泽装腔作势地说道,“如果谁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谁希望获得自由,我们将提供给你一份新的工作。”她赤裸裸地指
期刊
据史料记载,日本皇族有10人参加了进攻南京与大屠杀的犯罪活动。第一个便是朝香宫鸠彦亲王,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  朝香宫鸠彦于1937年12月7日赶到南京前线,接替松井石根出任日本攻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官。史料中说:“朝香宫殿下于(12月)11日上午10点对前线阵地进行了视察。朝香宫殿下在小山丘上观看了对南京城进行总攻的猛烈炮火,犒劳了将士。”朝香宫在听取攻城部队汇报后,不日即签署了一道“机密,阅后销
期刊
一家博物馆日前在日本西部福冈县正式对外开放。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家博物馆展品中包括1945年日本教授对被俘美国飞行员进行活体解剖的罪证。长期以来,日本九州大学对二战期间犯下的这桩罪行讳莫如深,拒绝在公开场合触碰这一话题。但该大学多名教授在近期一次会议中达成共识,认为必须正视这所大学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切其脏器观察存活时间 这家医学史博物馆位于日本九州大学校园内,展示了九州大学医学部过去100
期刊
1913年2月,宋查理随孙中山东渡日本考察铁路并筹措资金。一年多来他第一次和女儿朝夕相处,看到霭龄在铁路方面的知识大有长进,她已不再只是给孙中山准备资料了。在和日本铁路专家谈话时,她往往能抓住实质,提出最需要了解的情况,还不时插话,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修正日本专家的建议。宋查理很为此感到满意。但他也发现了霭龄的秘密,那就是她对孙中山的其他随员不时流露出的颐指气使,以及在孙中山谈话工作时她那毫无顾忌的
期刊
1925年,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后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一个机械厂工作,在那里结识了亭亭玉立的芬娜,并陷入爱河。1935年,两人结了婚。两年后,蒋经国偕芬娜返回家乡,举行了中式婚礼。蒋介石起先对这位外国媳妇有些不习惯,但后来发现芬娜个性温柔婉约,孝顺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孩子又十分厨到,不禁高兴起来,‘替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但芬娜随夫来到中国后渐渐失宠。  适逢抗战爆发,蒋经国受
期刊
国民党迁台后,美国长期和台湾当局保持密切关系,但也在逐步谋求调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尼克松上台后和北京接近,还引发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感情风波。  1972年1月,尼克松连任美国第47届总统,和台湾关系进一步冷淡,相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进一步热络。这对蒋介石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除了在日记中称尼克松为“尼丑”,指责他“出卖中华民国”以外,他不得不思考原因何在。蒋介石认为,其原因出在孔令侃和
期刊
宋庆龄在北京病逝后,有人猜测:一生追随孙中山的宋庆龄,一定会与孙中山先生合葬。  出乎猜测者的预料,宋庆龄的遗体在火化后的第二天,骨灰就用飞机被运往上海,安葬于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这样做完全是尊重宋庆龄生前的嘱托和安排的。  对于宋庆龄为什么没提出葬于中山陵这个问题,曾受党中央委托全权负责安排宋庆龄后事、并与她有世交称她为“叔婆”的廖承志说:“她想也不曾想过这些。”廖承志在《我的吊唁》一文中解释说
期刊
宋美龄在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时,也算引人注目。满身散溢着名媛的高贵气质,追求她的异国学生很多,也有让她动心的。  在宋美龄青春的岁月里,爱过并想嫁的男人并不是蒋介石。  其中传得最盛的版本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刘纪文一表人才,谈吐风趣,是美龄哥哥哈佛大学的同学。相识后,两人一度商及订婚,但最终在现实面前刘纪文自动选择退出,理由是蒋介石出现,而刘的权势根本无法与蒋比,据说分手让宋美龄难过很多时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