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蛾茧蜂防治粉斑螟的防控潜力评价

来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能,研究了在3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以粉斑螟为自然寄主连续饲养的第1世代、第20世代、第40世代、第60世代、第80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评估了实仓空间中麦蛾茧蜂对粉斑螟幼虫的实际控制能力和持续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对粉斑螟的麻痹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室内试验表明,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麻痹量逐渐增加,寄生率没有明显规律,搜寻效应逐渐降低.实仓空间试验表明,在长39.5 m、宽14.7 m、高2.7 m的空间中,设置1个释放点,麦蛾茧蜂能够在3d内控制空间中的全部粉斑螟幼虫(720头).研究结果证明,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力大,在食品加工场所和仓储环境的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草地贪夜蛾优势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为研究对象,通过管测药膜法测定了农业农村部推荐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用药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四氯虫酰胺、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8种杀虫剂对夜蛾黑卵蜂的急性毒性,并评价了其安全性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和虫螨腈对夜蛾黑卵蜂的毒力最大,LR50分别为4.39×10-4 mg a.i./cm2(4.00×10-4~4.77×10-4)、4.96×10-4mg a.i./cm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