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洺河铁矿全尾砂絮凝沉降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北洺河铁矿选厂尾砂浆浓度较低,通过自然沉降难以满足地表塌陷区尾砂固结堆排对浓度的要求,需对全尾砂浆进行絮凝沉降浓缩的情况,本文以质量浓度为38% 的尾砂浆和9类不同类型絮凝剂为原料进行静态絮凝沉降试验,探究絮凝剂种类及其单耗对全尾砂浆絮凝沉降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该矿尾砂沉降的最佳絮凝剂类型及其单耗.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1‰絮凝剂溶液时,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尾砂浆沉降速度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分子量12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APAM)絮凝效果最好,其对应最佳絮凝剂单耗为40 g/t,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尾砂浓度从38% 提高至所需的46%,以满足塌陷区尾砂固结堆排技术对絮凝沉降浓度的要求.
其他文献
秘鲁某选铁尾矿中铜品位0.83%,铁品位24.04%,同时伴生一定的金、银,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价值.由于该尾矿的脱硫泡沫中的硫被活化,受铜矿物中次生铜离子对硫的活化作用以及海水中各种离子对铜浮选的干扰,使得选铁尾矿的回收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流程探索,采用优先选铜-粗精矿再磨-尾矿再选铁-铁精矿反浮选脱硫的新工艺,闭路流程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6.15%,铜回收率83.33%,铜精矿中含金2.14 g/t,金回收率为44.34%,含银107.50 g/t,银回
为缓解突出煤层矿井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实现煤巷掘进前快速消突的目标,针对传统瓦斯抽采消突方法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定向钻孔预抽突出煤层煤巷条带瓦斯,采用空气复合定向钻进技术解决突出煤层定向长钻孔钻进的难题,并研制选型了配套的空气复合定向钻进装备.青龙煤矿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装备成孔效果显著,攻克了钻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钻孔轨迹精确控制、下斜孔高效排渣、空气螺杆钻具正常运转等技术难题,定向长钻孔抽采瓦斯流量大、浓度高,其中,21608轨顺钻场已抽采瓦斯200万m3;21601运顺钻场瓦斯
针对回采巷道在掘进与回采过程中由于高地应力、剧烈扰动带来的支护和维护问题,本文以新庄矿-600 m水平的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巷道最大松动圈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巷道支护方式进行设计.采用FLAC3D软件在同等地质条件下对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最终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全锚方式的巷道表面位移量明显小于端锚,而加钢带之后巷道变形量变化较小,考虑安全因素,巷道的支护方式选取全锚+钢带+锚网支护最合适,考虑经济因素,选
煤制油炉渣是煤化工产业的新型固体废弃物,现有的堆存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压力,亟需探寻煤制油炉渣的综合利用方法.本文借鉴工业废渣制备混凝土的经验,开展了煤制油炉渣替代混凝土细骨料的试验,在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用煤制油炉渣分别以20%、40%、60%、80%和100% 的比例替代混凝土的细骨料,测试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初凝时间和单轴抗压强度.由于煤制油炉渣表面粗糙、含有短纤维和吸水率略高等特点,煤制油炉渣替代细骨料对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不良影响,不同比例的煤制油炉渣替代河砂后,混凝土的
为了研究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时局部通风参数对于瓦斯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巷道三维模型,分析不同通风参数时掘进巷道瓦斯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初期瓦斯积聚在巷道底部,在风流和浮力作用下瓦斯向出口和上方运移,风流稳定后,瓦斯积聚在掘进迎头附近下部,后方瓦斯分布较为均匀;风筒布置位置对于回风流瓦斯浓度影响较小,对于掘进迎头附近瓦斯分布影响较大;2个风筒均布置在巷道侧边上部,且风量较大风筒布置在风量较小风筒上方时,通风效果较好.通过对唐山某矿掘进工作面瓦斯和风量实测数据分析,得出该掘进工作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应发挥单位内设机构特有属性,找准突破口、精准把握、统筹推进,出谋献计、服务决策.本文以设备成本效益审计为切入点,通过在用设备的成本管理引导实现对设备采购源头的预算管控,推动业财融合发展、追求实现价值创造,协助医院发展模式顺利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巴彦高勒煤矿坚硬厚顶板煤层在回采期间出现过煤壁片帮、顶板下沉等动力显现现象,以其311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该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生产帮各布置40个超前测点,利用YDD-16型声发射电磁辐射联合监测仪对该工作面超前400 m区域进行动态监测以及危险预警,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模糊数学判别模型,研究了该工作面超前区域声电监测信号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了声电监测信号强度与冲击地压显现前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该矿类似生产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声电监测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测点的声电信号监测波形曲
伴随“大智移云物链”(大智移云物链指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审计场景也随之发生变化,可以将这种新技术出现之前的审计场景称之为传统审计场景,而当前的审计场景称之为现代审计场景.由于这两种审计场景存在根本的差异,从而导致审计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针对新集二矿2201工作面采区近距离煤层复杂采空区煤岩裂隙充分发育造成的漏风自燃问题,采用关键位置压差测定、能位测定和气体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确定了工作面漏风源和漏风汇.在此基础上运用SF6和CF2 ClBr双元示踪气体技术进一步分析了采空区流场及采空区的复杂漏风网络体系.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喷注+密封圈二次堵漏+两道两线隔断”的综合立体漏风防控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201工作面采区的漏风源为220115工作面运输巷道3#观测点和回风巷道2#观测点以及220112工作面运输巷道密闭墙,漏风
我国不仅是煤炭生产大国,而且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由于我国存在许多小型煤窑,以前落后的开采技术导致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加之废弃的煤矿无人关注,空气沿巷道贯入并与煤层接触,残留的煤层长期氧化自燃,形成煤火.煤火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而且还引起诸如地面裂缝、塌陷、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最终危害人类安全.煤火环境治理的前提是煤火勘查,因此,精准探测煤火分布范围和深度是煤火勘探技术的主要问题,也是煤火灭火工程的基础.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活鸡兔煤矿为例,采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地表或近地表煤火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