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的方法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旧是在某一个葡萄熟了的季节,我被人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串葡萄,你会先挑好的吃,还是会把最好的留到最后?”我断然回答道:“当然是先挑好的吃了,因为这样的话,我每次吃到的葡萄都将会是剩下的葡萄里面最好的一颗。”
  我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着这一经典的“吃葡萄之法”,甚至把它定义为一种人生哲学,因为那时候的我觉得必须珍惜“眼前”,如果刻意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反而会“留”坏了。在这一点上,长辈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式”的爷爷奶奶喜欢把对晚辈的思念与爱寄托在“我想让娃吃上”的念想上,可这食物毕竟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其实,不光是舌头和胃需要食物,耳朵和灵魂也需要。在童年时光中,我曾结识过一个声音高亢的伙伴,它叫“小提琴”,我也许是太渴望去荡漾在无限温柔旋律里的“天鹅湖”了,急于去演奏心中的乐曲,但老师似乎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反反复复让我练习“空弦”,一个月过去了,我在“空弦”中一次次放空自我,甚至变得空虚且焦虑。当我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在给那些老生教授乐曲时,心里就像塞了一块铅。老师似乎也捕捉到了我情绪上的微妙变化,一次在我练习时,径直地走到我身边,把教材拿过去写下几个字,我至今还依稀记得他眉宇间露出的从容。
  老师的行书流畅而舒展,写的是“渐至佳境”四个字,对于当时那个“先吃最好葡萄”的我而言,显然不懂得这四个字背后的真正寓意。直到中学时代,读到一个词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才发现,在一个焦虑的时代,人人都只顾眼前利益,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作为新生代的90后,其实很难再像画家顾恺之那样“食甘蔗先食其尾”,就从业角度而言,新生代们更换工作的频率远远大于从前,反复地“跳槽”,反复地“放弃”,然后再选择。关于爱情,从前很慢,现在很快,很多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十分轻佻,把爱情体验比作是“速食”。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开始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直到有一天,我创作一篇散文时,从开始的抓耳挠腮,再到敲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陶醉在窗外一片月色之中,我渐渐明白了那四个字的真正寓意,也明白了当下青年的症结所在。没错,我们真的是“太忙了”,忙着与“佳境”背道而驰,火急火燎、跌跌撞撞地游离于这个世界的最表层。
  我们这些“急性子”,其实才是最委屈的!
  葡萄又一次熟了,我換了种吃葡萄的方法。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出手相助的旁观者收获了感激的泪水,冷漠的旁观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不同旁观,不同态度,不同结果。  东郭先生的故事,农夫与蛇的传说,让旁观与善良的出手变得危险,衍生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告诫,不少人远远地旁观,暗暗筑起心的围墙!  相邻你我他,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生活中,我们都是彼此的旁观者,我在你身边是人间必然。  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看风
1.思考是对自己的尊重。  ——《中国青年》杂志编辑的座右铭。独立的人格与精神的自由是互为作用的,缺一不可。离开了独立思考,就无所谓方向。首先要做到的,我认为还是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怀疑,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世间的流行,不轻易相信权威的结论,不轻易相信绝对的否定和肯定,不轻易相信没有经过怀疑、思考和辨析的所谓真理。  2.思考有时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尽量避免匆忙下结论。正如馬克斯·韦伯所说,
“在深空探测上,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也有能力飞得更远!”  新一轮深空探测的科学浪潮已悄然兴起,这其中怎能少了中国的身影呢?  近日,在山东举办的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學家欧阳自远在报告中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他还表示,此次中国将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和火星车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题记  中国正迈进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也是矛盾与困难并存,挑战与创新同在的新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于时代
1798年3月的一天,拿破仑到特拉斯堡小学视察。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欢迎仪式搞得既隆重又热烈。  拿破仑微笑着走向师生,欢呼声更加响亮,有个小姑娘将花环戴在他的脖子上,兴奋地说:“我亲手编织了这个花环,以表达我们对您的爱戴。”拿破仑深受感动。突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爱抚着手中的一只小鸟。他感到很奇怪,就走了过去,抚摸着小男孩的头,亲切地问:“看到我來了,你怎么一点也不激动?”  
【本期赛题】  近日,一则题为“学医7年,硕士弃博卖面包!爸妈懵了:初中毕业就够了”的新闻在网上热传。主人公曾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医学专业,经过七年半的本硕连读,最终放弃了出国读博士的机会,开了家面包店。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一定要当面包师”时,他回答:我也没说一定要当面包师,只是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就这么简单。  对新闻主人公的言行,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
网络时代,保持自己的客观与理性,是每个人都应该补上的重要一课  清晨5点半的桐庐迎春南路,已经排起了长队——这里有一股“网红”山泉水,好这一口的很多桐庐人说,喝了这里的山泉水都不想再喝自来水了。更有人宁愿开着宝马奔驰,奔波几十、上百里路来此。记者在现场看到,取水点没有任何标识,一块四方的石头平台下,两根管子一左一右流淌出清冽的山泉水。紧靠山泉水的马路上站满了人,路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从打水的
昙花一现,雪白圣洁,优雅芬芳,但有多少人真正目睹过那绽放的刹那,真正听到花朵盛开的声音。  花语赋予每一朵鲜花不同的含义和品格,她们姹紫嫣红、争相绽放,相比那抹艳丽,我更喜欢雪白的纯洁。美乐笛,一个残疾女孩,她无法走路也无法言语。成千上万个词语充斥在她的脑子里,每一个都在寻找出走的路径,但却徒劳无功。如花之季,这样一个少女只能坐在智能轮椅上,扑闪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只能用双眼努力记住这个世界,记住
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诗词的身影。它们或在题目,或在开头,或在段中,或在结尾;有时以整句的形式出现,有时被巧妙化入文中;有的文章用一位诗人谋篇布局,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有的文章匠心独运,将若干诗人嵌入文中,用百家注我。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说明言辞要有讲究。古语又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要求文质兼美,言辞相符。诗词的运用得当巧妙,将使你的文章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让阅卷
有学者认为“倍速”閱读的流行,说明“速食”阅读的后经典时代已经到来,“过去的时代慢,所以是沉浸式阅读,当时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文化生产的内容,是追求主题意义的经典时代。今天可称之为后经典时代,就是碎片化、快速的,信息量大的,但其实是在孕育一个新的审美快感,要看到迅速阅读的美学体验和这个时代相呼应”。但我们都知道,书籍所记录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者阅读的同时要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