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出身的校对奶奶用半生经历追求“零差错”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的一间小屋里,已经79岁的陈素芬,刚熬过一个通宵———退休20多年来,她一直为一家中央时政大报做文字校对。每天按报纸编辑排版时间作息,早已成了她晚年生活的常态。寒来暑往,报社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她这个“编外校对”一直没有变。每天夜里十点,是校对员到岗上班的时候,她会拢好满头银丝,穿戴整齐,拎着自己的小布兜,准时坐在校对室。
  难忘乌兰巴托的夜色
  1941年1月,陈素芬出生在青岛,父亲是工人,母亲靠做手工补贴家用。1960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省千佛山高干疗养院。1961年,一纸调令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组织上经过层层筛选,决定派她去蒙古国的中蒙友谊医院当护士。
  当年,中国对蒙古国有很多援助项目,中蒙友谊医院是专为我国援蒙工人设立的。陈素芬被分配到急诊室工作,经常值班到大半夜时,有受伤工人被送来救治。偶尔,还会有几个醉汉闯进来。由于刚来时就被提醒“独自外出很危险”,陈素芬她们几乎不出医院大门。中蒙友谊医院外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路,直通中国驻蒙大使馆。深处异国他乡,小伙伴们在这两个地方,才能有“家”的安全感。
  当时使馆人手紧缺,每逢举办活动,就向一墙之隔的医院“借人”。陈素芬她们手脚麻利,经常被派过来帮忙。在这里,她遇到了新华社乌兰巴托分社的翻译巴塔尔仓,他精通蒙语、汉语,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党员。年轻阳光的陈素芬不但人很热心,还是交谊舞高手;大个子巴塔尔仓身高一米八三,平时话很少,用介绍人的话形容,是一个“很老实的小伙”,在护士长的撮合下,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回国前,他们在大使馆举办了婚礼。
  1963年,陈素芬从蒙古国回来,进入了新华通讯社秘书处中文发稿组。生活环境好了一些,吃苦耐劳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她记得当时单位食堂,一份红烧带鱼两毛钱。单位发的饭费是足够的,她却一直舍不得点这昂贵的菜。
  最初,她被分配到校对岗,白班、小夜、大夜三班倒。刚开始,陈素芬也出错,每次被叫去改错字,都觉得很窘,心中懊恼“怎么又错了”。下次,她就会格外细致,争取不被老同志“点名”。慢慢地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错误由少到无。
  从不相信别人,到不相信自己,校对工作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较真精神。她说:“我们就像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个地方,就干好哪份工作,哪怕没有值班,也是随叫随到。”
  刻在记忆深处的电码
  陈素芬家电视柜上,摆着她和丈夫巴塔尔仓在大草原上的合影。
  草原上风很大,她的头发略显凌乱,远没有那几张穿着旗袍参加宴会的照片精致。1979年,她和巴塔尔仓第二次去蒙古国。儿子就留在国内,由姥姥姥爷看管。在新华社乌兰巴托分社,丈夫是首席记者。她除了收稿、译电、发稿等,还承担起所有一切杂务。
  “这是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做就是了。”辛不辛苦、适不适应,这些事儿,好像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唯一一点,就是蒙古国蔬菜很少,好在每周都有从北京到乌兰巴托的列车,“列车员都心肠特别好,知道我们在这边不容易,就经常帮着从北京买点蔬菜过来,大白菜、萝卜之类的,带一次够吃几天的。”几十年后,对于远在异国他乡时,同胞之间的点滴互助,她依然心怀感激。
  陈素芬有本珍藏到现在的小册子,只有巴掌大,绿色封面,定价0.25元。记者随便打开一页,都是很密的小方格,一个方格一个字,对应着4位的编码和三个大写字母,再没有多余的信息,还有不少“扑肯”“行奇”等生僻字。
  这是1974年,当时的邮电部编写出版的《标准电码本》,陈素芬不知道翻烂了多少本,这是她保留至今的最后一本。当时驻外分社从总社来的稿件都是一串串数字,要发回国内稿件也要逐字译为电码,并在纸条上将对应的码打孔。同样,也是一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作。
  记者以为译电码的工作,就像是谍战电影里经常有的镜头:报务员一手翻电码本,一手写查出来的字,显得特别紧张。陈素芬笑着一口否定:“那怎么来得及?电码都得背下来,一看码就知道是什么字,只有偶尔不太确定才去查。”为了保证发稿效率,她这样要求自己。
  “隐形人”追求零差错
  由于截稿时间不确定,报纸夜班编辑要熬的夜,似乎没有尽头。到后半夜,人会抵挡不住困倦,头晕脑涨、两眼发花,还得瞅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保证不出错,这种和生物钟的直接对抗,一般人真的撑不住。
  尤其是后半夜等待发稿时,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快熬不住了,玩手机、看小说,试着用各种办法打发这漫漫长夜。而陈素芬一般会闭目养神,时不时在太阳穴擦点清凉油,只要稿子一到手,就开始弯着腰,眼睛凑在离稿纸十厘米的地方,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看。
  缺钱吗?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儿子就不建议她上班了,“是自己闲不住,总觉得可以做点什么。”目前,她是返聘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报社年轻编辑记者都尊称她“陈老师”。说起陈老师,大家最多的评价,“有她在,放心。”
  关于校对工作,有人戏称,這个岗位是“隐形”的,工作也是“隐形”的———做了很多别人却不知道,这又是一门“玄学”,似乎不管看多少遍,都会发现有错误。所以现在的出版物都有允错率,并不苛求百分百正确。
  在陈素芬眼里,工作质量不能因为年龄而有丝毫折扣。她觉得,校对人员不能给自己“允错率”。当年二十多岁开始上夜班,就这样上了大半辈子,与各种错误较劲,也折腾了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更不需要刻意地拔高赞美,她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邢大军据《新华每日电讯》刘婧宇/文整理
其他文献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方针,这是党对工人的充分信任。因此,作为工人一定要精益求精,做领跑者而不是跟跑者,第二名也是落后。”“金牌工人”许振超曾铿锵有力地说。“是时代催着我学,催着我进步,最终是改革开放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工人。”  7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的许振超,先后7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譽全球。作为青岛前湾
期刊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什么地方,84岁都属于老年的范畴了。人们对一位84岁女人的预期,大约都是面容苍老,语速缓慢,不必也不会再去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她会出现在一个舒服的角落里,晒着太阳,给孩子们讲讲往日的故事。  但这显然不是席薇亚·厄尔。这位传奇女性今年已经84岁了,但她完全没有要安稳度日的计划。就在2018年12月,已年过八旬的她还率领团队考察海洋,进行深海研究。她仍在深潜。  “深海女王”
期刊
“90后”古风美食播主李子柒最近走红了。这个四川女孩的微博粉丝超2100万,抖音粉丝超3000万,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全球粉丝超700万,视频作品经常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  李子柒的视频为什么能受到全球网友的欢迎?她视频中所展现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如何看待李子柒的走红?  让人看到别有意趣的一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月桃花开,采来桃花酿成酒;五月樱桃季,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
期刊
对于全国气象系统的10余万名职工来说,去年12月8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经中央批准,中国气象局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开启了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伟大征程。日前,作为10余万名气象职工的杰出代表,陈金水、陆其峰、孙立老中青三代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这荡气回肠的70年奋斗史。  建起“天下第一气象站”  如今86岁的陈金水,生长在南方水乡,但从22岁到61岁一直在西藏雪域高原跋涉。在藏
期刊
1 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在北影院内,甚至范围缩小到我当年居住的十九号楼内,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须梢金黄。谁见了谁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生前极爱惜他的胡子,兜里常揣着一柄木质小梳。闲来无事,就梳
期刊
不久前,第27届世界跆拳道HANMADANG大赛(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跆拳道赛事)在韩国江原道平昌郡举行,一对来自中国的母女选手———孙会英和周小涵,共同参赛,取得了三金一银的好成绩。  哭没有用,说不行就不行  孙会英,1979年出生在山东济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13岁时,她被父母送进了一所武校,学习中国武术。隔年,武校组建了跆拳道队,她是第一批队员。三年后,陕西一家跆拳道俱乐部的教練到武校来
期刊
设计师熊英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众多知名栏目的总造型师,并多次为杨澜、周涛、黄渤、张靓颖、李玉刚等诸多知名人士提供服装、造型服务指导。2019年7月16日熊英将“敦煌壁画”穿在身上,在巴黎秀场上大放异彩,这些精美绝伦的服饰惊艳了全世界。  将爱好转变为终身事业,让理想照进现实  熊英从小就喜欢漂亮的裙子,6岁时她已经开始给家中的芭比娃娃设计衣服了。自己画图、设计,然后送到缝纫店制作各式
期刊
时隔两年多,中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以一次完美的飞行,重回公众视野。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4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900多个日夜的磨砺……长征五号浴火重生,圆满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此前,在第二次发射任务中,长征五号经历了至暗时刻。归零,攻关,再归零,再攻关。  两年多时间里,航天人累计进行
期刊
布莱恩·克拉夫,英国足球名帅,因其在执教诺丁汉森林队时,取得的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曾经蝉联过欧洲冠军杯的冠军),而被媒体誉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员之一。  1984年10月19日,11岁的克雷格和13岁的哥哥亚伦正在桑德兰的一家酒店外,出售他们手工制作的两个娃娃。  当时,克拉夫执教的诺丁汉森林队就住在这家酒店,明天,他们将客场挑战纽卡斯尔联队。球队的后卫肯尼·斯维因对两兄弟的娃娃产生了兴趣,
期刊
12月中旬的北京,东五环某文创产业园区的小排练厅里,一大早就聚满了人。进门的桌子边坐着几个人,中间穿着灰色羽绒服的中年男子,正投入地说着什么。走近一看,大伙儿才认出来,这是张国立。  最近一段时间,排练厅成了张国立经常光顾的地方,他正在这里酝酿自己执导的首部话剧《我爱桃花》。  “这孩子的天地应该是在舞台上”  大多数观众认识张国立,都是从影视剧开始。但实际上,张国立最早的舞台是在话剧上。198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