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理念下的高职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构建初探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于这一理念,文章从群众观、弱势群体、信息援助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基于群众观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平台构建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群众观 ;高职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群众观,成为现阶段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变,弱势群体的出现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多由地方政府办学,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服务的职责。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主流性概念,为弱势群体服务,帮助他们自强自立,是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和信息阵地的图书馆其存在及全部活动的宗旨就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所有人能够更好地生活,以群众观为指导,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信息援助服务,意义重大。
  1.群众观理念、弱势群体与信息援助
  群众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并将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群众观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利益。
  弱势群体,又称之为社会弱者群体。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的相对的称谓,多指哪些社会中生活困难、能力不足、身体缺陷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的概称,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障、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弱势群体的构成成分较为复杂,但基本可以划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两个大类,如城乡贫困人口、失业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儿童等可以包括在内,由于生理或社会的相对弱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信息获取与利用的弱势。
  信息援助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产品或服务。它通过支援性的服务,提升弱势群体的竞争能力,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机会,从而改变他们的弱势环境。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援助实施的理念在于“助人自助”,其实施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公共事业机构,也可以是社会行为,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的特点。
  2.群众观理念下高职图书馆构建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的必要性。
  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所需要的信息援助服务也不相同,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其提供必备的信息援助是必要的。
  (1)关注弱势群体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责任的体现
  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为院内读者和社区居民提供公平公正的信息服务是其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应该对所有的利用者提供平等的服务。尤其要确保那些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得到主流服务的弱势群体读者也能够平等地享受各种服务,在保证学院教学科研信息提供和服务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并向社会开放,图书馆经费的安排、服务工作的开展、服务设施、开放时间、标识系统等,都应以对社会所有人开放的理念为基础。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服务和援助,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
  (2)关注弱势群体是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的要求
  图书馆事业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是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是具体化了的人文精神。因此,弱势群体作为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更需要知识的帮助,公共图书馆应该以人文精神指引弱势群体的思想,使人文精神在信息时代焕发出新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这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要求。
  (3)关注弱势群体是图书馆公益性原则的体现
  图书馆是供全社会各阶层公众共同使用的公益性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其运行成本由国家财政负担。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则是最大限度地传播人类知识, 向最广泛的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 全力支持用户学习和创造知识, 维护信息公平, 保障公民权利,扶助弱势群体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这一神圣理念应体现在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中。公益性决定了作为公共事业机构的图书馆成为知识援助的实施主体。
  3.群众观理念下高职图书馆构建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的可行性
  (1)有群众观这一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
  作为高校先进文化传播和教育阵地,图书馆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必须以群众观为指导。目前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上下展开,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其实质就是践行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最好表现,有着现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容易在全馆上下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全体馆员尤其是党员馆员,能真正意识到为弱势群体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保障弱势群体信息服务的质量。群众就是指我们服务的读者,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立足本岗、踏实地工作,在工作中从读者利益着想,出现问题要换位思考,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创新理念,日益提升服务水平。
  (2)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物质基础
  有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理念,还必须有支持读者服务的软硬件条件,而信息资源,就是提供服务的最基本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集中了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尤其是升格为职业院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实践类、技能类为重点的信息资源收藏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保障体系,能为读者提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其中很多资源适用于弱势群体读者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图书馆服务形式更加广泛,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将为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搭建良好的平台。   (3)有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实现途径
  信息网络技术的为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尤其是3G网络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诸多人获取信息的行为和方式,利用图书馆的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多的人借助于移动信息服务获取信息资源。而弱势群体读者弱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或原因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制约,对于他们,可能并不能完全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拥有先进的智能化的信息获取工具和方式,而若能激发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热情,从图书馆获取信息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图书馆若能在关注移动等信息服务发展和提供的同时,关注这批弱势群体读者的信息服务,更能彰显图书馆平等、自由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群众观理念下的高职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构建
  按照群众观的基本内涵与实质,牢固树立起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观念,尤其是构建起高职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意义重大。笔者以为,这一平台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基本区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模式图
  (1)下岗就业信息援助平台
  主要针对地方下岗职工和失业工人,为其提供获得生存的文化信息知识、技能信息、再就业的相关信息等。图书馆构建这一平台,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及文化教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咨询、致富信息提供、技能培训、知识讲座、就业信息提供等,提供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组织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开办知识普及讲座,提供各项法律、劳动保护等相关规定的信息咨询,为他们的求职牵线搭桥,促使这一群体技能的提升和再就业能力的提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他们改变贫穷的现状提供最大限度帮助。
  (2)农民工信息援助平台。主要针对广大农民工群体,为其提供城
  市建设技能、求职信息等。图书馆还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供娱乐休闲活动的功能。弱势群体也有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通过主动上门等方式为处于城市边缘地位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书刊借阅、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免费影视播放等方式,开展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改变农民工精神生活相对空乏,知识相对缺乏的现状,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缓解他们因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而造成的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消除他们的焦虑心理、失落感、不公平感,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公平和关怀。
  (3)农村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平台
  主要针对广大的农村贫困人口,为其提供文化扶贫、经济致富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农村贫困人口弱势的根源,在于文化素质的相对弱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配合市级公共馆,坚持开展送书下乡、送信息下乡等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报告典型经验等方式,引导他们开拓进取,勤劳致富,采取重点服务、定点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其提供农作物栽培方法、水产养殖、家禽饲养等方面的信息,带动他们逐渐走出贫困,从而摆脱弱势现状;图书馆每年有计划的对当地特别贫困的村寨进行知识扶贫,扶助他们设立图书室,并送他们适用的书刊,为帮助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4)老年人残疾人信息援助平台
  主要针对老年群体以及残疾群体,从软硬件方面为其提供信息获取的便利条件,并为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中国逐渐走入老龄化时代,对于老年读者,按照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环境设施、书刊种类、服务方式上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老花镜,放大镜,常见病急救药等用具应该配备到位,同时为有需要的老年读者提供送书上门,帮助购物,照顾生活等服务;针对弱势群体中的残疾人群,努力构建起便捷的信息无障碍设备、设施和环境,既包括图书馆残疾人专业坡道和盲道、专用洗手间、专用电梯等图书馆物质环境的无障碍,同时也为残疾读者提供盲文读物、盲文计算机、手语服务、语音服务、送书上门等特定的服务,实现馆员与残疾读者信息与交流的无障碍,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图书馆的平等服务。
  (5)制度保障支持平台
  一是应该明确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的同时,也应该为促进地方的经济文化服务,关注弱势群体,即是履行其这一职责和职能的根本表现,政府部门应从政策等层面对高职图书馆的职能进行界定和强化;二是建立合理的弱势群体信息援助机制,给予高职院校图书馆一定的经费支持,并从资源、人力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图书馆较大的扶持,使其具备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的基本条件;三是构建良好的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协同机制。地方公共图书馆同样承担着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公益职责和使命,应由相关部门协调,努力构建起由公共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企业图书馆等为主题的地方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并建立起信息共享机构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制订馆际之间的互助协议,形成免费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的合力,真正实现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莉.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帮扶探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3).
  [2]封海云.知识援助——图书馆体现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11).
  [3]刘洪卫.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作者简介:魏玉明(1961—),男,湖南鼎城人,副高职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一个技术,手机是移动互联网主要的应用对象,移动互联网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和资源,作为一个兴起时间不长,但却传播速度最快的互联网技术,移动
<正> 1986年元月20日,德安县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待县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时,墓已挖开,随葬器物已全部取出,且完整无损。一、墓葬的型制与位置墓葬位于德安县城南面500米,在
企业有形资产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生产车间中的大型起重设备,小到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它可以包括生产物资、仪器设备、办公家具、车辆、电缆等。它们具有位置分散、体积小
报纸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遏制电气故障的继电保护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作者主要就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发展趋势做了阐述,同时对
Rogowski线圈应用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传感头,根据Rogowski线圈物理模型对其互感系数进行数学分析与计算,说明影响互感系数的线圈结构因素。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的质量特征既有资产质量特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文章基于无形资产的存在性、收益
目的;探讨善宁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疗程及最适剂量。方法:对114例肝硬化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西安会议制定的标准,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为食道胃底
目的探讨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冠心痛患者对低脂饮食的认知及行为,以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141例冠心痛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及执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均
目的:探讨PBL式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组织PBL式护理教学查房26次,发放护理教学查房评价表760份。结果:对PBL查房形式、查房质量、教学效果的评优率分别是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