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本真视角浅析低年级识字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学得有文化
  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幅生动的画,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几个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比如,古文字的“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所以甲骨文的“友”字,还特意用横画把两只手连在一起。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现在常见的老友重逢,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因此,“友”字的本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不过在古代,“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是说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
  多有意思!这样的教学能把学生引进妙趣横生,充满韵味的汉字世界中。因此,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和发展,加强对汉字文化现象的品味和解读,不仅可以熟悉汉字本身的历史,还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感受到祖先造字的智慧,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二、 学得有情趣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欢乐的源泉,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例如,在学习“心”字时,我们班的一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卧钩”就好比是一个摇篮,三个点分别是爸爸、妈妈、小宝宝,小宝宝睡在摇篮里,爸爸妈妈分别站在两头,摇呀摇呀,小宝宝在里面睡得可舒服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非常温馨地记住了“心”字,而且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
  另外,中国的汉字音近字和形近字特别多,对于学生来说,识记和区别也是一个难点。我们班的学生对于一些汉字,他们能够运用一些有意思的对话来加强记忆,例如:
  旦和但,旦对但说:“几天不见,你找上保镖了。”
  它和驼,它对驼说:“能把你的宝马借给我骑骑吗?”
  弯和湾,弯对湾说:“几天不见,你竟敢下水游泳啦。”
  瞧,多有意思的对话呀!每一字仿佛都拥有了生命,话语中洋溢着蓬勃的生活气息,这样的识字教学难道还仅仅只是枯燥乏味的识记吗?
  三、 学得有智慧
  “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益智动脑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同学们好奇好胜,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编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猜字,争取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得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了知识,增强了记忆,提高了识字效率。
  猜谜语可分为猜字谜和猜物谜两种。比如,教学“碧”字时,可让学生猜字谜:“王先生,白先生,两人同坐一块石头上。”学生在愉快之中既学会了新字“碧”,又巩固了旧字“白”和“王”,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编一些物谜让学生猜,使有形的文字与事物结合起来。如“雪”字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兴之所至,还会跃跃欲试,自发地编起谜语,考老师、考同学,如“四面四堵墙,十字在中央”──田;“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一口咬去牛尾巴”——告;“开字头上长两角”——并,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想象力的发散和创造力的迸发。
  四、 学得有意义
  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字符号与情感、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彩世界,其中有丰富的内涵,而一字多义又是汉字独特的魅力所在。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被汉字的魅力所吸引。比如,教学“包”字:
  (1) 认读“包”字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背着书包来上学,书包是我们学习的好伴侣,你认识书包的“包”字吗?谁会读?(出示字卡:bāo(包、书包,指名读,学生齐读)
  (2) 给“包”字组词
  师:书包能够帮我们装书,你还知道哪些包?
  生:(组词)皮包、背包、挎包、拎包……
  师:你说得对,这是装东西的包。
  师:“包”还可以组哪些词?
  生:菜包。
  师:这与我们吃的有关,那还有哪些字可以与“包”字组起来表示吃的东西呢?
  生:肉包、汉堡包、面包、小笼包……
  师:真是各种各样。
  师:拿到新书,我们总要——(引导学生说出“包书”)这里的“包”表示动作,我们还可以包什么?
  生:包粽子、包书皮、包馄饨……
  师:对,在这里“包”是当动词用。(师出示实物一包饼干)这是——(一包饼干),我们还可以说一包什么?
  生:一包瓜子、一包糖……
  师:瞧,“包“在这里又变成了量词。暑假里看过《少年包青天》吗?正因为他公正廉明,处处为百姓着想,所以人们亲切地称他“包青天”或“包公”,他的名字叫“包拯”,他姓——
  生:他姓包
  师:原来,“包”还可以作为一个姓,就像黄老师姓黄一样。
  (3)、 学习基本字带字
  师:“包”的朋友真多啊!他喜欢和许多偏旁交朋友!你们看,引读板书:“包”加上( )就是( )。(学生自由说,师相机出示字卡“饱”“苞”“炮”“泡”,学习这几个字)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包”扩词。教师适当引导,能让他们领悟到“包”字的多种含义,从而加深对“包”的理解,领略到祖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这些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呢?我国有数百万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他们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是啊,他们真是创造了奇迹!你知道吗,每一位扶贫干部在开展脱贫工作前都签下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发誓一定要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期刊
今天老师让我们玩了一个奇怪的游戏——吃薯片,不是用手拿着吃,而是用脸吃。  “准备,开始!”老师刚发号施令,同桌就拿起薯片放在了我的额头上,我的天哪!这叫我怎么吃?有办法了!我灵机一动,眨着眼睛,挤弄着眉毛,薯片慢慢滑到了我的鼻梁。我又像小猪一样,拱自己的鼻子。薯片像坐滑滑梯一样,从鼻梁滑到了鼻尖。万一有什么闪失,滑不到我嘴里怎么辦?我小心翼翼把鼻子拱了一拱,那薯片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我头这么一摇,
期刊
教学应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基础,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目标。  一、 在课前自学中“让学”  预习作业要求教师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学习,从设计教转向设计学,留给学生的是带得走的经验与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案例】《恐龙》一课的自学作业  (1) 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  (2) 自学识记本课生字
期刊
大家好,我是一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青蛙”。我身穿一件碧绿色的外衣,有一双圆鼓鼓的大眼睛,透着十足的机灵劲儿,我还有一张标志性的大嘴巴。不过我可不会蹦蹦跳跳,对蚊子这样的小生物也不屑一顾,因为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物嘛。我的小主人可喜欢我了,他每天和我形影不离,带着我往来于学校和家之间。  请来一睹我的风采吧!  拉开我大肚皮上的拉链,令我引以为傲的将军肚里面都是宝贝。只见英俊潇洒的钢笔哥
期刊
有人說,唱歌让人快乐;有人说,跳舞使人快乐;也有人说,绘画让人快乐;我说,阅读让我快乐。  阅读带我穿行在唐诗宋词中,陶醉在格林童话里,跋涉在四大名著里,流连于精彩的文字间!  我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类的书,在历史书籍中,我领略到诸葛亮的智谋、曹操要拿下荆州的决心等,这些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我。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我总会捧着金波爷爷写的《让太阳长上翅膀》,这本书写得很美,读完一小篇之后心情便舒畅了很多。
期刊
一天,“真情馆”馆主焦急地找到“挑刺三人组”,说“真情馆”里出现了一拨文章,内容真假难辨。小刺猬和皮皮熊正在玩“捉妖怪”游戏,一听馆主求援,两人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贾小宝和皮皮熊紧跟着来到“真情馆”。虽说贾小宝对文章的问题有妙手回春的本领,可对内容的真假还缺乏判断的经验和标准。为了不冤枉一篇真情文章,也不放过一篇虚假文章,他们先参加了一次培训。  我先来!比如,我经常在作文里看到:扶老人过马路、
期刊
前不久,我在一次市级培训中,执教了苏教版二下《识字3》一课,在研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我力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借助造字规律,观字明义记形,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升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案例片段】教师手拿词卡“杨柳”请学生认读。  师:第三声读得满,真好!这个词和“松柏”有一样的特点,都包含着两种事物,谁来说说?  生:这个词语里有杨树和柳树两种树。  师:说得对。在很多文章里杨柳就是指
期刊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建立对汉字的整体感觉和深厚感情。  追根溯源识汉字。汉字是一种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具有“象形”“会意”意味的符号,儿童对这种符号的真正接受需要经过情境来还原。在小学语文课堂里,适度讲析字理,追溯字源,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汉字的意思,感受汉字的美感。二年级《学棋》一课中有个生字“致”,结合音、形、义,可以
期刊
一、 培养自信引发兴趣  自信是兴趣发展的动力,而“鼓励”是自信心的营养剂。教师要给学生机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做好,如经常说:“你再想想,也许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我们相信,你能行!”又如,在教学一组形声字“跳、挑、逃”时,一些能力稍差点的学生,虽然能够想到用熟字“桃”换偏旁来记,但却难以区别这些字的意思,不会正确运用这些字。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微笑着鼓励说:“相信你一定会想出好办法,解决这
期刊
一、 游戏学习真轻松  1. 玩一玩。我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如玩“找朋友”“紧急集合”“送信”“读拼音、做动作”“你说我猜”“悄悄话”等游戏,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了起来,深受学生的欢迎。  2. 画一画。在汉语拼音“o”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说:“‘o’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圆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