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师的坚守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面是乡村文明和愚昧的抗争,一面是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缺失,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应该被遗忘,乡村教育不应该成为一种尴尬,乡村教师的坚守犹如黑暗中点燃的蜡烛,虽然灯光微弱,却照亮着乡村文明前行的道路……
  为了娃们留守的乡村教师
  东方已经鱼肚白,李志国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准备回乡下了,回到娃们身边。走之前,他悄悄在儿子房门后的挂兜里放了两百块钱,算是做爷爷的对孙子的一种补偿。这些年,他很少照看孙子,亏欠儿子太多,好在有老伴在这替他补偿这份歉疚。他要回去了,儿子给他买的路上吃的东西他没带,还是留给孙子吧,他的包里只有两捆书,是他昨晚闲逛时在书店里买的,这些都是村里娃们很难见到的,小声和老伴告了别,没有惊动儿孙,李志国提着那两捆沉重的书,他坐上了回家的客车……
  城,对李志国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归宿,他知道他早晚都要融入进来,因为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早已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成家立业,而他,要跟着儿子度过余年,况且还有可爱的孙子整日在电话里呼唤他。老伴已经进城几年了,照看孙子,只留下他一个孤老头子在老家生活。其实儿女们早就央求他到城里生活,辛苦了大半辈子,应该安享晚年了,但是他割舍不下耕耘几十载的三尺讲台,最主要的还是放心不下那几个娃们。
  他知道了一个词,叫“留守”
  乡村学校最近几年生源越来越少,有能力些的父母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了,只留下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照看的娃们。说实话,李志国心疼这些娃,通过电视,他知道了一个词,叫“留守”,其实他和娃们都是被留守了,只是,娃们被迫无奈,而他为了这些娃选择了留守。
  其实学校放假已经近一个月了,之所以一直迟迟没进城看孙子,还是因为娃们。他们放假了就没人管了,爷爷奶奶大都年迈,自身难顾,只能保证他们有饭吃,至于安全和学习,他们只能靠自己。在家时,娃们总是围在他院子里的大槐树下,时而写作业,时而做做游戏。学习玩耍两不误,最主要是他照看着,放心。这个暑假,邻村已经出了两起溺水死亡事件,都是因为大人照看不严,孩子下水洗澡,不幸溺水……迷迷糊糊中,李志国似乎进入了梦乡,看到了远处自己度过了一生的村庄,听到了清脆响亮的上课钟声……
  学校离家很近,只隔几户人家。学校老师越来越少,年轻的老师都通过各种关系进城教学了,年迈的也相继退休离去,现在只剩下李志国和另外三个老师了,其中一个还是校长。学校学生很少,今年又辍学了两个,还有七个娃在小学三、四年级,没有再小的娃来报名,他们几个毕业了,这个学校的使命估计也就结束了。
  农村近些年来越来越安静了,静的有时候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很多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纷纷进城,一拨一拨地出去了,就再也不愿回来,甚至连他的三个孩子进城读了大学后也留在城里安了家,很快老伴也跟随过去,这个村子就越发安静了。
  当然,村子也有热闹的时候,比如即将到来的秋收,每年这时候,外出打工的男人女人们大都会回来,忙秋收秋种。这时候,村里突然热闹起来,有了人影和笑声,每家院子里都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穗,娃们这时候最欢快,可以在田间肆意奔跑疯玩,最重要的是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有他们在,家才称之为温馨的港湾;还有过年的时候,村里格外热闹,出外打工的大多回来,还有他的三个儿女,拖家带口地都回到老家,过上一个难得的团圆年。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随意地唠着家常,窗外,七彩烟花叫嚷着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夜空……
  但元宵节一过,村里的年轻人像突然消失一般,不见了踪影,有的过了初六就打工走了,村子又一下安静下来,毫无生气。只有每天做饭时,稀疏的几缕炊烟升起,村头才可能出现一两个老人,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路,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蹒跚地走回院中,落寞的身影被最后一抹夕阳拉得很长很长。而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村里就早早没了灯光,老人们和娃睡得都很早,电费贵,已经一块八一度了。
  今年遭遇大旱,地里的庄稼几乎指望不上。这个村子在整个乡里是最穷的了,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地块小,土质不好,种庄稼往往顾不住成本,有能力的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又种田又看娃。今年夏天,老天就下了两场雨,龟裂的地面张着嘴喊渴,庄稼死了大半,也没人浇水,一是没劳力,二是浇了也就撑两天,很快又恢复原样,干脆放弃。前段时间,外村的一辆浇灌机来到村里,但是没有一家去浇地。老人们没钱,再说,现在一升柴油多贵,两块多,浇了地很快又干了,庄稼没收成,净是白搭钱。哎,这村里老人的难处,外人是想象不到的。
  乡村文明的“亮光”
  学校的娃已经打过两个电话了,问老师啥时候回去,他们天天在老师家门口等着呢。想起娃,李志国又睡不着了,一边是对子孙无法割舍的眷恋,一边是对娃们冷暖安全的挂念,手心手背都是肉,几年的朝夕相处,他早已把学校的几个娃当成自己的孩子,哪能忍心不管呢。昨天接到学校最小的娃打的电话,一听声音他就知道是张二虎,犹犹豫豫地,透着害羞。“李老师,我天天和奶奶在家点香祷告,希望你能回来,还能给我们上课!”原来,村上有人传言说,李志国今年要退休了,再也不用守着这些淘气的娃了,去城里享福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接着他听到电话里刘翠的声音,她好像带着哭腔,只能含含糊糊地听到她说“有些功课还要李老师辅导……”乡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感情,但是李志国能明显地感觉到娃们对他的思念和渴盼。张二虎和刘翠是本村人,学校离家本来很近,但他们一天也就回去睡个觉,吃饭大多和其他的娃一样在李志国家。娃们苦呀,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又顾不过来,那么小,洗衣做饭都会干,吃最简单的饭,营养跟不上,都长得瘦小,心疼人……想到这,李志国的眼眶就忍不住潮湿,所以他经常多做些饭,叫上放学的娃们去他家,反正他也是一个人,多添几双筷子而已。
  张二虎家穷,除了三间破陋的房子,一件值钱的物件都没有,连小偷都懒得上门。二虎的爹十年前带了个四川妹子回来,打工认识的。两人积攒了一年的钱回到村里办了个风风光光的婚事,一年后二虎出生,但是日子却越过越紧巴,川妹子受不了苦,在二虎五岁时,带着家里所有的钱走了,再也没回来。这以后,二虎爹就完全变了样,开始是喝,整天把自己灌得烂醉,回到家里就拿二虎出气,两天一小揍三天一大揍,直到上个月他半夜大醉,抡着顶门的棍子对熟睡中的二虎一顿狠打,对老婆出走的愤恨差点要了二虎的命。最近两年二虎爹还染上了赌,同村子里的老光棍一样,把原本零散的家折腾得一贫如洗。这一切,二虎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毫无办法。最初,二虎上学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地来学校,李志国知道他家的情况后,有一段时间干脆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吃住。在这里,二虎尝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但是老师的进城,让他心里忐忑不安。   刘翠就更苦了,当初她妈是正经八抬大轿嫁过来的,娘家倒贴钱添置了嫁妆,这在这个贫困的村子是稀罕事,很久以来都是姑娘外嫁,小子倒插门,村子太穷了。但是好景不长,刚办完喜事,刘翠她爹就发现,媳妇是个疯子,之所以一直没发现,估计是相亲时吃了药。本来嘛,好端端的一个姑娘怎么可能倒贴嫁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呢?虽说这样,一年后,刘翠还是出生了,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下慢慢长大。但是刘翠娘的病越发严重,发起癫来,顺手拿起东西就打人砍人,那阴森森的眼神让所有村人都毛骨悚然,娃们更是不敢近她半步……
  剩下的五个娃都是外村的,离学校有三四里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回家吃住,碰到刮风下雨恶劣天气,他们就在学校吃。在这所简陋的乡村小学里,外面下着雨,李志国和娃们围坐在学校狭小的食堂里,娃们烧锅,李志国炒菜、下面。尤其是冬天下大雪时,看着娃们围在灶火前,一张张小脸在灶火的烘烤下变得红彤彤的,锅里的面条在滚烫的汤水里翻腾,娃们一边添柴,一边嗅着阵阵飘来的饭香……这情景是李志国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温暖画面。
  这亮光让他又想起来一件事,就在放假前的考试期间,为了让娃们考出好成绩,李志国特意安排了几天晚自习,辅导他们温习功课。几年来,由于老师少,学生分散到几个年级,李志国不仅教两个年级的娃们数学,还要教语文、品德、美术等,他已经忘了自己的主科是什么了。于是,每门课都辅导。那晚,学校突然停电,他就举着一根蜡烛映着黑板给娃们讲课。虽然看不清,娃们谁也没有吭声,他们知道点蜡太多费钱。烛光中,李志国看到下面那群娃们的面容时隐时现,像一群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拼命挣脱黑暗的小虫虫。
  他还记得,春节刚过,村里来了一些人,要把本就破旧的校舍的房梁取走,说是要修村头的菩萨庙用。李志国拼了命拦住,质问他们校舍没了房顶,娃们以后住哪?这些人蛮横地说,可以睡教室,反正没几个人,也多是外村的,不碍事。愤怒地李志国不顾一切地拦着不让动校舍,结果被人家打断了两根肋骨。好心人抬着他走了三十多里山路,送到了镇医院。
  到了镇医院,医生说伤势严重,需要住院手术。当得知需要花费近万元时,李志国怎么也不肯配合。他央求送他来的村民:“庄稼人皮实,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你们还是把我抬回去吧。”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医院只好简单地给他做了石膏绷带,放他回去了。
  在医院治疗的几天,他就听说娃们偷偷在教室里烧纸烧香,流着泪祈求他们的老师早日好起来。后来,他斥责过娃们这些迷信的行为,他几乎倾其一生想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笼罩着这偏远乡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像那晚教室里的那根蜡烛。
  这些事他对儿女们只字未提,他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他也不是拿不出这万把块钱,只是这钱他有更重要的用处。在村里教学几十年,他的工资也从几十块钱渐渐涨到了两千多元。这要感谢党的政策,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工资翻了倍,现在逐年增加,孩子们已经不需要他接济,他手里也日渐宽裕,但他的钱要花在娃们身上。这些年来,他已记不清给多少学生代交了学杂费,更多的时候,他看到娃们的饭碗里没有多少油水,就偷偷地用自己的工资买些肉和菜回来……
  省城高耸的楼房,迷离多彩的灯光,举杯推盏的生活,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很陌生。他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生命已经深深根植在那个乡村,那方三尺讲台。他很坦然自己的这大半生,人各有命,自己不是享福的命。早在大学毕业选择回家乡教学时,他已经选定了自己的命,再说,自己能走上教育这条路还是另一位乡村教师给的。
  那时候他家阶级成分高,报考大学需要推荐名额,本来不抱任何希望的他却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名额。原来,他的小学老师见他勤奋刻苦,爱读书,就以身家性命来担保,多次找村委会才为他争取下一个高考名额,后来又给他很多自藏的书让他自学。只有初中文化的李志国在一番勤学苦读后,最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淮阳师范。为了报答老师之恩,他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们村的乡村小学。谁知,这一教就是几十年。如今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因为教师少,又有两个老师要走,他只好继续教下去,正好他也想把这最后几个娃教到毕业……这多么年来,看着那一批又一批的娃们从他的学校读完了小学,走向生活。不管他们是走出去还是留在村里,他们的生活同那些没上过一天学的娃们总是有些不一样的。看到这些,李志国感觉多少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志国所在的淮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他所在的村子又是这个县极其偏远贫困的地方。但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里的人们对现状的麻木。记得一个月前,在媒体宣传下,有一家工厂来扶贫,给村里安了几台潜水泵,用来缓解旱情,考虑到用电贵,人家还配送了几台小柴油机和足够的柴油。本来是挺好的事儿,但人家前脚走,村民后脚就把机器都卖了,连泵带柴油机,只卖了八千五百块钱,全村像过年似的分到了钱,吃了几顿好的,就不了了之……还有一家污染性极强的造纸厂来买地建厂,每亩地补偿五百元钱,村民们就高高兴兴地把地给卖了。后来,造纸厂真的建了起来,没日没夜地把污秽难闻的黑水排进村头的沟渠中,长年累月,渗进井里,村人一喝就那水就浑身瘙痒、起疙瘩,最近几年得怪病的人也多了起来,但他们并不为当初的行为反思,反而为卖地卖了好价钱而暗自高兴呢……
  看村里那些娶不上老婆的光棍汉们,每天除了赌就是喝,但不去种地,他们能算清:穷到了头,县里每年总会有些救济,那钱算下来也比在那贫瘠的田地里刨一年土坷垃挣的多……没有文化,他们只知道混日子,乡村的偏僻固然让人灰心,但真正让人感到绝望的,是村里人那呆滞的目光。
  他就是那根蜡烛
  说起呆滞的目光,他想起了村里的香秀,这是本村唯一一个没有外嫁的姑娘,也许是因为她从未出过村,怕外面的世界。香秀当初上小学时,成绩是班里挑尖的,女孩长相俊秀,聪明机灵,可惜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识文断字有啥用,还不一样吃喝拉撒,早些出去打工挣钱算了,还能贴补家用。”香秀是硬被她娘拉回家的,从此再也没有进过学校。后来,辍学的香秀也没有到外地打工,而是帮着家里种地、照看弟弟,再后来就早早地嫁了,嫁的是本村穷小子王铁蛋,因为穷,香秀没少挨男人的打。每次在路上碰见香秀,李志国的心都有点生疼,香秀那双曾经闪着智慧、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天天黯淡下去。
  过了两年,香秀生娃儿死了。听村里人说,因为穷,没钱去医院,就找了接生婆,当颤颤巍巍的接生婆把那些锈不拉叽刀刀铲铲放到火上烧时,香秀就晕了过去。接生婆不管死活,端起刀铲就向里捅,香秀惨叫了一声,血流了一塑料盆,没送到镇医院就咽气了。那时候去医院生也就二三百元,两条人命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或许因为闭塞,村里历来生孩子都是找接生婆,去医院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李志国听说,当初铁蛋娘生铁蛋的时候也很惨。因为难产,在选择是保大人还是小孩时,铁蛋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小孩,原来产婆偷偷地告诉铁蛋爹说是个男娃。于是铁蛋娘就被生生放到驴背上,伴着她撕心裂肺的惨叫中,那驴子一圈一圈地走,硬是把铁蛋给挤了出来。村里跑过去看的人说,那情景可吓人了,铁蛋生下来了,他娘也没了呼吸,院子里留下一圈殷红的血看起来瘆人……
  想到这,李志国长叹了一口气,笼罩着家乡的愚昧和绝望令他窒息。
  但娃们还是有指望的,那些在冬夜寒冷的教室中盯着烛光照着的黑板的娃们,让他看到了希望,而他就是点燃那希望的蜡烛,不管能点多长时间,发出的光有多亮,他总算是从头点到尾了。
其他文献
一  天还不亮,小沙漠就叫醒了大沙漠,也叫醒了邓师傅。  邓师傅摸黑爬起,耶——,刚刚梦到回锅肉端上来,你就叫喽!你等一会儿叫要得不,让我吃口嘛!  小沙漠摇摇尾巴,终结了邓师傅舌尖上的美梦。它的时间掐得很准,该开发电机抽水啦!  小沙漠是一只可爱的京巴,灰黄的绒毛,大大的眼。刚来时只有巴掌大,一个鸡蛋黄儿要舔两天才能吃完。邓师傅把袋装牛奶挤在手心里,一滴一滴地喂,生怕养不活。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
期刊
在陈喜玲的堂屋里,钟表的指针停在三点十分。  她不记得钟表是在什么时候停止走动的。时间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毫无意义,所以她不愿意花一元买那两节电池。她不是抠门,是真的没钱。自家的两三亩地,她早已没力气种,承包给别人了。在这个荥阳靠北的村子里,像她这样把地承包出去的并不多。承包人一年给她四五百块钱,或者一些麦子。再加上村里每个月发的70块钱老年人补助,她一年只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这些钱大部分都用来买药了,
期刊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即“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至此,以往少数地方政府以“土地换户籍”的做法被叫停。  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并称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基石。有专家认为,土地制度改革需
期刊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福建,亲切看望慰问部队官兵和双拥模范代表,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就加强国防和部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正融入我军血液,令人耳目一新。  陆军强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发展航母,开拓远海、驶向
期刊
从会场循环播放的《深圳·创客之都》宣传片,再到创客专区的人头攒动、不久前落幕的十六届高交会上,满目可见人满为患的创客活动。这只是这座城市“创客热”的一个缩影——深圳宣布打造“创客之城”,今后将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扶持创客。  短短几年间,创客文化和创客运动风靡全球并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普及开来。“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传统创新模式”“助推硬件创业热潮”“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全世
期刊
失去父母的关爱,张祥青没有沉沦,他把一切苦难看成老天对自己的眷顾,捡垃圾、卖豆腐、卖废钢、建钢厂……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创造了百亿财富,回报社会。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的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中的孤儿。  坚强男孩  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突然山崩地裂,突如其来的
期刊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数千年来中国军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即使使用“田忌赛马”的战术,也需要根据马匹、骑手和赛道等等因素,先期进行充分的计算和模拟。  作为解放军最新推出的全军级别重大典型,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至今,“30多年来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利用技术探究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  从1983年的一台电脑、一个人,至今,这个数十人规模的团队
期刊
历来,浏阳便有以方位划分的片区,东乡、南乡、西乡、北乡。四个片区中,北乡人最早出去打工,有上一代人的脚印作底,北乡人走南闯北,从容、笃定。  北乡的经济除了外出务工获取财富,种植油茶树和烤烟也是经济来源之一。“种烤烟比培育水稻更辛苦”,高强度劳作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别的片区少有种植。而越来越多的北乡人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选择背井离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钱绒的丈夫也被这个时代的大潮裹挟其中……  
期刊
上周周末,看到河南民生频道播放平顶山郏县留守儿童的画面,一个男孩面对镜头念着自己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泪流满面。我触电一般换了台,转成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边观摩四位导师的抢员大战,一边回想着那些流泪的孩子,心潮难平。  与郏县相邻的鲁山,是我老公的家乡。从鲁山火车站旁边那个幽暗潮湿的小涵洞穿过,电瓶车骑行二十几分钟,抵达一个叫刘营的地方,我的孩子正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那里。  今年河南遭遇63年
期刊
“保护长江就像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便知道放不下了。” 一头花白长发、一脸络腮胡子,杨欣的造型不是为了走时尚路线,而是出于非常现实的需要——长发长胡子能够在长江源头的高原地区抵挡漫天风沙和灼热的紫外线。在长江源和可可西里从事生态考察和环境保护27年,50岁的杨欣的环保路曲折艰难。  沿着索南达杰的方向  长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集中于青海省的玉树、果洛和海西自治州,分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