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背”字了得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急功近利,采用“背”字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考试中错误频频,失分连连。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是始作俑者。无论是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它与学生素养、能力的关系来看,语文教师都必须引领学生充分诵读、品析古诗词,真正进入诗词世界,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背”字教学素养与能力品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143-02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闲暇之余,总爱与同仁聊聊语文教学。一次在谈到古诗词教学时,一个同事认为古诗词这块在中考中仅以填空形式出现,所以不必专门去解读分析,那样既无效又费时,不如速战速决,让学生自己去读背。他的观点虽引起一番争议,但赞成的人居然还不少。这确实让人吃惊,古诗词真的如他们所说,可以不教,让学生背背默默就行了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一番深思。
  反思一:诗词填空,逐一落实,为何失分频频?
  我们先看看考试中就古诗词这块,学生常出错的题:
  (1)老翼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独坐幽皇里,弹琴复长萧。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请写出一句描写花的古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上面这些考题中,不难发现,学生确实是会背了,而结果怎样呢?别字频频,张冠李戴,连连扣分。有的老师也许会纳闷,每首古诗都逐一落实了,为什么还是不遂人愿呢?还有许多老师会对学生埋怨不休。想想,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都落实了吗?是将背诵落实了吧,但对诗歌的理解还未落实,才会出现上面这些现象,这难道不是教师的失误吗?对此,怎能不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策略呢?
  这是“背”字教学的一大产物。
  反思二:古诗鉴赏,指导得法,为何能力低下?
  在各类考试中,古诗赏析均占一席之地,且基本采用浅显的课外古诗词,考生的得分却让老师们汗颜,是全卷中得分最差的一部分,相当数量的学生甚至得不到一分。初三老师更是疑惑,考前复习安排相当严密,方法指导也不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想想学生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今天一个技法,明天一个绝招,仅靠考前的技巧指导就能培养起来吗?这与部分老师的错误认识是分不开的。古诗词鉴赏虽是课外题材,但这种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立足于课内的教学。能力一旦形成,自然会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这是“背”字教学的第二大产物。
  反思三:文化精髓,经典名篇,为何兴趣不高?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品,其中积淀着灿烂的文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髓。选入教材的古诗词,更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是学生接触领悟古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接受古典文学熏陶的一种手段。然而面对这样一道文化史上最靓丽的风景,却很少有学生喜欢驻足欣赏,为什么?想想,学生在老师的高压下,如果整天只是无止境的背呀,默呀,对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作品意境、表现风格等不作任何的分析、领会,他们还能欣赏到古诗词的美吗?还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吗?难怪,久而久之,相当数量学生对古诗词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反感。虽然这与当今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教师能好好地引领学生,让他们领略到古诗词的美那又会是怎样呢?推卸不了,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充当了一回杀手,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这是“背”字教学的第三大产物。
  反思四:从教材安排,课标要求看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在新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七至九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将近100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再看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具体要求: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中学生除了积累运用外,还要有初步鉴赏的能力。从这两者来看,如果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采用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背”字教学,岂不违背课标要求与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尽情地徜徉,每个语文老师都责无旁贷,岂是一个“背”字了得?
  反思五:从古诗词自身特点看古诗词教学
  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作者经历的坎坷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练,内涵极其深刻,意蕴又相当高远,如果不去深入地分析、品味,单凭学生自己去读去背,恐怕很难进入诗歌,理解其中的情境和意蕴。因此,师生一起对其含英咀华是很有必要的,绝不是一个“背”字所能解决的。
  反思六:从古诗词与学生素养、能力的关系看古诗词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古诗词教学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重要平台。
  (1)感受诗中的美,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词中蕴含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艺术美、意境美让诗词魅力四射。感受春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盎然生机;领略夏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翠欲滴;品味秋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爽怡人;体验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无限……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谐的田园风光、壮丽的祖国河山让人陶醉其中,心生热爱之情。健康的审美情趣自然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
  (2)体会诗中的情,得到情感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词是情感的载体。古诗词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诗中蕴含真挚丰富的情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豪情壮志之辞;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之章;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惜时劝学之篇;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忧国忧民之情;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之壮志未酬之感……学生在诵读品味这些感人的篇章时,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
  (3)领悟深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诗歌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外化。有许多诗词蕴含深刻的哲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营养。读这些诗词如同与古代仁人志士促膝长谈,他们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不绝于耳。迷惘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你指点迷津;失落时,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激励你昂扬奋进;懈怠时,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鞭策着你不断学习;失意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教你豁达开朗;成功时,杨万里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让你学会谦虚……品析这些富有哲理的诗词,人会更自信、更乐观、更坚强,精神会更富有。
  (4)品析凝练的语言,娴熟的技巧,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凝练是诗歌语言和其它文体语言的最大区别。诗词中许多富有表现力的字,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如“国破山河在”的“破”字,值得我们好好地推敲。一个“破”字,写出了当时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状,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对“城深”,两意相反,对照强烈,更显悲凉。再如“悠然见南山”的“见”字,用得非常传神,它把诗人恬然闲适的那种惬意很好地表现出来了,那是诗人在悠然自得的采菊的间隙,青翠如屏的南山不经意间闯入他的眼帘,可见看见南山并不是诗人有意而为之的。如果改成“望”字,好像是在说诗人在极目远眺南山,那样全诗的韵味就会尽失。如果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不去深入的品味分析,学生怎能理解它们的妙处,又怎能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与内涵呢?诗中还有许多精彩名句,有包含深情的,有创意独特的,有意境优美的……抓住这些字句去品析,既可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内涵,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遣词造句能力。
  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会用到许多的技巧,如巧用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象征、用典、反复咏叹等,学生如果真正理解了,久而久之,鉴赏能力、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能否认,古诗词对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裨益无穷的。但无论是情感的熏陶、道德情操的培养,还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对诗词的充分诵读、品味与鉴赏,岂是一个“背”字了得?
  让学生从背景中了解主题,
  让学生从字面上读出感受,
  让学生从意象中领会意蕴,
  让学生从诗眼里观测感情,
  让学生从字词上悟出妙处,
  让学生从语言中赏析技巧。
  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世界中汲取营养,让诗词充分发挥出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每个语文老师该努力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下“考试”的利益,更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利益、终身利益,这才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他文献
我院于2004/2005对25例40yr以下要求保守治疗的宫颈不典型增生即子宫颈上皮肉瘤变(CIN)患者采取住院抗病毒和局部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护理的配合,取得了满意疗效。
宫颈糜烂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我院自2003-01/2005-01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患者100例,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得以普及和推广。作为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信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被广泛用于其中的管理工作,在知识型创新社会体系的发展中,起
日前,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称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口蹄疫疫苗。该疫苗成分是由人工合成的口蹄疫病毒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可使免疫响应达到最优化。由于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并不含有遗
目的探讨不合并结石的单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院经B超和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56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相对年轻(平均39.6
医院的运行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医院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是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缺少合理的费用分摊基础、片面追求短期的
为促进外贸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减轻进出口企业负担,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财政部发出《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降低出入境检验检
摘 要:国家高度重视化工产业的发展,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搞好化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好的为企业节省资金,创出效益,这就成了化工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把工程项目发生的费用控制在较低的限额内。本文对化工装置检修项目的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检修项目 工程结算  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A文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中,因为动物肠道能够合成生物素,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猪饲料中不必添加生物索。然而,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条件下,生物素缺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