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肿瘤患者治疗的特殊性,为了使化疗患者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化疗,减少痛苦,使得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rters,CVC)的应用相当普遍,经CVC化疗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周围小静脉血管的强烈刺激以及渗漏所致的皮肤坏死,尤其是24 h持续滴注化疗者;晚期癌症患者和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均可应用.CVC放置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或要求,可选择不同部位置管,现将CVC置管术等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畸形.一般出生时即出现,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1].由于海绵状血管瘤扩张性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既可毁容也可造成器官的功能障碍,故需积极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虽可用多种方法治疗如强光、激光、镭针插置、AU-98胶体或硬化剂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手术治疗等,但还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法,任何局部疗法都会遗留或多或少的瘢痕。
期刊
输卵管结扎术后吻合术又叫输卵管复通术,是目前治疗结扎后输卵管不通的主要治疗方法,提高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的成功率是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了育后妇女的后顾之忧.1987年至今,我科应用显微技术对1 100例绝育术后患者进行输卵管显微吻合术[1],通过术前术后护理,提高了复通率,增加了再孕率,临床效果满意,得到了患者、家属、医生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少医疗纠纷和便于举证倒置,我们针对门诊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短、治疗后不便连续观察、门诊患者普遍无护理记录的特点,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权利、保护医务人员自身、防范医疗纠纷的角度出发,应用了告知书、门诊患者注射、输液汉记录单,现将我们的做法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质,适应时代需要.方法对在校二、三年级护理专科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概念、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素质构成要素等信息素质理论的教育,并对护生的专业信息能力进行训练.结果比较护生教育前、后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信息道德,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教育和训练后,护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具备了通过阅读和查阅期刊、图书馆检
2001年8月-2005年3月,我们利用扩张的胸、腹壁静脉,对5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胸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均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以其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死率可达58%[1].而硬膜外阻滞术是一项麻醉技术,该方法可以阻断心区交感神经,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微循环阻力,增加缺血心肌血流灌注量,保护心脏功能,改善心肌顺应性,保护心肌舒张功能,维持最佳的有效作功;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循环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的不利作用[
期刊
临床上常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来治疗呼吸衰竭,它在许多方面优于有创通气.其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患者痛苦小,院内感染机会少.但应用NIPPV患者,常常并发腹胀,腹胀可导致或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影响机械通气的效果和患者预后.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将80例应用NIPPV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复合方巾温水湿润后覆盖口部,并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方
期刊
我科2001-2004年对1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局部化疗,有效地降低了脑胶质瘤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期刊
放射性核素131I是治疗甲亢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由于患者的误解,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002年3月-2004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293例甲亢131I治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甲亢131I治疗的认识程度显著提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精神症状、拒绝住院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及防范的暴力冲动行为,它无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均构成威胁.心理CT系统(MMPI)的测查结果可对临床提供信息,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法,可以用来预测患者在治疗中病程的发展[1]及行为变化.为此,2004年1-12月对我中心65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CT系统检测,以了解其心态变化,尝试预测其暴力行为,据此结果提出相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