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考厨师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无论南北,但凡厨师要考级拿证,鱼香肉丝是必须要做的一道菜。初闻此说,甚为不解,后经一位从厨多年、对川菜颇有研究的厨师指点,方才明白其中道理。他说,肉丝者,任你技艺高超也终归是肉丝,鱼之味道本来就与肉之味道各不相干。而鱼,若清蒸水煮,也无非清淡,并无浓郁醇厚之味。所谓鱼香,所指乃是多施调料,糖醋焦熘之鱼味,此实乃调料佐助之效果。但凡做鱼,葱、姜、蒜三味不可或缺,善用此三味者,则可除鱼之腥气,呈鱼肉之美味,此乃烹鱼之道。然世人由此认为此三者既能赋美味于鱼,以此三味善加烹制,肉味亦可生发鱼香。岂知,材料虽用足,而鱼香不可得。不得要领者多,看破玄机者少。所以,烹鱼香肉丝而得其妙并非易事。厨师调和五味之水准,以此菜试之可见分晓。
  确实,不同的餐馆虽然用料相同,甚至成菜颜色相差无几,吃起来却差之千里。而且,既以鱼香肉丝名之,而不得其味,吃起来就不知是什么东西了。所以,鱼香肉丝做得好坏,便成为我们评判酒店厨艺的标准。
  鱼香肉丝,其名得自于以鱼香调味。这道菜出现不过几十年,首创者为民国初年的四川厨师。鱼香肉丝的“鱼味”来源于调料的善加利用,乃是由泡辣椒、酱油、白糖、姜末、蒜末、葱调制而成。它模仿四川民间烹鱼的方法,所以取“鱼香”之名,其实与鱼并不沾边。此种调料具有咸、甜、酸、辣、鲜、香等滋味,是烹制菜肴的极佳调味品。
其他文献
我虽进过许多寺院,却从未叩过头、抽过签、算过命。我有我自个儿的占卜方式。碰到人生的难处,我通常是就地取材、临场发挥地测算,比如升工资、分房子、评职称时的抓阄儿。  遇见几件难事,我均以同样的方法试着占卜,既求了心理平衡,又玩了游戏,居然多半灵验,实在令人神经兮兮。去年冬天,一位好友竞选县长,我当然巴望他如愿以偿。  记得那天大雪刚过,非常寒冷。我从邮局发毕信件返回寓所,走到一家羊肉泡馍馆门口,忽然
期刊
厨师征婚  一厨师在征婚启事上这样写道:本人富有情调!感情淡了我加点盐,感情苦了我加点糖,感情麻木了我加辣椒,要求女方色、香、味俱全!  不必放心上  学生向校长反映学校食堂的饭菜特别难吃,完全不对他们的口味。  校长听后很重视,把食堂的大厨找来,批评加警告:“如果不马上改进,你就走人吧。”  大厨辩解道:“校长,您还不知道吧,他们天天在食堂里抱怨您讲的课不好,这些孩子的话,您不必放在心上。”  
期刊
两个小偷碰头  清朝末年的一个冬天,新年即将来临,大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  醉仙酒楼内,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走了个对面,相互扛了一下膀子,瘦子的手插进了胖子的口袋,胖子的手也插进了瘦子的口袋,两人相视一笑,同时伸出食指、中指做了个掏包的动作,表示都是同行,大水冲了龙王庙。  胖子悄声问道:“还没开张?”瘦子咧着嘴点了点头。胖子说:“大冷的天,咱哥儿俩喝一壶!”瘦子一拍口袋,摇摇头:“没钱啊!”胖子拉
期刊
年初,对门儿的老霍把房子卖了,买主叫阿珍和大虎,一对中年夫妇。  阿珍的性格大大咧咧的,遇事特喜欢炫耀。我老婆对阿珍的吹乎劲颇不适应,明着斗嘴显得不好,暗里转着弯跟她攀比。那天下班后,我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大门敞开着,留着纱门,好让屋子里热气散出去。老婆在厨房里热火朝天炒着菜。  没承想,对面的门被擂得山响,是大虎回来了。大虎跟我一样,平常少言寡语,这时他只知道闷声敲门。阿珍开了门,随之夸张地数落道
期刊
有对夫妻喜欢斗嘴,常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得脸红脖子粗。一天,两人又为先有男还是先有女争论起来。丈夫说先有男人后有女人,妻子说先有女人后有男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丈夫急了,就引经据典:“天地乾坤,乾为男,坤为女,可见男人在先,女人在后。”  妻子说:“常言道,阴阳相对,阴为女,阳为男,可见女人在先,男人在后。”  丈夫说:“男女老幼,你看,男在前,女在后。”  妻子说:“老婆汉子,你看,老婆前,汉子后。”
期刊
广场舞大妈最近有点得瑟,在纽约日落公园,在巴黎卢浮宫,在莫斯科红场,都有她们的身影。然而,有些人没能理解大妈的远大抱负,他们只想让自己小区里的大妈安静下来。为了这个,他们几乎用了所能想到的任何手段,甚至是放藏獒咬人,花费数十万用定向高音喇叭干扰大妈(你们追求大妈的女儿时,可不是这个嘴脸啊)。  对这个事,经济学家有话说。罗纳德·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来到了广场舞大妈中间。老头儿戴着
期刊
在一个堡子里有这么两个书生,一个姓杨,一个姓李。到京城赶考,都没考上,落第而归。  这哥俩一想:回家后跟大伙儿一说,两人一对白吃饱,谁也没考上,那脸往哪搁啊?两人就决定先不回家,在路上找个旅店住下了。  住下之后,睡觉时点灯一看,两个人脱的衣服没地方挂,旅店的墙上啥也没有,没有钉子,衣服没地方挂呀。  这两人就嘟囔:“这店真不方便,连个橛子也没有,睡觉时这衣服往哪挂啊?”  那时候啊,还没有钉子,
期刊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妻子突然提出要买项链。“你不是有项链嘛!”为了缓和气氛,我笑着努了努嘴。  “这算哪门子项链!”妻子有些生气了,随手就将项链拽了下来。  拽下来的是条假项链,尽管看上去和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当初从地摊上用十元钱买到这条假项链时,妻子也是很高兴的,立刻戴到颈上,脸部表情差不多和项链的光泽一样亮丽。直到回家重新掂量项链,妻子才问:“看不出是假的吧?”我说:“谁还能用手去掂你的项链!”妻
期刊
成功秘诀  儿子问父亲:“我明天就要挂牌开诊所了,您能不能传授一点儿成功的秘诀呢?”  父亲爽快地说:“反正我要退休了,说出来也不要紧。你在写诊断书时,字迹要尽量模糊,而在收费单上,要写得尽量清晰。”  如愿以偿  有一名男子,总认为自己在女人方面没有福气,于是就去教堂祈祷:“请上帝赐一群女人在我身边。”  可是非常不幸,他刚刚走出教堂,就被一辆车撞倒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他心想:“上帝怎么这么
期刊
美食家落齿  谭延闿在日记里写自己一口气吃了三碗削面,赞之“味胜于技,汤胜于面”。虽只区区八个字,读来却有醍醐灌顶之感。谭延闿素有“民国第一美食家”之誉,其对湘菜的创新与推动,影响巨大,绵延至今。  谭延闿喜欢吃面,喜欢吃鱼翅,一是口味使然,二也有身体原因。翻看谭延闿日记,会发现里面关于牙痛的记录不绝于目,或曰“余以齿痛,囫囵吞食”,或曰“十时睡,齿痛仍剧”。到了1929年,他的牙齿已全部脱落,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