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轻奢化”定立的机遇与前景

来源 :安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奢”是最近才出来的词,但事实上,这十几二十年都有,我的理解就是可行承担的奢侈。
  中国这20年改革开放,中国消费者消费实力飞速增加。04年以前中国加入WTO,零售和批发是开放度不高的。04年以后中国变成全球最开放的零售市场,根本不保护自己的零售产品,当然也是有好处的。04年以后,很重要的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消费者购买力强劲增长,并且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数没有历史库存没有历史包袱。另外,市场是高度开放的,供应量大增。当然最近我们看到零售市场是有一些保护的,是往回缩的。你去看国际零售品牌最黄金的时代是什么呢?04到08年之间。将近十年高速增长发展之后,这十年里面能赚大钱的一个是奢侈品,因为第一大家购买力高了,毛利高,而且奢侈品到了中国来之后发现有一个事,实际上早期是政府造成的,奢侈税有关税,后来发现这么高加价之后还有人买,政府要分一杯羹,品牌自己也分,我们出现一个中国毛利中国定位,导致奢侈品很贵。很多人口成为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人口,大众消费品需求量上来了,所以呈现一片红海。“轻奢”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基数不大,所以“轻奢”现在是蓝海不是红海。
  说到反腐,有人说奢侈品不在了,实际上奢侈品还在,没有消失,还有一些增长,只不过去海外买了。人工、租金、经营费用都快速增长,消费品行业需要较高的毛利才会持续下去。未来五年会有更多的“轻奢”品牌得到发展。为什么呢?“轻奢”首先有品质,有品质就会吸引一些冷静、理性、有消费力的消费者,第二它是比较高的毛利,付得起租。购物中心奢侈品,大部分本地开发商都是倒贴的,其实没有多少好处没有多少利润。未来五年购物中心“轻奢化”是一个趋势。
  现在有一个对手是电商,很多人都在问我电商对你有威胁吗?没有威胁。跟我有什么关系?今天全球消费品牌我们谈的是另外一个词“统和指导”,换句话,我们追求的是你在电商得到一个很好的体验,实体店得到一个很好的体验,你在我的直营店得到很好的体验,你在我的加盟店得到很好的体验,我们希望是无缝连接的。“轻奢化”购物中心首先强调消费者体验,是展现现代生活方式的购物中心,适合在_二线城市以及城市新区发展还不是我们所谓的一线城市down town。“轻奢”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随着高速公路一起发展起来的郊外的奥特赖斯,同样奥特赖斯也有“轻奢”的概念。我们这几年开了一两百个本土的奥特赖斯,硬件基本上刚刚达到那个标准,我觉得这个不能说是一个“轻奢化”的奥特赖斯。另外还有一个“轻奢化”,互联网上虚拟的电商平台。但是我们今天并没有看到有一个“轻奢化”的电商平台,有一些尝试,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轻奢化”并非是回春良药,“轻奢化”是市场无缝对接,并不是容量非常大。过去十年“轻奢”没有得到大的好的发展,我们未来五年有好的发展,再加上资本市场有一个估值,把未来预期放在里面也是非常好的回报。“轻奢”品牌较高增长性和较强付租能力是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的。我们“轻奢”的市场在未来五年里面增长五到十倍总量,我相信它也会慢慢增长起来的。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展现,属于人民币购物中心很难轻松获得资本收益,转而依赖经营式的,它付不起那么多钱请那么多奢侈品牌,贴钱我觉得要小心一点。购物中心“轻奢”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扭转乾坤的事情,购物中心已经是各方面先天有一些不足了.靠“轻奢”扭转乾坤我觉得也不现实。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搜索“新光天地”,你会找到56万个网页链接。但这家中国最知名的奢侈品购物中心如今已更名为“SKP”,预示着北京华联与台湾新光三越彻彻底底的分道扬镳。  但比分手事件更引入瞩目的则是“SKP”终于赢取了倾心已久的LV,并为此不惜把包括所有美妆柜台移至二楼,并腾退数家知名商户。至此,“SKP”尽管伫立在杂乱无章的大望路,周边环境实在称得上恶劣。但没有人怀疑,这家号称中国最豪华阵容的购物中心有继
期刊
商业地产其实就像个格斗场,各路人马携着巨大资金2015年扑向商业地产尽情厮杀。很多开发商将商业地产看作是阿里巴巴的庞大宝库,认为只要喊声“芝麻开门”,便能任意获取财富。  但当前中国商业地产的投资模式、开发模式、经营模式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此表明,商业地产行业正在步住宅市场之后也开始出现“拐点”为此,中国的商业地产也不得不经常进行变脸行动,以免蛰伏在通向财富之门的大路上。
期刊
在中国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这些年,诞生出一批如雷贯耳的超级房企,同时也诞生了一些低调内敛、专注于修炼内功、并向一线品牌规模看齐的责任房企。国企出身的北京天恒置业集团(以下简称“天恒置业)就是其中之一。  土地市场发力 十盘深耕北京  近期北京土地市场持续升温,品牌房企抢地大战已步入白热化,而从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的拿地金额和数量来看,天恒置业以金额近62亿、三幅地块的战果,成为了市场的绝对主角。  对此
期刊
新常态下中国商业地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常态,商业地产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商业需要加快创新转型适应新的形势。结合绿地商业地产的实践,谈一点我们的体会,以及在新常态下对商业地产的思考。  绿地集团商业地产实践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地产实现高速增长。经过多年发展,绿地集团的商业地产业务也获得快速发展。2014年集团的商业地产收入达到了1296
期刊
红星美凯龙有两个业务板块,一个是家居连锁。我们在全国已经开了160家红星美凯龙家居,经营面积有1600万平方米;第二个板块就是Shopping Mall,名字叫爱琴海。我们在昆明打出了爱琴海购物公园概念,这也是第一次推出“购物公园”概念,也是为了迎合未来体验式购物的拓展。  我们的家居业务,应对电子商务如何取得市场份额?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了大促!全国性的大促,我们每年12场。我们的大促并不是赤裸裸
期刊
营销与广告是在意识世界占领高点,今天产品也需要在意识世界占领高点。将营销全方位融入产品,让产品多面化占领市场。  在传统地产时代,连接客户的成本巨大。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对于广告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解就是:产品即广告,产品与广告本身不可分割。互联网时代下,玩转高端地产界的资深广告传播公司世纪瑞博告诉你,从更高维商业文明来看,产品与营销其实是一回事。  产品观系统一:品牌即品类,品牌即情感  产品=功能x
期刊
从去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国房地产正式进入拐点,从黄金时代转到白银时代。黄金时代的特征就是地价、房价增长超过我们的融资成本。所以在那个时候只要我们有地、有钱,不管好坏我们都可以挣到钱。那么在白银时代就是房价和地价的增长,可能低于我们的融资成本,这时候可能就给我们带来风险和压力。你有了钱、有了地不能迅速地变成效应,或者是有效产品,就会被你的地和钱给拖得很沉重,甚至于给你带来
期刊
实体商业是否会被电商颠覆?我们先要探讨一下究竟实体电商功能属性的维度是怎样的。在中国,目前的实体商业受冲击比较大的是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而购物中心是一个生活场所,就生活场所维度的定位,我认为它跟互联网会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颠覆的维度上,我认为基本上不存在。  未来三种实体店一定会面临最大挑战,三无店:无客户、无品牌、无服务。目前互联网去掉了很多中介的环节,但是没有一个行业会允
期刊
我们都在讲“体验”,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体验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或者是说我们要做好一个体验的项目,它的灵魂是什么?什么能够让体验的项目和事业能够可持续地,能够真正具备主题的,能够真正具备内容的,能够真正形成品牌持续地走下去,而且越走越好,能够将我们的商业也好、旅游也好、娱乐也好紧密地结合起来,提供更强大、持久的支撑。从这个方面讲,实际上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文化。  这个世界上在旅游和娱乐行业
期刊
毫无疑问,新时期,中国商业地产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国内主流商业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各有其“杀手锏”:万达以快制胜,为政府增添政绩;华润的卖点是提升城市形象;中粮则以引领时尚见长;而绿地商业独辟蹊径,用建设摩天大楼换取优质土地资源;在新常态下,这些招数是否依然会屡试不爽?  对于当前商业地产的理解可谓是“行外乐观,行内悲观。内行乐观,外行悲观”。“泡沫化”背景下的中国商业地产俨然已经是红海一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