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问题也日渐突出,这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不仅能够为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还能够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和事故处理等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执行保障。本文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和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环境保护
  一、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某项任务或某个项目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通过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顶层设计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决定性,顶层设计采用由上至下、由高端到低端的设计方法,顶层是核心理念和目标的设计者,决定了底层如何实现目标;二是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内部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内部要素均围绕核心理念和目标进行有效匹配;三是操作性,顶层设计具备简洁、明确的特点,是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其设计成果具备一定的实践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使得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促进环境监测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加强环境监测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监测系统运行体制、网络整体格局、装备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引导作用,深入研究环境监测面临的客观需求,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增强环境监测网络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环境监测机制的可行性,使其与环境管理战略发展相适应。
  二、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路径
  (一)改革环境监测体制
  环境监测应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消除条块分割管理的弊端,实施系统性管理,加大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力度。首先,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我国要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增加经济和技术性的政策,通过法律明确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国还在要《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环境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执法主体的资格,促使环境机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增强环境法的权威性。其次,实行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统一布局和管理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进行统一性监测,下级环境监测部门要及时向上级监测部门上报数据,由区域监测机构审核后对外发布。转变环境监测机构与地方政府的隶属关系,地方政府没有权利干涉环境监测活动,避免出现行政干预监测数据的情况。再次,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根据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机构采取不同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方式,积极拓展监测投入经费来源,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将其作为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补充方式。
  (二)优化环境监测网络整体格局
  我国环境监测网络要构建布局科学、功能齐全、覆盖全面的整体格局,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首先,理顺各级监测网络的关系。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可划分为国家、省、市、县级,各级环境监测网点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则进行设置,使得我国环境监测网络自上而下形成金字塔形的网络结构,减少网点的重复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是监测网设计和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对各级环境监测网建设给出指导性意见,并监督地方严格按照整体部署建设环境监测网。其次,明确环境监测网络功能。我国要建立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监测网的预测预警功能,加强对潜在环境风险的分析评估,及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如,在重点河流、湖库断面增加重金属、发挥性有机物、生物毒性等项目的监测,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有效防治。再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为提高环境监测资源的使用效率,应当构建起资源共享机制,配备便携式监测仪器,增强流动监测能力。在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站、地市级站建立装备资料库,及时掌握仪器装备配置情况,优化调整仪器装备配置结构,实现各级环境监测网的资源共享。
  (三)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为推动环境质量监督活动自上而下有序开展,必须建立起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首先,实行全国统一协调机制。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重大环境调查监测等工作内容,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应推行网络化管理,遵循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路,建立面向整个监测系统的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其次,构建长效质量监督体系。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系统中普遍存在单项目、单领域、分散型监督的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大监督方法的研究力度,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展比对监测、同步监测、质量检查、质控考核等监督活动,形成长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再次,实行质量管理评价制度,围绕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的目标需求,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形成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为改进环境监测方法,明确环境监测战略发展方向,提升環境监测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首先,合理扩大监测人员编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定期、分批、有序引进技术人才,适当降低人才队伍年龄层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其次,人才培养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结合,培养专业型人才,具体包括课题研究人才、应急事件处理人才、质量管理人才等,要求环境监测人才不仅要掌握水质采样、大气采样等基本业务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是一项关乎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起自上而下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理顺各级监测网络之间的关系,完善监测网络功能,逐步实现监测资源共享,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文鹏,汪茜.中国环境监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
  [2]李南奎.环境监测管理作用及加强管理的几点建议[J].河南科技,2013(11).
  [3]周栩羽.浅析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5).
  [4]位艳平.基于机制创新的我国环境监测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5).
其他文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往复式压缩机被广泛应用到石化、天然气行业中。往复式压缩机具有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但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其安装调试是一项重点工作,并且安装质量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正常运转,因此应严格把关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质量。本文主要介绍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探讨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要点;质量控制  往复式压缩机聚集有低噪音、高效
期刊
两权分离以后,由于投资人与企业的管理层消息层面的不对称性,管理层为了实现其自身业绩考核,或是为了上市公司所要实现的其他目标,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或是舞弊等手段来粉饰公司
52岁的徐大哥,因面红、肝脾肿大前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反复头昏、胸闷伴左下肢活动障碍多年,5年前曾被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脑梗塞,但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查血压170/100毫米汞柱;头颅CT示右基底节脑梗,左下肢无力;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显著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增多;骨髓象见骨髓各系增生极度活跃,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及其家属听到此病名,顿时感到茫然……  其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非罕
强直性脊柱炎(AS)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1].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传统非药物医疗保健方法,是应用光滑的硬物及刮痧板在人体表面特定的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的物理刺激,
期刊
公立医院属于国营形式的医院,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国家负责其财务支出与管理,常见的公立医院包括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我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中的主体就是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