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辐射医学技术培训班”成功开班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军辐射医学技术培训班”于2012年10月17日在重庆成功开班。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二、三、四军医大学、第二炮兵、海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南京、沈阳、兰州、济南军区疾病控制中心医学防护所等单位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由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协办。学会挂靠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全军辐射医学专业委员陈肖华为开班致词,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所长粟永萍副主委和兰州军区CDC医学防护所主任吴敏副主委分别主持各项培训议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程天民教授为培训班学员作了“放射复合伤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与研究”的特邀报告。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的里氏9.0级强烈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最终导致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7级的核事故.该电站隶属于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TEPCO).事故期间,TEPCO及其合同商的大量人员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应急作业.在系统设备严重损毁、环境辐射水平大幅升高等不利因素下,TEPCO如何对应急工作人员实施个人剂量控制和管理,这是应急照射管
期刊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会造成大量人员受到过量照射.核辐射在造成受照人员机体损伤的同时,还会对其造成心理和精神压力,引发一系列的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快速筛检出受到过量照射的人员,并迅速实施救治;对于没有受到照射或受轻微照射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简单药品治疗.所以,早期快速区分各类人员的辐射剂量,在核辐射事故救援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中对
期刊
近年来,随着核能的发展,核设施排放氚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氚是氢的同位素,其化学性质与氢类似.由于氢是组成生命体的最重要的核素之一,而由核设施排放的氚极易进入环境介质中,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组织,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研究表明,人体中约为60%的原子为氢原子,其中每天有5%参与人体代谢[1];氚与氢原子一起进入人体后部分可与有机分子结合形成不易代谢的有机氚,例
期刊
2012年5月23日上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成立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教授出席,并宣读北京大学医学部关于成立放射肿瘤学系的决定和第一届学系主任、副主任和教授委员会名单,任期三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宪副主任到会发表讲话祝贺学系成立,并对学系的未来发展提出要求和期望。美国杜克大学Fang-FangYin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Wo
期刊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网站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jrmp.net,过刊实现全文上网。作者投稿和查询、专家审稿请登录本网站后,通过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进行。本网站还提供最新文章介绍、学术动态、写作指导等服务。
期刊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Ⅰ -Ⅱ期)局部治疗模式已由传统的切除全乳的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转变为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或扩大切除术+术后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实施全乳放射治疗的技术,主要包括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常规切线野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词强适形放疗(IMRT).本研究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在临床治疗剂量条件下,实测患者健侧乳腺入射皮肤
期刊
1.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
目的 对正常成年人尿液中的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测量,建立一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放射性筛查的标准方法.方法 采用蒸发浓缩法对83例正常成年人尿样进行样品预处理,并使用低本底测量仪器测量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最佳实验条件为:样品量200 ml,采用硝酸盐化处理,灰化条件300℃、2h,测量时间1000 min,尿样残渣搁置24 h后再测得到的结果更稳定;正常成年人尿样中放射性水平为9.40 ~52.92
近年来,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环境中14C活度水平的监测和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14C的半衰期长(5730年),它的排放会对局部地区,甚至周围区域和全球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影响.环境样品中14C的含量很低,国外通常用直接吸附法、苯合成法以及加速器质谱法进行14C活度的分析[1-3].但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多.本研究利用液体闪烁谱仪,对核电站周围水和生物样品中的14C活度进行分析测定。
期刊
伽玛刀在近半个世纪中,已陆续有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全身伽玛刀和陀螺刀(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等产品问世[1-3].截至2012年10月,河南省已安装各类伽玛刀21台(含军队、武警医院6台),其中头部伽玛刀8台(2台已拆除),体部伽玛刀5台,全身伽玛刀8台(含6台陀螺刀).目前全国伽玛刀性能检测工作普及率不高,伽玛刀应用质量现状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解河南省伽玛刀放射防护现状,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