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模式下高校平面设计课程中对水墨元素的吸纳与应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水墨艺术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促进艺术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传承文化模式下,高等院校在开设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如何吸纳和应用水墨元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和分析水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和创新,注重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彰显出的艺术价值,这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和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在开设平面设计课程中,虽然也借鉴了传统水墨元素,但只是简单的借鉴,造成学生设计出的作品过于平常,缺乏新意,如何才能提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让他们真正掌握水墨元素的精髓,这需要平面设计教师对水墨元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墨画的现状
  (一)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很大的误区,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一种简单移植意识,让他们认为传承传统文化便是将国内传统图案直接复制到平面设计作品中。在这种教育教学理念下,学生设计的作品枯燥乏味、缺少设计感,也没有传统元素。所以,怎样才能在平面设计中传承传统图案元素,确保传统文化真正与现代平面设计相融合,这是当前平面教育教学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可以说,唯有教师在正确、合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进而加强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二)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
  长久以来,在安排平面设计课程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实践设计技术,而忽视了设计在整体思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的教师还将错误的设计教学方式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在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都会给出一个课题,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风格各异的设计草图,但在草图评判过程中,教师会先评判草图整体上是否好看,如果对设计草图不满意,学生还需要重新设计出一幅草图上交给老师。可想而知,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设计出风格各异的草图,还需要具有传统文化元素,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类事件应是在参阅过大量文献资料后,深刻领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后才能完成的。另外,平面设计教师通常都会带领学生参阅过他人作品之后,再让学生展开艺术创作。但教师忽略了在学生看到他人完整的作品后,学生很难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去设计一幅作品,也很难领悟这部作品的设计内涵,学生所设计出的作品一般都缺乏新意。
  二、在高校平面设计课程中水墨画的应用
  (一)点的虚实
  在平面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点”作为非常关键的设计语言,其应用方法为注重点大小、疏密变化。在设计中应用水墨,促使其成为一类设计语言,其点在疏密、大小的前提下发生了虚实的变动,而虚实变动是具有灵动的特征,既丰富了水墨画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我国文化的意味。具体而言,设计水墨画方法共分为两种。一是水墨点直接应用,重色部分作为底部,衬托文字主题。这种水墨点形式是原生态的,直接表现出水墨的文化韵味,因此这种水墨点方法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二是水墨点构成明显的“点缀”形式,如“日常与无常”抽象水墨展中,所出现的文字都是由浅色墨点点缀而成,“无、日、常”三个字墨点形状都是不同的,模拟水墨点在字形衬托下处于一种自然流动状态,整张海报具有较强的流动美感。虽与日常所见的水墨点有些不同,但整体上却呈现出水墨的另一种状态,对水墨点的整体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水墨构成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将基本的水墨方法传授给广大学生,也要注意在设计中恰当、科学地应用水墨性能,切实、全面地表达平面设计主题。
  (二)线的组成
  水墨中的线应与设计中的“线”具有相同的图形勾勒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也可利用水墨线排列组合,同时还可借助于毛笔在干状态和湿状态下所出现的干润、浓淡等线的变化,让设计里的“线”更具有魅力。例如,靳埭强先生在书籍封面中,其所应用的主题字母“n”的右边是应用毛笔笔触干湿而形成的水墨笔触,而左边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板,虽然笔触只是简单的一笔,但在整体视觉上,看起来是由无数条笔触而形成的,且这些笔触有明显的虚实、浓淡变化,直接体现出水墨气韵的风采和魅力。正是由于这样,在设计中,这种水墨线常被应用,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完美的水墨线设计方法。再比如,在靳埭强海报设计中,为了能体现出“儿童是整个世界的主旋律”这一主题,选用立体玩偶作为主题图形主干,而两侧则随意、自由地勾勒出一条线条,整个线条看起来虽然不工整,但却极具魅力,不但完成了玩偶形象的绘制,更让玩偶看起来像活的一样。飘逸、翻转的水墨作为封面,既能让整个封面看起来更有生机,也能在水墨线的利用下,勾勒出不同主题的形式,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水墨线很随意,其长度、形式、虚实变化等都能在主题的变动下进行相应的变动,可以表现出形式各样的文字、图形,水墨线还可在设计者的各种用笔技巧下,让设计出的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水墨线得到了灵活、多变的应用。通过上述对水墨线的实际应用,能体验到水墨线的魅力所在,在各种水墨线实现功能的前提下,结合水墨特征,最大程度上丰富水面线的应用方式。因此,在水墨线应用教育教学中,在体验和感受水墨画家技法、韵味的前提下,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临摹,真正熟练地掌握和领会水墨画绘制的技巧,从而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实现平面设计作品与水墨线的完美结合。
  (三)色彩叠合的魅力
  在平面设计中,不但包括线、点这些基本元素,其色彩也十分重要,通常都是从彩度、色相、明度三方面展开设计,很多作品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色彩色相的显著变化,而应用水墨在于巧妙、灵活地设计色彩明度,各种不同比例的水墨设计,可让整个画面产生色彩重合,既丰富了设计层次,也彰显出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因此色彩重叠已成为现代水墨画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例如,靳埭强在设计《海平面》杂志封面中,有很多使用淡墨绘制出的水墨线条,其形似海平面,在上点中点缀出红色墨点,将海平面上升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水分的充分作用下,水墨线重叠排列,墨色和长短变化不一,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淡墨,不但在色彩上和“乾卦”图形有明显的层次度关系,且两者相互重叠,海的地平线与天地相互交融的意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既达到了干练的效果,也很丰富。所以,在水墨构成平面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水墨墨色、用笔等,都是学生需要不断练习的地方,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利用水墨特色,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色彩叠合方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平面设计水平,以便设计出有新意、有水平的水墨画作品。
  三、结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下,平面设计作品开始注重将传统水墨画元素融入其中,希望可以起到点缀、丰富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水墨元素确实可以起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作用,同时还能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可见二者的结合和创新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借鉴过程中,不应是简单、盲目地拿来,应结合自身真实状况,探讨和发现现代平面设计和水墨元素的切入点,通过科学性、合理性的创新和整合,设计出有专业特色的水墨画平面作品。
  (萍乡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中译英翻译中,我们不仅要尽可能多地传播中国文化,还要站在译入语文化的角度翻译原文,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笔者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的汉译英翻译为例,详细阐述跨文化交际理论及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词语翻译概略。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及中国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国外建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汉语,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其中中译英的文化类文件翻译也日益增多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教学模式与手段也在不断优化。语文作为中学教学基础而重要的课程,是提高个人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最直接的工具,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及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又滋生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剖析现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然后分析教师职业化的现实意义。  一、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期刊
教学在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基础作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因为历史与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为发挥教学在高等师范教育中作用,笔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猛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而大量的历史与现实无不证明一个道理: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的振
期刊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翻译家中,傅东华先生(1893-1971)无疑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他不仅仅是一位译者,也是作家、教育家、批评家,还是杂志的编辑和出版者,曾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会中做出过卓越贡献。他不但翻译过大量的前苏联及欧美的文学作品,而且也翻译过许多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文学作品方面,傅东华以小说翻译见长,尤其是现实主义的小说,如Gone with the Wind的汉译版《飘
期刊
“方法”是一个用来模拟类所具有的能力,动作或者行为,一般为名词。但它也有很多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方法”一词是规矩和规则的意思。《墨子·天志中》:“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方法也指一种门径。冰心《南归》中提到:“(我)除了将一切交给上天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了。”而现在方法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方法论就是关
期刊
古希腊文学是后世东西方文学的发源地,特别是古希腊神话,就像一根魔法棒,在中西作者的挥动下变成一篇篇令人称奇的故事。本文主要论述古希腊神话中父与子的关系以及对后世中西方文学创作的影响,具体来说是父与子的冲突的原型对后世东西方文学的影响。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父与子”  希腊神话中克罗诺斯取代了父亲乌拉诺斯,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取代;《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之父拉厄耳忒斯是住在乡下的,在与奥德修斯阔别
期刊
翻译研究的一般途径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系统功能理论是语言学理论中的主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翻译研究也同样可以从系统功能理论中吸收养分,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和预测方式。本文拟通过对《大钱饺子》及其英译文进行语篇分析和翻译质量评估,以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叙事散文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翻译是一种基于语言的活
期刊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春雨物语》中《海贼》篇里对《续万叶集》(即后来的《古今和歌集》)的题目、假名序中的“言の葉”两处(后简称评论①②)论述来分析上田秋成的王朝思想。笔者认为,晚年的上田秋成通过对和歌的看法,委婉地表达了其对王朝的批判态度。  《春雨物语》是上田秋成在去世之前一直不断修改10年的小说集,由基于日本社会和历史的十篇短篇小说构成,可以说是上田秋成人生最后一部苦心之作,有非常高的
期刊
在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实际中,能有效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课程中,我们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模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重点培育学生理想人格、完善道德品质、提升政治素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2012年以来,对当前的大学教学改革、对大学学生学习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大规模
期刊
旅游文化产品是指在旅游中包含的有关旅游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这其中既有关于旅游地的文化传统的无形产品,也包括一些特产和其他形式的有形商品。插画艺术的运用极其广泛,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宣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了解滁州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后,针对其优势和劣势,提出插画在各种旅游产品中的应用、发展和趋势,以插画做宣传,旅游产品也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滁州旅游文化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