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有效提取物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人参皂苷在脑缺血保护方面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脑缺血 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743.3; 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3-0069-04
  ABSTRACT Ginsenosid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extracts of ginseng.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 activities of ginsenoside against the protec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ginsenoside.
  KEY WORDS ginsenoside; cerebral ischemia; pharmacologic activity
  中药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经中医临床验证表明人参的主要功效包括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等。经常被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脾虚食少、惊悸失眠、心力衰竭等临床病变,被称作“百药之王”。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人参皂苷为主要药效成分[1]。多年来学者对人参皂苷及其单体药理作用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它对脑缺血保护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将有关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人参皂苷提供参考。
  抗神经细胞的凋亡
  缺血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凋亡主要位于半暗区,坏死发生于缺血中心区,抑制半暗区向缺血中心区的发展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2]。
  有研究表明NO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两种作用,其在微循环保护及受损后微循环重建中起积极作用,但在神经细胞的损伤中起很大的破坏作用,在脑缺血期间及再灌注早期,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导致依赖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Ca2+通道过度激活,加上其他原因引起Ca2+大量内流,进而激活依赖于Ca2+钙调蛋白的NO合成酶,合成过量的NO,导致脑部易受损区域神经元的坏死[3]。朱陵群等[4]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从而减少NO的产生,最终拮抗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邹晓莉等[5]认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上调eNOS(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发挥作用。
  凋亡相关因子如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9(caspase-9)磷酸化,可促进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6]。因此选用caspase-3抑制剂,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后神经元的凋亡,刘霞等[7]认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而产生抗细胞凋亡的脑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效果好。樊兴娟等[8]实验结果表明20 mg/kg剂量的人参皂苷单体Rb1、Rb3、Rg1,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促凋亡蛋白-活化的caspase-3,从而发挥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再灌注的大鼠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中以Rb3作用最为明显。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着细胞凋亡,其中c-jun N末端激酶(JNK)激活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ERK l-2)激活主要促使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9]。ERK 1-2和JNK是MAPK家族的重要成员,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10-11]。王巧云等[12]建立脑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模型,证明人参皂苷Rg1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下调p-JNK的水平、上调p-ERK的水平从而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
  自由基脂质过氧化
  氧化应激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3]。脑缺血时自由基的产生与Ca2+超载互为因果:脑缺血产生的自由基促进Ca2+内流乃至超载,Ca2+激活蛋白水解酶使黄嘌吟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同时促进ATP的降解而生成大量次黄嘌呤,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大量自由基。因此通过抑制Ca2+超载,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脑能量代谢,是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14]。Liu等[15]对3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以便进一步研究人参皂苷的有效性,试验证明,人参皂甙抗缺血性脑损伤是通过拮抗Ca2+通道上的受体,抑制Ca2+超载,发挥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而不是影响Ca2+通道的电压依赖性而发挥作用。胡瑜等[16]通过测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来观察了人参皂苷Rb3对线粒体自由基氧化损伤的影响,发现人参皂苷Rb3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丙二醛含量、升高SOD活性,表明它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改善线粒体氧化还原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有关。但是它是通过抑制Ca2+超载还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发挥其改善脑线粒体能量代谢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吴艳萍等[17]通过观察H2O2作为自由基的供体引发脂质过氧化过程,在离体条件下加入人参总皂甙,通过LDL(乳酸脱氢酶)和MTT值的检测,观察人参总皂甙对外源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人参总皂甙能明显降低外源性自由基对神经元损伤程度并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其机理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膜损伤有关。   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巢蛋白(neuroepithelial stem protein,nestin)是一种中间丝蛋白,在未分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是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抗原,海马内nestin阳性胶质细胞在全脑缺血后高表达,它是脑缺血后胶质细胞增生的重要敏感性分子标志物之一[18]。崔荣太等[19]通过对nestin阳性检测,发现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分化期,人参皂甙Rg1使表达nestin抗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半乳糖苷酶(galactosidase,GalC)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说明人参皂苷Rg1能够促进大脑皮质NSC的分化。但有关人参皂苷Rg1促进NSC分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其增加DNA合成和促进有丝分裂的作用有关。而石永江等[20]通过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b1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sVZa NSCs)谷氨酸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证明其机制可能与STAT3表达增加有关。余录等[21]的研究更进一步发现,脑缺血后JAK2/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而IL-6、活性氧是选择性激活JAK2/STAT1、STAT3的细胞因子。人参皂甙Rb1正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JAK2/STAT3信号途径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谷氨酸是通过受体发挥作用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过量的谷氨酸有神经性兴奋毒作用[22]。目前认为缺血性脑损伤中谷氨酸毒性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因为脑缺血时ATP合成不足导致谷氨酸的再摄取发生障碍,缺血区周围谷氨酸大量积聚,刺激谷氨酸相关受体,导致Na+、Ca2+内流,引起细胞急性渗透性肿胀,并造成细胞内钙超载,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最终引起神经元损伤[23]。暴露于高浓度谷氨酸情况下,胱氨酸摄取被抑制,致使胞内抗氧化物质合成减少,自由基增加并攻击脂质,使脂质发生过氧化,其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积聚,抗氧化产物SOD减少,导致细胞死亡[24]。沈洪妹等[25]利用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发现人参皂苷Rb3对谷氨酸所导致的细胞活力的下降、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证明人参皂苷Rb3抗脑缺血缺氧作用可通过抵抗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来实现。薛箭飞等[26]认为人参皂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释放而完成的,而突触蛋白磷酸化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关键作用。作者实验首先证明了人参皂苷Rb1促进递质释放的机制与其上调突触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而用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抑制剂H89对细胞进行预处理、阻断PKA的活性后这种上调作用被抑制,由此表明人参皂苷调控递质释放的机制很可能是通过PKA途径而完成。而人参皂苷Rg1尽管能调控递质释放,但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方法均证明人参皂苷无法诱导突触蛋白磷酸化,表明人参皂苷Rg1调控递质释放则可能与PKA途径及突触蛋白磷酸化水平无关。这种差异可能与两者化学结构的不同有关。
  综上所述,人参皂苷能够通过抗神经细胞的凋亡,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改善缺血损伤部位的细胞微环境,对缺血性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为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缺血性脑病药物。如今,人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还在不断的探索中,随着人们不断的发掘,人参药理作用从以前的水煎液药理作用转变为现在的单体成分药理作用,人参有效成分的各种单体制剂将不断研制出来,这必将推动中药走向世界市场,并将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杨武韬. 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 33-34.
  颜天华, 袁伯俊. 脑缺血后神经元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 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 6(2): 67-70.
  张敏, 张辉. 七叶皂甙钠对脑缺血和再灌注时大鼠脑组织NO代谢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 39(3): 294-296.
  朱陵群, 范吉平, 黄啟福, 等. 人参皂苷Rb1对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 17(12): 1229-1231.
  邹晓莉, 杜继卫, 梁佳, 等.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iNOS和eNOS表达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2, 52(13): 44-45.
  韩彩萍. PI3K /AKT信号通路与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33(1): 88-91.
  刘霞, 包翠芬, 梁佳, 等. 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0, 19(1): 89-92.
  樊兴娟, 柯开富, 姜正林. 人参皂苷单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29): 2071-2074.
  周丽, 胡富勇, 徐新云. MAPK信号调节通路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10): 2655-2657.
  Kim BJ, Ryu SW, Song BJ.JNK and p38 kinase media phosphorylation of Bax leads to its activation and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and to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ma HepG2 cells[J]. J Biol Chem, 2006, 281(30): 21256-21265.   Jung JY, Yoo CI, Kim HT, et al. Role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in troglitazone induced osteoblastic cell death[J]. Toxicology, 2007, 234(1-2): 73-82.
  王巧云, 刘凤, 吴峰阶, 等.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p-ERK 1/2与p-J N K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2): 229-234.
  Rodrigo J, Fernández AP, Serrano J, et al. The role of free radicals in cerebral hypoxia and ischemia[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5, 39(1): 26-50.
  李桂生, 田京伟, 傅风华, 等. 人参皂昔Rb3对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5(7): 518-521.
  Liu X, Wang L, Wen A. Ginsenoside-Rd improves outcome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 Eur J Neurol, 2012, 19(6): 855–863.
  胡瑜, 陈浩凡, 臧林泉, 等. 人参皂苷Rb3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东药学院院报, 2008, 24(5): 590-593.
  吴艳萍, 吴芹, 陆远富, 等. 人参总皂甙对H2O2所致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3, 26(4): 325-329.
  顾怀宇, 张怀波, 姚志彬. Nestin蛋白作为一过性全脑缺血大鼠海马损伤早期敏感性标志物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3(8): 491-494.
  崔荣太, 蒲传强, 刘沽晓, 等.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2): 109-111.
  石永江, 罗雪, 王永红, 等. 人参皂甙Rg1和Rb1对培养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TAT3表达的关系[J]. 国际脑血管病志, 2007, 15(3): 172-176.
  余录, 胡光强, 陈碧琼, 等. 人参皂苷R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3, 42(17): 1932-1934.
  咸云淑, 熊文, 程刚. 人参皂甙对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 7(2): 132-134.
  陆海芬, 陈兆耀. 人参皂苷Rb1对谷氨酸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8): 3467-3470.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08.107.
  Li N, Liu B, Dluzen DE,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2 against glutamate-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PC12 cells[J]. J Ethnopharmacol, 2007, 111(3): 458-463.
  沈洪妹, 姜正林, 顾晓松. 人参皂甙Rb3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 22(1): 31-34.
  薛箭飞, 胡金凤, 刘治军, 等. 人参皂苷Rg1和Rb1促进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的作用机制[J]. 药学学报, 2006, 41(12): 1141-1145.
  (收稿日期:2014-1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Ⅰ和观察组Ⅱ各5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1 μg/ml、观察组Ⅰ采用盐酸氢吗啡酮0.04 mg/ml,观察组Ⅱ采用盐酸氢吗啡酮0.08 mg/ml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总量50 ml,并加入昂丹司琼8 mg。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4 h 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各时间点 Ra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TEMI介入治疗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8,PCI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术)和对照组(n=64,PCI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1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n
期刊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文诚路805号,属于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面积34.1 km2,服务常住人口15.031 9万。中心以争创示范为抓手,注重中心文化建设。2011年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上海中医药示范社区。中心每年在松江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终考核中名列第一,完成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2项、松江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2项。  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预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宫颈门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结果异常(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者289例,随机分为HPV组(行HPV检测,n=103)、阴道镜组(行阴道镜检查,n=94)、联合组(行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n=92)。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病理检测,比较3种
期刊
2015年12月,FDA批出1个新生物制品和4个新分子实体药品,分别为治疗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药物Kanuma(sebelipase alfa)、抗癌药物Alecensa(艾乐替尼)、肌松拮抗剂Bridion(舒更葡糖)、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Uptravi(selexipag)和治疗痛风药物Zurampic(lesinurad)。  1 Kanuma(sebelipase alfa)  Kanum
期刊
在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有这样一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很多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知晓无数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他进入居民的家中就如同进入自己家里,他把病患当成自己的家人,他就是感动上海十大年度人物、2013年度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严正。  中心始建于1946年,阿管辖范围为7.88 km2,担负着辖区内居民、包括外来人员(近15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 00
期刊
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地处黄浦区老城厢,下设2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核定床位352张。中心组建有4支全科服务团队,全面覆盖辖区1.19 km2内的19个居委,共同为6.1万常住人口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服务。  作为一家连续八届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医疗机构,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为上,社区为家,诚信为民”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社
期刊
近期,博客上一篇关于“临床药师——21世纪最大的骗局” 的博文,在临床药师的行业乃至医药界都掀起一石千浪的反响。有支持者说,此文实在是哗众取宠,临床药师行业是值得热爱的事业,就算是个“骗局”也甘心“被骗”。也有反对者说,此文“于我心有戚戚焉”道出了一些敢想不敢言,文章不无道理。经此一“战”,不少临床药师似乎也在彷徨,也让我们的视线更加聚焦临床药学在我国的发展,他们有着怎样作用和地位。为此,本刊专访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干预组39例进行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结果:干预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短期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是社区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上门回访 再入院 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562.2
期刊
韩国一项队列研究数据显示,反映肝功能的肝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变化和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并与糖尿病风险有一定关联,该研究在线发表于今年3月28日《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研究纳入接受3个周期健康检查的9 393名半导体工人(平均年龄32岁,88.9%为男性)。所有受试者均无病毒性肝炎、肝脏疾病、肝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