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联合低浓度5-氟尿嘧啶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能否通过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和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的方法 增加手术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方法 83例患者共166个耳郭瘢痕疙瘩,其中79个位于耳轮部,87个位于耳垂部,平均病史2.9年.77例(92.8%)因穿耳孔引起.首先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并尽量恢复耳郭正常形态.术后3~4周开始于术后瘢痕部局部注射低浓度5-Fu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1次/4周.若瘢痕稳定无复发,逐渐过渡到2~3个月注射药物1次,并逐渐降低药物浓度.以耳郭外形恢复正常、停止药物注射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为痊愈,耳郭外形轻度畸形或术后时间超过6个月、瘢痕疙瘩未复发但尚不能停止药物注射治疗为有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83例患者术后维持治疗期为2~26个月(平均7个月),停药随访期为0~49个月(平均9个月).痊愈39例(47.0%),有效44例(53.0%),总有效率为100%.77例(92.7%)患者耳郭外形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手术联合低浓度5-Fu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是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

其他文献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考试方式基本上采用笔试,基本上考理论知识,对实践知识难以考察.这种考试方式易促使学生读死书,死记硬背以求取得高分,而忽略对实践能力的追求,成为"高分低能"的学生.大学招生的统考就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因而我国的中学教育常被认为是"应试教育"而受到批评。
期刊
大部分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仅能进行姑息治疗,致使生存时间很短.如果临床上能早期诊断肺癌,将会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期.肺癌发现较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缺乏对于高危人群的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原位癌微侵犯的早期肿瘤,治愈的可能性近100%,如果能更多地发现早期肺癌,无疑会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此,需要发展新的诊断方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期刊
目的 探讨沉默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及细胞因子信号负调控因子-3(SOCS3)后对白细胞介素(IL)-12及IL-4诱导的辅助性T(Tn)淋巴细胞分化中的影响以及对于Th1及Th2细胞亚群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IL-12和IL-4分别诱导初始Th细胞(Th0细胞)分化为Th1或Th2细胞;通过RNA干扰技术分别沉默ThO,Th1和Th2细胞中的STAT4和SOCS3的表达,然
目的 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出血性脑卒中(HSP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7例HSPP的发病时间、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P在妊娠早期无发病,妊娠中期发病3例,妊娠晚期发病2例,产褥期发病2例.病因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AVM)破裂的4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期3例、产褥期1例.2例患者在妊娠前已经确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属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IBD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43岁,因上腹痛伴发热1个月,加重2 d于2003年9月24日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阵发性,向后背部放射,伴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给氧氟沙星、甲硝唑等静脉滴注,症状无好转,体重下降10 kg。
期刊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伴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罕见[1],国内很少报道[2].国内尚未见有过报道NF1伴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我院2007年曾收治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因发现颅骨缺损3年来诊.患者2002年无意间自己发现头颅枕部骨骼缺损,大小4~5 cm,无头痛、发热等不适,否认颅骨及其他部位骨骼疼痛,外院CT示枕骨骨质缺损,边界清楚,于脑外科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组织及少量破碎骨组织,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及大量薄壁血管和淋巴管"(图1,2)。
期刊
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评价MSC移植对大鼠心梗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MSC受照射后继续培养,检测增殖能力;5-氮胞苷(5-asa)诱导分化,检测C-心肌肌钙蛋白重链(C-TNT)、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建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并行照射和非照射MSC移植,术后4周检测心脏大小和功能变化、并比较微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 4 Gy组细
目的 观察高原大鼠模型脑组织Rho激酶(ROCK)活性的变化,观察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关系,探讨ROCK活性变化在高原脑水肿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HC)、高原组(HA)及法舒地尔干预组(Fasudil);建市高原大鼠模型;法舒地尔干预组在建模前给予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30 mg/kg.造模24 h后迅速断头取前脑,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