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鼠中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机制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鼠脑血管生成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表达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3日龄Sprague-Dawley仔鼠,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组、缺血缺氧+EPO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拮抗剂组、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假手术组仔鼠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缺血缺氧组仔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 h。缺血缺氧+EPO组、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结扎后4 h腹腔内给予rh-EPO 5 U/g。缺血缺氧+EPOR拮抗剂组、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结扎后脑室内给予EPOR拮抗剂5 μl,其余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分组处理完成后60和90 min脑组织中EPOR和磷酸化EPOR(phosphorylated-EPOR,p-EPOR)、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磷酸化ERK(phosphorylated-ERK,p-ERK)及分组处理完成后2、4 d脑组织中的VEGFR2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 

结果

分组处理完成后60和90 min,仔鼠脑组织EPOR蛋白表达在假手术组呈较低水平(分别为1.095±0.182和0.751±0.136);在缺血缺氧组(1.717±0.206和1.416±0.242)、缺血缺氧+EPO组(2.557±0.222和2.111±0.159)和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1.547±0.170和1.452±0.250)表达增加,高于假手术组;在缺血缺氧+EPO组高于缺血缺氧组和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在缺血缺氧+EPOR拮抗剂组(1.088±0.160和1.020±0.174)低于缺血缺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154和20.265,P值均<0.05)。p-EPOR和p-ERK,以及分组处理完成后2和4 d VEGFR2在各组的表达差异与EPOR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分组处理完成后4 d,VEGFR2表达在缺血缺氧+EPO+EPOR拮抗剂组低于缺血缺氧组(1.053±0.118与1.439±0.074,F=54.248,P<0.05)。分组处理完成后60和90 min,各组仔鼠脑组织ERK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17和0.734,P值均>0.05)。 

结论

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鼠,EPO与EPOR作用后影响下游ERK信号通路,增加脑组织VEGFR2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对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2017年间50例胰腺癌患者,均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PTV、CTV、GTV的处方剂量分别为50、60、70 Gy分15~20次,5次/周,共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3个月采用QLQ-C30和QLQ-PAN2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放疗前后和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共纳入50例胰腺癌患
放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所致肺损伤也制约生存质量和疗效;如何提高疗效又减少损伤是必须面临的挑战。然而,根据经验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更好的减少胸部肿瘤放疗肺损伤。首先较全面了解病情和合并症,以及放化疗协同损伤的影响来制定个体化方案。把掌握或精通的诊断技能和肿瘤生物学特性、以及肿瘤扩散和转移复发和淋巴引流规律等用于治疗靶区的制定中,以每1 mm必争来减少不必要照射。制定和评价放疗计划时,要了解肺和
目的分析颅外寡转移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2013-2016年不同肿瘤来源及转移部位的164例接受IMRT的颅外寡转移患者纳入研究,观察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LC)、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3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CR+PR)为78.7%,近期疗效主要与原发肿瘤T分期有关(P=0.004)。截至最后1次随访,全组患者1、2、3
期刊
目的分析比较含有金属植入物的12-bit和16-bit CT图像应用不同算法下剂量的差异。方法将钛合金棒插入模体中,CT下进行扫描,重建图像得到12-bit和16-bit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到Monaco计划系统,设计一个0°的单野,分别用PB算法,CC算法和MC算法计算剂量分布;扩展CT-ED曲线,重新计算剂量。使用Matlab 8.3数据处理软件获取沿射野方向通过金属植入物中心点的深度剂量曲线,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VDBP)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规律产前检查,孕20~35周因先兆早产(或先兆晚期流产)收入院的单胎妊娠孕妇92例。入院时留取宫颈阴道分泌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