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评估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分)患者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验证临床-影像学多模式评估方法筛选高危患者的效能。方法 227例轻型卒中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静脉溶栓与不同结局指标的相关性,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多模式评估方法对不良预后[改良Rankin评分(mRS)2~6分]的预测能力,并根据最佳截断值设定亚组,进行不同亚组疗效异质性分析,以评价多模式评估手段筛选高危患者的效能。结果 轻型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90 d良好预后率(OR=3.302,95%CI 1.488~7.326,P=0.003)和7 d显著改善率(OR=2.566,95%CI 1.287~5.118,P=0.007);而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颅内出血转化风险及90 d卒中复发率的影响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溶栓组相比,脑卒中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9.448,95%CI 1.129~79.035,P=0.038)、基线ABCD2评分≥5分(OR=2.664,95%CI 1.150~6.168,P=0.022)的轻型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结论 再次证实了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指出ABCD2评分≥5分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轻型卒中患者更应考虑静脉溶栓治疗,进而突出了多模式评估对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网络音频节目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红色经典节目朗读语体表达。本文的“朗读语体”特指以文本为依托,结合红色经典故事的历史背景,创作中呈现的,无论是人物、故事情节或主题思想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红色基因特征的革命传统故事,其音声形式积极向上,脱胎于史料,带有部分书面语特征的有声语言音声化的表达形态。它具有革命性、时代性、故事性、教育性和可接受性。“讲好红色故事”是党的十九大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
学位
MXene是一类新型二维材料系列,碳化钛(Ti3C2Tx)是MXene中被研究的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因其优秀的电学、光学等性质备受关注。然而碳化钛的热输运性质,尤其是导热各向异性以及界面传热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研究。针对碳化钛薄膜在热测量研究中存在的尺度效应显著等特点,本文依照一维热测量方法搭建了针对薄膜的瞬态电热实验平台,研究独立碳化钛薄膜的面内导热。瞬态电热法是一种借助阶跃电流在薄膜平面内加热
学位
情感贯穿艺术始终,表演艺术更是如此,情感是表演创作的灵魂,在表演创作中演员想要成功塑造符合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必须做到与角色的身、心、神合一,将自己的身体注入角色的“魂”。能够呈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这是对演员的最高要求。作为演员需要不断的对走进角色内心、掌握角色情感的方法进行探索。要真切的感受到人物的真情实感,才能以“他的情境”生活在戏中,那么就必须对人物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验,在
学位
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等政策的实施为中国乡村发展带来契机,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些都为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契机。本文从“直接电影”的拍摄理念出发,对乡村题材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探索。纪录片《回望乡土》是以“直接电影”的理念进行拍摄的一部走回乡村、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纪录片,影片遵循“直接电影”不介入的创作原则,运用恰当拍摄手法与视听手段,客观、真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飞速的发展,自媒体视频成为大众新的娱乐方式,在众多类型化视频当中以探店为主题的视频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青睐。而随着自媒体发展及网络规范,对自媒体节目品质、网络节目主持人溶媒诉求逐渐提高,探店类视频如何在发挥信息娱乐功能的同时,规范传播内容,承担传播主体责任,培养大众审美情趣成为了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专业理论及传播学知识,以笔者毕业作品《粤吃粤有味》节目的创作过程、专业实践为依
学位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非遗”文化成为了热门题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类专题节目应运而生。而主持人作为非遗类专题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明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功能、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才能使主持人能更好地在节目中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文章以《非遗拾影——白山黑水二人转》这一节目为例对非遗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整理出非遗类专题节目主持人在
学位
表演艺术,是一门创作的艺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从“心象”到“形象”的转化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建构生动立体的角色“心象”,演员能够在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因此,如何活灵活现地生活在戏剧舞台上是每一位演员值得去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毕业汇报演出《烟熏橡木》,埃尔西的角色塑造为例,结合表演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相关书籍及文献,以期寻找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剧目的排演过
学位
作为演员创造角色的重要表演技法之一,“情绪记忆”这一心理技术既是体验派演员贯彻其核心审美观“体验”的基础,也是帮助其呈现真实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系统地将“情绪记忆”贯穿在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中,不仅能加强演员的自我觉察、自我开掘和自我释放,更能帮助演员有机地体验角色,最后鲜活地呈现角色。本文以话剧《结婚》中的小女婿远井正吉的创作实践为例,简要梳理了“情绪记忆”这一表演技法的源头与发展,用案头工作确定
学位
目的 建立尿液中25种多溴联苯醚及替代溴化阻燃剂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法。方法 尿样经盐酸水解后,用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溶液(1+1)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正己烷洗脱。以程序升温进样口进样,DB-5HT色谱柱(15 m×0.25 mm,0.10μ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0.05~10 ng/ml(其中,BDE 206和BDE 209为0.5~100 ng/m
期刊
中外戏剧经由几百年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戏剧文学创作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样态。剧作家在宝贵的剧作经验基础上,不断对戏剧文本进行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壮大着戏剧舞台,而“戏中戏”作为一种戏剧创作方法并不鲜见,因其丰富文本,双重叙事的独特功用被广大创作者所热衷。话剧《也说紫钗》大篇幅运用“戏中戏”尤其是在剧中直接借用粤剧《紫钗记》作为结构情节的方式,创制出年轻气质与古典爱情结合的现代诗意故事图景。剧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