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右心室电刺激致颤建立家兔心脏骤停模型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稳定的家兔电刺激致颤心脏骤停( CA)后脑复苏模型。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采用体表胸壁及心内膜下交流电诱发室颤的方法制作CA模型,CA 4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CPR)。记录手术操作时间(TOP)、自主循环恢复时间(TROSC)、恢复率,除颤、肾上腺素次数,24 h、72 h存活率以及进行72 h大脑皮质凋亡细胞检测。另取10只兔为对照组,只进行致颤前手术操作。结果①20只家兔全部诱发CA成功,室颤发生率为100%。自主循环恢复率为80%;24 h、72 h存活率为50%、30%;除颤和肾上腺素次数为1.20±0.89、1.60±0.75;TOP和TROSC分别为(79±25)min、(268±33)s。②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升高,ROSC 72 h略有回降,但仍高于造模前(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ROSC后72 h大脑皮质区出现了较多神经细胞的凋亡(P<0.05)。④神经功能评分(NDS)在复苏后3 h时最低,以后渐趋好转。结论该模型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复苏成功率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心肺脑复苏研究模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In part 1 of this articl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ing findings of Takayasu arteritis (also known as aortitis syndrome)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part 2, t
期刊
目的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分别加入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病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率、APACHEⅡ评分、SOFA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