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的学法指导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334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很多学生对学好这门课有畏难情绪。本文针对这一情形,提出了一些学好化学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关键词:中学;化学;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其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依托,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指导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因为课本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源泉。学生只有读懂,读好化学课本,才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化学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初三学生初学化学,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化学名词、术语,尽快掌握化学用语,强调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指出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现象的本质属性,是学习的关键。
  阅读可安排在课前、课内和课后,这要视阅读的目的和内容而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抓好课前阅读、课上阅读和课后阅读三个环节。
  (一)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是在前一节课时告诉学生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自学阅读,做阅读笔记。阅读前教师可用纲要式或问答式或列表式提出阅读提纲引导学生粗读教材。粗读时必须明确课题内容,并分清课题内容的主体类别属于哪一类。
  (二)课内精读
  多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某部分内容。教师重点抓好课内阅读指导。课堂上的精读很重要。学生必须重点阅读课本的重要概念、原理和定律,才能掌握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对关键的字和词要注意标记和理解。
  (三)课后阅读
  课后要指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课堂上听课与讨论的情况,反复阅读重、难点内容,既要读懂新内容,又要联系旧知识,新旧结合,加强联系。同时整理好笔记,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
  二、指导学生听课和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完善课本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课本知识、结论准确地灌输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重要学习方法。这种单一接受性学习方法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层层设疑,巧妙地引导、调动学生听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要求学生听课时尤其要听清楚老师对每节课内容的学法交待以及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和补充,听清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及解题技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问题的发现及思考,使问题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并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必然会高度集中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久而久之便会大大提高其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氢气的还原性”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装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氢气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还是先停止加热?若操作错误会引起什么后果?这样通过听、观、思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许多概念、定律、原理以及物质的变化等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及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以验证、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另外观察是思维的先行,观察的目的在于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为思维提供充足的材料,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经过抽象思维,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加深对所学过知识的理解。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应表现出目的性、选择性、整体性、精确性及客觀性等优良品质。
  四、指导学生练习,增养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智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解题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过程。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做好如下几点:
  (1)精选习题。通过解题对学过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但题量不宜过大,不能搞“题海战术”,否则会增加学生负担。
  (2)认真审题。审趣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训练学生在审题时做到认真细致,全面深刻。
  (3)认真分析题意。善于联想。学会从条件到问题,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正确运用等,善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联想,找出知识之问的联结点。
  (4)反思解题过程。有的学生平时做题不少,但考试时常出现解题差错或失误,这与他们平时解题后缺少必要的反省思维有一定关系。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真正给予学生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设计,操作实验,指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器材自制实验用具,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对学生在练习和解题时运用的不同方法和技巧要给予肯定。在习题解答中,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理念(一)激发学生善良的情感,热爱和平和生命本节课选用了《一个华沙幸存者》和《松花江上》这两首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善
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不断的科技进步,产能提高,煤矿机电工作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就体现出来了.机电安全管理在现代化煤矿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好多地方煤矿的
期刊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消耗石油约5.56亿吨,到203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耗国;并且中国早已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因此未来中国的发展,能源的问题将是首要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湖州市要围绕建设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目标,按照“深化改革再攻坚、创新发展促转型、优化人居重提升、改善民生增和谐、合力共建结硕果”的要求,重点抓好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品
机电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机械设备与电子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系统,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传感测控技术相结合,对各个功能单元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通过高质量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使用硝酸-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溶液,将环境气体中的砷化氢吸收,反应生成砷酸。应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的砷元素,计算后可得到环境气体中的砷化氢含量。经过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