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改造提升探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l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尤溪县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分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林分类型,对相应区域的地块提出了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设计方案和改造技术措施。
  关键词: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设计;改造措施;尤溪县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09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溪县林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县域内的“青山绿水”。随着人民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了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获得娱乐和休闲,缓解紧张工作的心情,调整生活节奏,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对林业发展的要求也从过去的“青山绿水”造林绿化提升到“森林景观”。为此,尤溪县城区周围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也就成为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的重要工作。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范围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8.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1]。县城区的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涉及到总面积为59.33hm2,其中解放桥后山2.87hm2、水东电站后山2.80hm2、水南文山27.47hm2、林场音坑口15.53hm2、一中后山4.33hm2、文山6.33hm2。
  2.2 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现状 一重山内主要以中林龄林分为主,以及部分受自然风灾、雪灾、火灾残次疏林地、林中空地、林缘空地、以及建设文山道路时留下的堆土坡和护坡水泥墙面。树种以马尾松纯林为主,部分杉木、木荷及少量的黄山栾树、桂花树、香樟、梅花、紫叶李等,马尾松面积、蓄积均占主导,林分林相单一,生态景观单调、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的韵律感,林分结构不稳定性,生态防护效益差(表1)。从风景林的可持续发展和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方面考虑,针叶林面积为主的整体群落稳定性和景观效应、物种多样性等仍存在诸多不足,这是制约针阔混交林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森林生态景观提升改造的设计方案
  3.1 指导思想 以“身边增绿,眼前增亮”为重点,加快造林力度,推进绿化、彩化、生态化,提升森林效能实现,生态优美,构建“城-林-水”相依相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山区城镇[2]。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生态产品的需求。
  3.2 设计原则
  3.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坚持生态化、乡土化,保护原始森林植被群落,根据立地条件和景观绿化改造要求,尽可能以本地树种为主,谨慎引入外来树种。乡土树种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当地地理环境,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因而应该为优先选择树种。外来树种经过驯化后,可作为绿化点缀。
  3.2.2 以乔木为主,小乔木为辅 坚持造林针叶树补植阔叶树,乔、灌、草、藤相结合的原则,城区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林区,不论从森林经营的角度,还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后,都应保持森林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3.2.3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相结合 选择抗性强、季相、色相突出的树种,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开发具有形、姿、色等观赏特性的树种,应用观花、观形、观叶树种,构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灿烂多姿的色彩,实现树种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统一[3]。
  3.2.4 “造、改、补、封”结合 通过4种方式结合,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相,整体优化提升森林和景观质量。对受风灾、雪灾、火灾残次疏林地进行采伐更新造林;对因立地条件差、树种不适合而形成的小老头木、病害木、枯死木进行局部采伐;对现有林木分布不均匀,林中林缘空地较多的,进行局部补植;对现有林木为单层马尾松纯林且局部郁闭度较大,伐除部分林木后,并适当补植一些具观赏价值树种,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补植造林完成后,根据所有改造地块的位置、面积与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封育管护。
  3.3 造林绿化技术方案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立地条件,常绿基调树种以木荷为主,彩叶树种以枫香、红叶石楠为主,大叶桉、四季桂等为辅。以常绿树种为基调,片状点缀彩叶树种,形成错落有致,互相渗透的复合季相林景观,达到“四季常青、色彩艷丽”的景观效果。
  3.3.1 近城周围森林生态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技术
  3.3.1.1 解放桥后山区块 本林地森林生态景观改造绿化以增加绿量为景观立意。对生长衰败的苗木以均匀补植常绿阔叶树,在黄山栾树中套种大叶女贞,株行距为4.6m×2.9m,种植苗木以2年生苗木为主,以地径≥1.0cm,苗高≥1.5m,冠幅≥30cm的大叶女贞土球苗与原有黄山栾树等行间、株间混交(表1)。苗木必须保留顶芽、不能截干,保持顶端生长优势。
  3.3.1.2 水东电站后山区块 本林地森林生态景观改造绿化以香化和立体效果为景观立意。以块状补植常绿阔叶树,下部0.93hm2在紫叶李和香樟中套种四季桂,种植苗木株行距为2.9m×2.9m,种植四季桂,以地径≥3.0cm,苗高≥2m,冠幅≥50cm的土球苗与原有紫叶李等行间、株间混交。上部1.87hm2在紫叶李中套种大叶女贞,株行距为2.9m×2.9m,种植苗木以2年生苗木为主,以地径≥1.0cm,苗高≥1.5m,冠幅≥30cm的大叶女贞土球苗与原有紫叶李等行间、株间混交(表1)。苗木必须保留顶芽、不能截干,保持顶端生长优势。
  3.3.1.3 水南文山区块 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主题为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在森林生态景观提升中,以深根性的常绿阔叶树为主,满足生态防护的需求。以小班为单位,种植木荷纯林,种植乔木配置为:胸径≥3cm,苗高≥2.0m,冠幅≥50cm的木荷与现有马尾松行间、株间混交,木荷种植的株行距为2.9m×2.9m,苗木要求全冠苗(表1)。   3.3.2 皆伐采伐地块改造设计技术 本区位的林地位于生活区的远景,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主题是:增加季相色彩变化,建设绿色屏障的宜居环境亮丽色彩的视觉环境。种植乔木配置为:胸径≥3.0cm,苗高≥2.0m,冠幅≥50cm的木荷或枫香与杉木行间、株间混交,木荷和枫香种植的株行距为2.9m×2.9m(苗木要求全冠苗),在进入林地的路边山地种植部分枫香,增加秋季色彩(表3)。
  3.3 文山道路绿化设计技术 文山道路下坡面穴状种植红叶石楠带状二排,苗木为:胸径≥3.0cm,苗高≥2.0m,冠幅≥50cm,株行距为2.9m×2.9m,文山道路外侧建设长621m×宽0.4m×高0.4m水泥墙花池,花池内种植云南黄素馨,共需种植3000株。
  4 绿化造林技术措施
  4.1 整地和造林方式 去除杂草、竹根和杂木,带状或块状整地和清理,挖树穴。在平整林地时做好杀菌工作,整地时间在造林前30d完成。为了满足绿化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造林成效,造林地块需施基肥,每穴施用有机菌肥1.5kg,施肥时要确保肥料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并回一层薄土。采用植苗造林,要求苗木树干挺直、树形饱满、外观一致、分枝均衡、生长茁壮、三级分叉,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带土球大苗,土球、干径与冠径符合设计要求,苗木的出圃、包装、运输应符合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规定[4]。
  4.2 造林时间和方法 选择春季阴天或小雨天栽植。外调苗运输时,注意保持苗根湿润。苗木随调、随运、随造,苗木装卸时轻抬轻放,以免造成损伤或散土球。植苗时苗要扶正,居穴中央,然后培土压紧踩实[5]。苗木栽植时需注意选择干形饱满、冠形丰满、分枝美观的一面朝向主要视线方向,
  4.3 抚育 新造幼林应坚持抚育3年,全面劈草,穴状锄草、培土。每年除草2次,做到除早、除小。杂草和灌木生长茂密的地方,应先劈草抚育后除草松土,深度5~10cm。除草时间一般在5—6月和8—9月进行。造林当年上半年不宜松土。做到抚育同幼林管护、防治森林病虫害、森林灭火等措施同步。
  4.4 病虫害防治 以白蚂蚁防治为重点,通过施用呋喃丹与树干涂白相结合进行预防。
  5 结语
  实施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工程后,山地生态景观得到了明显改善,造林地达到了“林相结构美化,林分质量优化,树种结构多樣化”。通过植物有效配置与种植,美化城区人居环境,实现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光天.尤溪县城园林绿化植物调查与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3(07):121-124.
  [2]魏甫,杨柳青,范志浩,等.湖南桂东县环城生态风景林景观改造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01):46-49.
  [3]杨蓬.浙江台州椒江珍贵林木种苗培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4]胡福强.高速公路绿地养护管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沈国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教育出版分社,2011.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当前许多种植户化肥使用过量、肥料利用不合理等现状,该文就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肥、减量施肥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提出按需精准施肥、增苗减肥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及推广种养综合模式等若干技术路径,着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致力于实现稻米转型升级,农业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稻生产;化肥减量;路径;马鞍山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该文介绍了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景宁县林下土蜂养殖的发展优势、经济效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下经济;土蜂养殖;景宁县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6-0113-02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出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采集业。近年来,景宁县为加快现代化林业建设进程,
摘 要:2017年通过开展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品种对比试验,筛选适宜在全椒县推广的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品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减少化肥使用量(折纯)176.25kg/hm2,减幅达47.1%;有机无机复混肥可减少化肥使用量30.75~150.75kg/hm2,减幅8.22%~40.28%。施用有机肥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均能够有效减少化肥投入量,是实现化肥使用
摘 要:该文针对塞罕坝林区独有的气候条件与特殊的地理位置,阐述河北分布新记录——裂唇虎舌兰(Epipogium aphyllum (F. W. Schmidt)Sw.)的生物学特性。该文从裂唇虎舌兰在塞罕坝林区分布的区域特殊性、物种的珍稀性、生境的脆弱性及学术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该物种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塞罕坝林区;裂唇虎舌兰;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 S66
在庐江县选择12个晚粳稻品种开展机插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机插晚粳品种。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淮稻5号、镇稻18、南粳9108等4个品种的产量超过9000kg/hm2,与
摘 要:为了解蓝耳病对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将30头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按厂家推荐剂量肌肉注射3种不同的O型口蹄疫浓缩苗,45日龄、75日龄、105日龄、135日龄、165日龄采血检测抗体。结果表明,蓝耳病造成3种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抗体滴度增长缓慢,且长时间内低于保护水平,抗体合格率严重偏低。  关键词:蓝耳病;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
近年来,过程性考核作为一种新型考核模式逐渐被引入课程的考核环节,但是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方案却多种多样。该文在《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
摘 要:为了研究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经济类群产量的特征,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唐古拉山镇高寒草原类紫花针茅、杂类草草地型经济类群产量,结果表明,1号样方(2015年)综合得分最高,5号样方(2016年)综合得分次之,说明1号和5号样方产量较高,并比其他样方设置合理,最能够代表样地基本特征。  关键词: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产量;主成分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动物生理学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进行有效转化的重视不足。该文分析了转化生理学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重要性,从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构建教师团队等方面提出了强化转化生理学应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转化医学;转化生理学;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铁肥对山地梨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单果重均高于CK处理,其中0.7%FeSO4处理的单果重最大,为25.75g,其次是0.5%FeSO4处理,单果重为23.91g,分别较CK提高了41.2%和31.1%,两者均与CK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喷施0.5%FeSO4处理的坐果率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6.16%和15016.9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