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大型活动与反恐作战
北京奥运安保曾经是中国有史以来警戒级别最高的大型活动。论起复杂程度,持续将近半年的上海世博会与只有不到1个月时间的奥运会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奥运会是百米冲刺的话,世博会就是马拉松。这种马拉松安保对于主办方的耐力和韧性而言,无疑是极为严峻的考验。
大型活动的安保,复杂性其实跟一场战争差不多,然而安保方相对被动。在战争中,指挥员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战场的主动权,然而安保只能通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去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需要面对的情况也比战争要多一些。
根据一般大型活动的经验来看,安保主要面对的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层面:
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或台风等)
2.人为灾害(火警、突发性传染病、踩踏等)
3.传统安全危机(战争、敌国破坏等)
4.非传统安全危机(恐怖袭击、示威骚乱等)
前两项与军事关系不大,第三项发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只有非传统安全是现今最受关注的情况。近日爆发的俄罗斯地铁爆炸案导致国内地铁安防级别提到了最高,上海作为全国地下交通最发达的城市,压力自然也不小。恐怖袭击是现代社会的毒瘤。现在各国对付恐怖分子只有一个办法:严厉打击;而对付恐怖分子的铁拳正是各国特警和特种部队。由于恐怖分子往往追求高曝光率,因此正面对抗大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展开。过去我国城市化程度不高,恐怖袭击的风险也很低。除了武警反劫机部队之外,解放军特种部队对反恐并不上心。直到10多年前,总部认为未来存在被恐怖袭击的风险,因此责令特种部队开始研究训练反恐战术,并特意派出种子教官到某个中东国家学习交流,这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触到反恐战术的基础CQB(室内近距离作战)。CQB是一种跟过去解放军训练完全不同的战术。在CQB演习中,你必须在室内一边完成踹门、翻滚、找隐蔽和抗干扰的动作,一边射击恐怖分子画像,还要避免伤害人质画像,完成时间和命中率就是成绩。反恐作战不同于军队间对抗的野战,反恐战士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坏人往往和好人混杂在一起,必须跟这些凶残狡猾的敌人在狭窄空间中拼命,在7米左右的距离内快速击中目标2-3枪,这样才能保证恐怖分子不会在临死前杀害人质或引爆身上的炸弹。
过去国内军队往往提枪小跑前进,然后短促停顿射击。CQB则完全不一样,搜索前进的同时要处于瞄准状态,身体保持抵肩射击的姿势。这种姿势无疑会影响前进速度,但人的速度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的运动速度,另一种则是大脑从感知到控制身体反应的速度,这种姿势的好处在于极大地提高感知及反应速度,一旦发现目标,就能马上射击。在室内作战,跑得慢一点不要紧,最需要提防的是被对方趁乱瞄准。
过去,中国野战步兵队形要求合理分散,每名士兵的间隔最远可达10米;而CQB要求队形非常密集,行进中经常要求每名队员必须跟前后的队友保持身体接触。此外,因为室内作战距离太近,队友之间根本没有时间通过口令来调整队形,因此身体接触是最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果敌人突然出现,这种队形可以确保每个队员都能马上感觉到其他队员的状态,从而进行配合。
以上所有训练内容,都体现了现代室内作战的基础思想——强势主义。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一支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以密集的队形前进,并且能在零点几秒内开枪击中任何目标,除非恐怖分子受过同样严苛的训练,否则即便预先埋伏,也很难跟这种像火刺猬一样的战斗机器对抗。正是因为这一点,特种部队一旦完成部署、进入攻击阶段,恐怖分子便很难在枪战中获得优势。从中东学成归来的中国特战人员,也一直在修正自己的CQB训练方式,这正是中国反恐部队的作战风格越来越接近外国军队的原因。
对于大型活动而言,针对恐怖分子的攻坚并不是惟一可能的情况,群体性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与剿灭恐怖分子的毫不容情不同,对付群体性事件往往需要使用非致命武器驱散人群,避免造成暴力升级。在这方面,中国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发展。过去中国使用的非致命弹械主要是催泪弹,尤其是毒性较强的CS神经催泪弹,这种化学物质对人的粘膜组织存在腐蚀性,危害较大。有试验发现,过量吸入CS气体的动物会因为粘膜受损而七窍流血,所以这种催泪弹逐渐退出使用。OC是近年研发出来的新型催泪物质,本质上是经过提纯的辣椒素,属于纯天然催泪气体,对人体产生永久性伤害的概率很低。催泪并不是驱散人群的惟一选择,近年来以色列开始将一种名为“臭鼬”的臭气弹作为驱散人群的武器,一经使用就会发出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如果不经过专用的洗剂清洗,这种臭气弹的气味可以在人身上残留长达1年,这意味着当事人即便当场逃走,警方也可以通过气味锁定嫌疑人。这种武器在对付巴勒斯坦地区的骚乱时效果突出。
对普通民众而言,在大型活动中一旦遇到事端,必须保持冷静,并尽快远离出事地点。因为无论是流弹还是臭弹,都会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切莫因为凑热闹而被殃及。
北京奥运安保曾经是中国有史以来警戒级别最高的大型活动。论起复杂程度,持续将近半年的上海世博会与只有不到1个月时间的奥运会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奥运会是百米冲刺的话,世博会就是马拉松。这种马拉松安保对于主办方的耐力和韧性而言,无疑是极为严峻的考验。
大型活动的安保,复杂性其实跟一场战争差不多,然而安保方相对被动。在战争中,指挥员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战场的主动权,然而安保只能通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去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需要面对的情况也比战争要多一些。
根据一般大型活动的经验来看,安保主要面对的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层面:
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或台风等)
2.人为灾害(火警、突发性传染病、踩踏等)
3.传统安全危机(战争、敌国破坏等)
4.非传统安全危机(恐怖袭击、示威骚乱等)
前两项与军事关系不大,第三项发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只有非传统安全是现今最受关注的情况。近日爆发的俄罗斯地铁爆炸案导致国内地铁安防级别提到了最高,上海作为全国地下交通最发达的城市,压力自然也不小。恐怖袭击是现代社会的毒瘤。现在各国对付恐怖分子只有一个办法:严厉打击;而对付恐怖分子的铁拳正是各国特警和特种部队。由于恐怖分子往往追求高曝光率,因此正面对抗大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展开。过去我国城市化程度不高,恐怖袭击的风险也很低。除了武警反劫机部队之外,解放军特种部队对反恐并不上心。直到10多年前,总部认为未来存在被恐怖袭击的风险,因此责令特种部队开始研究训练反恐战术,并特意派出种子教官到某个中东国家学习交流,这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触到反恐战术的基础CQB(室内近距离作战)。CQB是一种跟过去解放军训练完全不同的战术。在CQB演习中,你必须在室内一边完成踹门、翻滚、找隐蔽和抗干扰的动作,一边射击恐怖分子画像,还要避免伤害人质画像,完成时间和命中率就是成绩。反恐作战不同于军队间对抗的野战,反恐战士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坏人往往和好人混杂在一起,必须跟这些凶残狡猾的敌人在狭窄空间中拼命,在7米左右的距离内快速击中目标2-3枪,这样才能保证恐怖分子不会在临死前杀害人质或引爆身上的炸弹。
过去国内军队往往提枪小跑前进,然后短促停顿射击。CQB则完全不一样,搜索前进的同时要处于瞄准状态,身体保持抵肩射击的姿势。这种姿势无疑会影响前进速度,但人的速度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的运动速度,另一种则是大脑从感知到控制身体反应的速度,这种姿势的好处在于极大地提高感知及反应速度,一旦发现目标,就能马上射击。在室内作战,跑得慢一点不要紧,最需要提防的是被对方趁乱瞄准。
过去,中国野战步兵队形要求合理分散,每名士兵的间隔最远可达10米;而CQB要求队形非常密集,行进中经常要求每名队员必须跟前后的队友保持身体接触。此外,因为室内作战距离太近,队友之间根本没有时间通过口令来调整队形,因此身体接触是最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果敌人突然出现,这种队形可以确保每个队员都能马上感觉到其他队员的状态,从而进行配合。
以上所有训练内容,都体现了现代室内作战的基础思想——强势主义。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一支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以密集的队形前进,并且能在零点几秒内开枪击中任何目标,除非恐怖分子受过同样严苛的训练,否则即便预先埋伏,也很难跟这种像火刺猬一样的战斗机器对抗。正是因为这一点,特种部队一旦完成部署、进入攻击阶段,恐怖分子便很难在枪战中获得优势。从中东学成归来的中国特战人员,也一直在修正自己的CQB训练方式,这正是中国反恐部队的作战风格越来越接近外国军队的原因。
对于大型活动而言,针对恐怖分子的攻坚并不是惟一可能的情况,群体性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与剿灭恐怖分子的毫不容情不同,对付群体性事件往往需要使用非致命武器驱散人群,避免造成暴力升级。在这方面,中国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发展。过去中国使用的非致命弹械主要是催泪弹,尤其是毒性较强的CS神经催泪弹,这种化学物质对人的粘膜组织存在腐蚀性,危害较大。有试验发现,过量吸入CS气体的动物会因为粘膜受损而七窍流血,所以这种催泪弹逐渐退出使用。OC是近年研发出来的新型催泪物质,本质上是经过提纯的辣椒素,属于纯天然催泪气体,对人体产生永久性伤害的概率很低。催泪并不是驱散人群的惟一选择,近年来以色列开始将一种名为“臭鼬”的臭气弹作为驱散人群的武器,一经使用就会发出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如果不经过专用的洗剂清洗,这种臭气弹的气味可以在人身上残留长达1年,这意味着当事人即便当场逃走,警方也可以通过气味锁定嫌疑人。这种武器在对付巴勒斯坦地区的骚乱时效果突出。
对普通民众而言,在大型活动中一旦遇到事端,必须保持冷静,并尽快远离出事地点。因为无论是流弹还是臭弹,都会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切莫因为凑热闹而被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