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史话(八)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州
  大运河沧州段,北起青县李又屯村,南到吴桥第六屯,全长215公里,在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划分的大运河十几个河段当中,沧州段是流经里程最长的一段运河。
  沧州境内的运河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平虏渠——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为北征乌桓,下令开凿了平虏渠,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沧州这个地名。滄州,始设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下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但古沧州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而在距今沧州城东南20多公里的地方。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在沧州境内的这段运河就是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开凿而成的。
  元末明初,沧州旧城开始衰败,而位于运河西岸的长芦镇却依仗着运河漕运,逐渐发展起来。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沧州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五月徙于长芦。”“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奏允创建砖城”,砖城最后完工于公元1461年,这就是今天的沧州城。也就是说今天的沧州城,是在原长芦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沧州城迁到运河边上以后,更加兴旺发达。明代诗人瞿佑在其《沧州城》一诗中,曾对此有过如下的描述:“沧州城,城何高,城上楼橹城下壕。……但见运河绕郭流滔滔,高桅大舵长短篙,自南而北连千艘。”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每年都会有大约400万石漕粮,以及大量的瓷器、盐、煤等物资,经沧州运至北京。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队在装卸货物时,船上的人会下船到城中消费、娱乐,船只也需要补给,是以沧州城每天都有大量沿运河而来的南北客商、工匠和艺人进出,热闹非凡。
  还有就是无论是隋唐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沧州段都有一个别名——御河。“御河”这个名字也说明了这段运河相比于运河其他河段,与皇家的关系要更为密切。封建时代,因为皇帝出行限制很多,因此运河上并不会经常出现“水殿龙舟”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却在这段运河上出现的次数最多,至少有五位帝王的龙船曾从这里经过。他们分别是隋炀帝杨广(三次)、周世宗柴荣(一次)、明宣宗朱瞻基(一次),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两次,六下江南,只有两次走的是水路)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两次,六下江南均没有走水路,但在五次东巡中,却有两次走的是水路)。
  隋大业七年至十年(公元611年至614年),隋炀帝三次发动了征高丽的战争,每一次都是御驾亲征,且均把涿郡作为基地,故有隋炀帝三临涿郡之说。
  大业七年二月,炀帝率文武官员及随从10万人从江都出发,“御龙舟,渡河,入永济蕖,沿渠北上。四月到达涿郡,诏征天下兵马,会于涿邵”。
  大业九年三月,炀帝再征高丽,复至涿郡。四月渡辽,取平壤。六月,因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反叛,炀帝闻风大惊,诏命班师。
  大业十年二月,炀帝又一次下诏征兵,三月至涿郡。七月,隋军进至辽西怀远镇,高丽遣使请降。炀帝遂自怀远镇班师。
  五代末年,周世宗柴荣北伐三关,疏通了自汴京至边关的水路。据《旧五代史》:显德六年(公元960)四月十六日,世宗誓师于沧州,次日即下契丹宁州,二十二日“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二十六日下益津关,二十八日下瓦桥关,二十九日下奠州,三十日下瀛州……离京四十二日,不费一箭,尽得关南三州十七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用兵可谓神速奇效,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笔。直到一百五十年后,在当地官员的意识里,还有对这次运河水战的完美印象:“显德中,收复关南,自浮阳御龙舟顺流而北。太祖皇帝神武英发,尽护水陆之师,所向辄下,遂平三关。”
  明宣德元年(1426)八月初一,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今惠民)举兵造反。这是明代继“靖难之役”后,出现的第二次亲叔与亲侄争夺皇位的斗争。明宣宗朱赡基御驾亲征,平叛大军自京师沿运河南下,“十八日,御舟驻跸沧州。宣宗自沧州登岸陆行。十九日,车驾至盐山。二十日凌晨,至乐安城下。”一天后,朱高煦出降,乐安不攻自破。宣宗兵不血刃地平定了叛乱,运河上的龙舟见证了他的运筹帷幄。
  清代,康熙帝在位期间,曾六下江南,其中有两次去和回都走的是水路,且都曾在沧州驻跸。《沧州志》还记载了康熙帝第五次南巡时,曾在沧州停留,时正在老家沧州养病的翰林戴宽被蒙恩召见后写的八首诗:
  其一
  二月楼船下九重,官河冰泮水融融。
  缆牵堤柳初含绿,棹指桃花欲放红。
  雨露行随仙仗外,春风遥渡海门东。
  悬知万里江南路,拜舞欢欣两岸同。
  其二
  身随冠佩到横塘,桂楫兰桡路正长。
  白玉窗中瞻甘角,锦帆影里识天香。
  云垂羽盖迎仙棹,雪散瑶花扑御床。
  正是三春好风景,沧波曲岸驻鸣榔。
  (自注:是日驻跸有瑞雪)
  其八
  轻裘计甘到皇州,为觐天颜未放舟。
  清跸暂移沧海曲,蒲帆遥指景阳楼。
  囊同赵壹羞应惯,俸比东方赐已优。
  惟有瞻云心最切,翠华雨去意悠悠。
  如今,人们提起沧州,首先想到的已不是大运河,而是沧州武术和昊桥杂技。而这两项文化传承,也部和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沧州民间武术源于春秋时代。隋以后,随着永济渠的开通,沧州境内的连镇、泊头、兴济、青县都成了重要码头,各业相争,须有高强的武技方可立足。沧州镖业因而兴盛了起来,到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彼时,沧州的武师多服务于镖行,并赢得了“镖不喊沧”的名声。所谓“镖不喊沧”,即各地镖局为了表示对沧州武术界的尊重,镖车经过沧州地面时,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喊镖号。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自此,沧州便有了“武术之乡”的称号。
  吴桥杂技则是沧州的另一张“名片”,也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这是流传在昊桥街头艺人中的一首“锣歌”,其中提到的“条河”就是沧州民间对大运河的称谓。
  有专家称:“吴桥杂技的兴盛、发展与运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吴桥杂技艺人以运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明清以来,由于运河漕运发达,带动了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给吴桥艺人的杂技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空间,并形成了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佳话。”
  说到沧州的古迹,最有名的是位于旧州城内原开元寺前的铁狮子——“镇海吼”,据狮身上的铭文,是北周时,当地人为镇海啸水患,集资请铸造师李云所铸。该铁狮通高5.3米,长6.1米,宽3.17米,总重量为29.3吨,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肩负巨大莲花盆,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清代文人李云峥尝作《铁狮赋》,赞美该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
  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所说的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个字,腹腔内还铸有隶书金刚经文,可惜现在大都已模糊不清了。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張玉梅把婆婆当亲娘,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婆婆在一次大病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今已经102岁的婆婆身体硬朗。洗锅刷碗,样样都行。就算年轻人也不一定比得过。村里人夸她婆婆是前世修的缘,有这么一个好儿媳。  张玉梅.是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楠木村村民,现年62岁。她在丈夫去世后,20年如一日,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把整个家庭扛了起来,在公婆眼里是好媳妇,在丈夫心中是好妻子,在儿女眼中是好母亲,在街坊邻
期刊
给电影《上甘岭》写主题曲时,乔羽把自己关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里,一关就是十来天,他想到了长江,终于写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首好歌,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是集体情绪的最忠实记录者。你有一首启蒙的歌吗?”在容纳上千人的香港大学礼堂,龙应台在做“一首歌一个时代”的主题演讲。坐在第一排、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回答说,他的启蒙歌是《我的祖国》。礼堂角落里传来稀稀拉拉的歌声,接着,歌声
期刊
王万青是上海人,1968年,他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待就是50年。其间,他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地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我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王万青,1944年12月出生在上海。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
期刊
“以后我们就是您儿子,有事儿您说话。”19年前,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王玉海因病去世,孙晓春、梅育民、乔拥军等11名工友许下承诺,要代王玉海为其家人尽孝。此后王玉海的父亲病故、弟弟结婚时都有他们11个人的身影。“这些孩子太好,我受不起。”说起她的11个“儿子”,王玉海母亲张佩兰激动不已。  一诺重千金。一晃19年过去了,这11个人经历了调岗、离职、厂区易址,不变的却是他们的承诺。时至今日
期刊
一直以来,好莱坞各种类型的超级英雄片层出不穷,但直到最近才有了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影片:《神奇女侠》。今年6月,电影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非常理想。这部电影的成功,主演盖尔·加朵的个人魅力是重要因素之一。142分钟,每分钟都是“T台秀”。既能甜美可爱,又能提起武器勇敢保卫家园,她被誉为是向新世纪女性展示了自尊自立自强的典范。能把女英雄演得如此深入人心,现实生活中的加朵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奇女
期刊
北大邀请他去授课,范冰冰陪他演对手戏,马云为他题字,当“媒人”。  2015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他写的《微信营销108招》,此书一出,便成为当当网预售10小时热销第一名,如今已经卖出几十万册。11月,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电影《我的微商女友》拍摄中。这个中专没念完的80后农村娃,为何能创造如此奇迹?卖茶叶的小子,坐飞机去见偶像马云  肖森舟1981年出生于泉州安溪,父母都是茶农。他从小就内向
期刊
47集现代怀旧情感大剧《情满四合院》已于10月4日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该剧由刘家成执导,王之理编剧,何冰、郝蕾、海一天、魏小军、方子哥、刘园园主演,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发生在北京四台院里的故事。《情满四合院》作为刘家成“京城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将再度延续“京味人文”情懷,展现大时代背景下质朴醇厚的百姓生活。  剧中,为人善良仗义的何雨柱(何冰饰)爱上了同院的钢厂工人秦淮茹(郝蕾饰)。一
期刊
目前,《暖暖的新家》第五季在北京卫视热播。在第二期节目中,80后新锐设计师巩建将一间17平米筒子楼改造成了五室一厅一厨一卫的迷你“别墅”,广受观众好评。近日,记者来到了巩建位于北五环的工作室,采访了这位在节目中“逆天爆改”的新锐设计师。  拿退伍费去学设计  巩建毕业于天津美院室内设计专业,2009年曾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协会“十大新锐设计师”称号,现为清美学院培训中心设计讲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属于误
期刊
我的父亲走了68年的路、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  我的父亲一辈子与人为善,没有和谁红过脸。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总是对明天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他始终过着平淡的生活。他喜欢种草养花,每到夏天,院子里外满是各式各样的花朵争奇斗艳,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煞是温馨。我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从小到大,我心目中的父亲是那样的伟岸。幼时,父亲温暖的大掌牵着小小的我,让我无比的安心与欢愉,觉得父亲就是我的骄傲。他无微
期刊
“爸妈,我想去给人家当月嫂,你们看怎么样?”2015年11月的一天,30岁的刘硕抱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女儿,与公公婆婆商量。婆婆的脸当即就黑了,“还真是一孕傻3年,你堂堂一个海归女硕士,要去给人家伺候月子当保姆?脑子是咋想的!”  曾觉得侍候月子太丢脸  1985年出生的刘硕是黑龙江人,父母经商,家境殷实。200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了韩国釜山大学酒店管理系。在韩国,刘硕认识了同乡留学生熊国涛,他们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