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时喜欢看知堂,有天晚上卧看他在《瓜豆集》自序里说瓜豆:
  我这瓜豆就只是老老实实的瓜豆,如冬瓜长豇豆之类是也。或者再自大一点称曰杜园瓜豆,即杜园菜。吾乡茹三樵著《越言释》卷上有杜园一条云:
  “杜园者兔园也,兔亦作菟,而菟故为徒音,又讹而为杜。今越人一切蔬菜瓜之属,出自园丁,不经市儿之手,则其价较增,谓之杜园菜,以其土膏露气真味尚存也……”
  土膏露气真味尚存也,這句平淡的话,忽然惹得我不安起来,像是一只猫想要捉住自己的尾巴,分明是自己的,却捉不住,“杜园菜”也有,只是隔得太远。这样想时,不免又叹气,是以前有,现在也没有了,菜园还在,荒在老家。
  农家菜园,鲜有常换地方的,比如我家里,那块菜园,一直在那儿,离屋不远,能接近肥水,至于鸡,扎下篱笆就好了,偶尔有一只伸进去脑袋,不太好出来,于是也凑趣,便不去啄了。
  祖父喜欢兴菜园,一年四季都有绿色,就算大雪封山,雪来之前,他用苞谷秆盖在芫荽上,盖在菠菜上,依然鲜绿。就算不盖,豌豆苗顶着雪,那一抹娇滴滴的绿,也是惹眼。
  菜园里的祖父是个园艺家,篱笆上一半爬豆角秧,一半是黄瓜秧,南瓜一定是种在地头,其余的,无非是茄子一行,辣子一行,给小青菜留地方,给蒜留地方,每一样菜蔬,他让它在哪儿就在哪儿,可看上去疏朗清爽。祖父八十多岁了,还要去菜园,站不了,他坐在小板凳上,从前的锄也拿不起了,打了一把小号的锄,像个玩具样的,他坐在菜园里锄草,可爱极了。
  祖母在灶前灶后忙,唤我一声,去菜园摘个黄瓜,去掐点儿葱……像是一眨眼,我就办回来了。那时祖父总要说一句,可别摘瓜种噢。瓜种是他选好的,一般都是藤的头一个瓜,就像皇上头一个娃儿,那是要当太子的……
  《笑林》里说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来人喜欢用“羊踏菜园”形容生活清苦。不过,那时没多少荤腥,有个菜园,有些菜蔬可吃,也是大安慰。
  很多年过去了,祖父祖母不在了。时间像拱猪,不知不觉把我拱在高处拱在远处,够不着一棵菜园里的白菜。
  偶尔在书里看见菜园,总要失神。
  南朝周颙在山里修佛,卫将军王俭问他吃啥啊?他说: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他啥菜好吃?他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这答的,好听,好看,好吃。早韭,晚菘都在菜园里头,杜甫念念不忘,夜雨剪春韭,想来也是种在菜园里的,不然,那么细的叶子又下雨,去哪儿剪呢。
  种菜园用不着快刀斩乱麻,缓缓的,甚至笨笨的,都是趣事。子贡南游湖北,准备回山西,经过陕西汉中,看见一个老头抱着瓮,给菜园浇水,一会儿一趟,可是瓮里的水,浇不了多少菜。他好奇啊,问老头为啥不用桔槔绞水浇呢,现成的啊?老头说,我不是不知道,我就是喜欢这样浇园咧。
  这个古老的乡党老头,是我喜欢的,这样的老头在老家至今还有。
  虽然有铁牛犁地,快过耕牛,他不用,因为铁牛犁地不晓得深浅,而耕牛拉着唐时流传至今的曲辕犁,一步一步走过去,翻过的都是熟土。他不肯用除草剂,那些草啊,从古至今都长着,从古至今也是锄头在锄它,可是劈头盖脸给它洒农药,叫它服毒,这是辱没草咧。
  每次听闻,都想要铺天盖地地赞美他,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意义,就是一份古意在。陶渊明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回家了,我在城里挣扎。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知堂先生说,咬得菜根是否百事可做,我不能确说,但是我觉得这是颇有意义的,第一可以食贫,第二可以习苦,而实却也有清淡的味儿……
  我在阳台上弄个一个菜园,说是菜园,其实是个直径不到一米的大塑料盆,里头填满了土,放在支架上,面积大约半平方米,只有一把孩子玩沙子的铲子,我在里头种过苦菊,小葱,紫苏,有一年栽了四株朝天椒,摘一篮子红辣椒,收获感油然而生。
  这不是我想要的菜园,总想着有那一天回老家,如同黄梅戏里唱的:你挑水来我浇园,菜地在,锄头在,水井在,人也在。
  摘自《读者·原创版》
其他文献
加拿大艾伯塔省议会大楼里陈列着一根古老的权杖,按照大英帝国的传统,权杖是议会有权立法的象征。虽然它看上去很光鲜,但其实杖杆是用一根旧水管做的,上面的各种金光闪闪的饰物分别由下水道塞子、茶杯和抽水马桶浮子等寻常物件扮演。  整个加拿大就像这根权杖,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本质上早就和精致的绅士风格分道扬镳了。比如艾伯塔省的省会埃德蒙顿市,全城几乎就只有这座议会大楼是欧洲风格的古典建筑,其余都
期刊
小栓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喊“爸爸”。会走路了,就去街上喊。如果是别的孩子在街巷里乱喊,应和声一定会此起彼伏。而小栓喊的,却无人敢应,谁也不敢占这个便宜。小栓的妈妈是单身,一直是。  小栓漫无目的地满街喊了三年多,从没有应答。他妈说,别喊了,傻子才这样。小栓说,我要找爸爸,傻子才不找。  老栓那时还是大栓,刚刚一家人调到这里工作,傍晚领着六岁的儿子出来逛街。一眨眼,调皮的儿子不见了,大栓子急得在横纵
期刊
一只老鼠大白天跑出来偷食。狗发现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它逮住,随即咬死。  这一幕正好被猪看到。为此,猪兴冲冲跑到正在吃草的牛和羊面前,盛赞狗逮老鼠本领高强,比它俩时常称道的猫还要厉害。  牛和羊听了,指责猪这样说是耸人听闻--因为它俩都见过猫捉老鼠,虽然也曾听说过狗拿耗子的事,却从未真正见过,更没有听说过狗捉老鼠的本领比猫高强。  猪很不高兴地说:“既然你们没有真正见过狗捉老鼠,就不要妄加指责
期刊
“这么大的人了,还做这种傻事,怎么就长不大呢?‘中二’兮兮的。”  经常被身边人这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有时回应,有时懒得回应。“中二”怎么了?像中学二年级学生那样思想、行动,不太考虑世俗常情,真的就是自以为是、一无是处吗?为什么我们不从另一个角度想,“中二”,会有多少创新创意从中产生呢?如果长大就意味着只能做所谓对的事,人生所有事只有一种对应方式,那是多么无趣!  作为一名“中二”青年,我的人
期刊
没在相片里看见自个儿之前,我们从镜子里,从水里,看见过自个儿。甚至,我们还撒泡尿照过自己,那是老师批评一个同学的话,这让我们好奇,七嘴八舌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有高年级同学支招,在地上弄个坑,一人一泡尿就能照见了。我们照他的话,开始是浑浊的,等淀清时,我们蹲在坑边看见了自己,只是这个过程非常快,后蹲的同学眼睁睁看着自己不见了,像是让泥土给吸进去了。  可是看见相片里的自己,有点慌张,像是被什么抓住了
期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过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当代心理学认为,幸福也是有指数的,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它包括你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你对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  曾经看过一项有关幸福感的调查,调查结果大意是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的幸福感低,白领阶层幸福感指数较低,幸
期刊
郑因,本名郑建荣,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长篇报告文学若干。曾获湖北省文联优秀作品编辑奖、湖北文学奖优秀编辑奖、中国散文学会成立30周年编辑奖。散文《父亲》获得武汉市文艺基金奖、纪实文学《产妇日记》获得冶金部首届文学奖一等奖、小说《大学诗》获得楚天文艺奖二等奖。做过工人、护士,现供职于湖北省作家协会长江丛刊杂志社。  跑水  1969年7月20日凌晨2点,长江大堤在湖北省洪
期刊
主人家里有一根笔直的竹尺,主人用它量东西。过了些日子,竹尺觉得一直这样挺着身子很累。它让身子弯曲着在太阳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它身子再也伸不直了,主人见了这把弯曲的曲尺,十分生气,把它扔在灶边的柴堆上。竹尺对主人说:“我是量东西的竹尺,你怎么把我扔在柴堆上?”  主人说:“你要准确地量出别人的长短,自己先要正直无私,你现在这个样子已失去了做尺子的起码资格。”  摘自《演講与口才》
期刊
有新说法说:钢铁是眼泪炼成的。那么,潇洒自如是尴尬练出来的。庆幸自己经历了足够多的尴尬吧!  法宝1:机智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主持一次大型晚会时,刚登上舞台就不留神绊了一跤,剧场内一片哗然。众目睽睽之下,只见杨澜迅速爬起,不慌不忙地举起话筒:“今天的观众朋友实在太热情了,以至于我不得不为之倾倒啊!”此话一出,掌声雷动。  尴尬局面突然出现,令人措手不及时,智慧是化解尴尬的一大法宝,冷静灵活、随机应
期刊
北京有个北海公园,据北京人说,到北海公园可以找到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从南门进北海公园,走过永安桥后,湖光塔影、楼台殿亭、曲廊画阁等联袂而至,我恍若置身于神话境界。但再睁眼细睹时,我突然觉得,面前的一切只不过是艺术感细腻的女诗人以纤细的笔墨创作的一首如雨的诗而已,过于阴柔,且太类似于其它风景点,既缺少阳刚之气,又无多少新意。  踏访的土地是古老的,古老也如一个清秀不减的老女人。  辽、金、元、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