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脾脏及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囊性肿瘤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囊性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胰体尾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及CT影像资料,制订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术中脾血管难以与胰体尾充分游离或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必要时转为腹腔镜或开腹联合胰体尾+脾脏切除术。术后每1~3个月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

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92 min,术中出血量约50 mL。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胰腺多发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最大直径为3.5 cm。术后第5天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3、5天检测患者血清淀粉酶均正常。患者术后无出血、胰液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于术后第8天出院。术后定期随访,腹上区隐痛不适症状无再发作。

结论

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囊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了脾脏功能完整性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5月。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微RNA-100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微RNA-100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癌组织中微RNA-100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慢病毒过表达载体(lv-
目的探讨冷保存对大鼠肝内胆管GATA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辅助机械分离方法获得15只SD大鼠肝内胆管组织,将所得胆管片断培养于鼠尾胶原溶液中48 h后进行实验。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保存1 h组、冷保存12 h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TA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3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