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巴山区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效果的调查-以白河县A镇和洋县B镇为例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白河县A镇和汉中市洋县B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参观法,深入了解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在秦巴山区的实际效果。调查显示,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为“撤点并校”,其顺应了农村生源减少的现实,满足了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撤并幅度过大的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少部分学生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适应困难、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办好村小学和教学
其他文献
压电堆具有体积小、频响快、能耗低以及集传感与驱动于一体等优点。结合二次驱动机械设计原理,开发了适应于结构振动控制的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主动杆件。本文介绍了主动
“ 受累”一词起初作“受到连累” 讲,构词语素 “ 累” 作 “连累” 义,是词语的核心语素,承担了词 语主要的语义功能;另一构词语素 “ 受” 作为遭受义动词,必须与动词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