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容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更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面对恩怨而持有的胸怀。
  古时有个男孩叫魏子干,自幼丧母,员外的父亲再娶妻给又生一男孩,子干的继母对他千般苛刻,萬般刁难,做棉衣时给自己的孩子用好棉花,而子干则用芦花,父亲见子干穿着厚实的棉衣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勃然大怒,举起马鞭抽下去,棉衣破了,芦花随着寒风纷纷扬扬,父亲泪流满面。回家后,父亲写休书要休了这个狠心的女人。子干跪地求情说,自己没了亲娘,不想让弟弟也失去娘。子干的包容让父亲震惊,令继母惭愧,更保全一个完整的家庭。
  搁下远的说近的。父亲抗美援朝回国后,被分配到地区公安处工作,所谓公安处,实际是其下属的劳改大队。当时劳改队的工作地点基本是在偏远山区,缺医少药,食品匮乏,这就使得工作在矿(厂)部里的会计、管理员、医生等职业特别吃香,就连伙房的李师傅都让人高看一眼。而父亲则是生产干部,整天下坑口跟劳改犯们打交道,半点方便自己的事也没有,就连找马医生开点正痛片、土霉素之类的常用药,十有八九以没货为由遭拒。马医生也“好景不长”,“文革”刚一开始,他就和矿领导被“造反派”第一批给揪斗出来了。白天挨斗,夜晚住“单间”,白菜叶子、萝卜汤,饿得胡秃子样。父亲根红苗壮,虽然也是“红卫兵”,但他总已坑口工作忙为由,从来没批判过马医生及其“走资派”。那天伙房改善伙食,每人两个大果子,父亲只吃了一个,剩下一个则用牛皮纸包好,趁夜色偷偷地送给了马医生,马医生泪流满面地说,老张你可真是个好人啊。结束挨整后,马医生调到市里的医院,说来也巧,没过两年,父亲就成了该医院的老病号,便得到了马医生的多方关照,就连父亲去世时,第一时间赶到厂驻市办事处看望我们母子的就是马医生。
  子干是个孩子,却有大人之量,不计前嫌,不仅改善了与继母的关系,又保全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父亲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总说自己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就知足了,谁还计较和平年代鸡毛蒜皮的那点事呢!当他看到马医生无端地挨整时,不由自主地就产生了同情心,父亲的包容也让马医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了新的认识,后来听说马医生成了医院的专家。
  有道是,一个锅里抡马勺,总有碰到锅沿的时候,特别在农村,邻里乡亲经常为一根垄、半沿滴水而互不相让,最后大打出手、致死人命的事时有发生,等到监狱时后悔已经晚了,可就在矛盾发生时,双方都没有半点的包容,却常存人争一口气的小人肚量,气到是出了,引来的却是一声长叹,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啊?再看当年宰相张英,收到家人关于邻居侵占自家房基地一事的求助信,请求其主持公正。张英思索再三,修书一封给家人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后,主动后退三尺,邻居一看人家都让三尺了,自己也后退三尺,结果中间留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的故事给后人在处理这类矛盾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广阔天地,人海茫茫,人与人能成为同事、邻居是一种缘分。但人越熟就容易忽视礼节,人越亲最容易言语无忌,时间一长,家长里短,你痛我痒,矛盾就出来了。有矛盾正常,而“鞭打芦花单身救母”和“六尺巷”的故事正是一笑解冤仇的妙计良方。
  懂得包容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其他文献
惬意,是一件美好又不太容易的事儿。  我们总是这样,看看别人的生活,好像都挺美好,再反观自己,老觉得不如人家。于是,就天天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天天想过人家那种美好的生活,反而忘了自己就是自己。  在人生旅途中,弄丢自己是很正常的,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人之所以不幸,也正是因为找不到自己。  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有许多人在获奖之后都再没有写出比以往更好的作品,为什么?因为获奖,他们已经失去了那
期刊
赞扬《阅读与赞扬》  李志远  读今年4月《杂文月刊》原创版刘吉同先生《阅读与赞扬》一文,为之一振,觉得痛快淋漓,不禁要伸出拇指,给个赞!  此文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确,眼下“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加之博客、微信上的东西多如牛毛,而且良莠混杂,令人眼花缭乱。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必须有选择地阅读,才能读到精品,有益身心,否则,劳力费神没效益。赞扬也是如此,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赞扬
期刊
今年世界讀书日(每年的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习近平劝你多读书(附书单)》的文章。  书单共列64种书籍:中国40种,包括《论语》《老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红楼梦》《创业史》《呐喊》《彷徨》等文学名著;美国4种;德国3种;法国4种;俄罗斯3种;英国8种;意大利2种。  面对这个书单,我一则以喜,一则以愧。  欣喜的是,暮年的我也有机会叨陪这个世界级精
期刊
明代的冯梦龙在《古今笑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位老哥们同在朝中为官,一次,其中一位得到了一匹好马,甚是喜欢,但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把马送给了好友用作赴朝会的坐骑。谁知道,这位仁兄上朝回来对朋友大加报怨说:“往日里骑我自己的马,回家的路上我在马背上能赋诗六首,可是骑你这匹所谓的好马,我只吟成两首诗就到家了。这哪里是什么良马呀!分明是一匹劣马!”朋友回答说:“马的好坏是看它走得快不快呀。” 
期刊
我们今天怎样做杂文家呢?  毫无疑问,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做杂文家无疑要比以前容易多了。这是因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使得让人感到“高不可攀”的杂文创作,一下子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情绪写作”都被冠以“杂文”面世,其间虽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属于“口水”和“骂街”。可以说,这类杂文和杂文写作的初衷,与真正意义上的杂文写作的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需要指出的是,
期刊
北宋仁宗朝出了一批贤御史,人称铁面御史的赵抃是个中佼佼者。  铁面御史赵抃的最大特点,就在执着。他看准了的人和事,弹劾不留情面,穷追猛打、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弹劾宰相陈执中便是最典型最有名的事例。  事情是由陈执中的一桩家庭案子引起的。陈有一小妾阿张,年轻标致,极得宠爱;她身边13岁的侍女迎儿有一天因故顶撞了阿张几句,阿张大为恼火,对迎儿又打又骂,还把迎儿的棉衣棉裤剥去,反绑双手,赤身
期刊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春天下瘦雨/像一根根绣花针/夏天下胖雨/像一个个秤砣儿/不管针还是砣/都有一颗想和土结为伴侣的心。”一个能猜到雨心思的人,其心一定被雨滋润过,其身一定被雨敲打过,并溅起情感上的朵朵浪花。  雨的抵达与雨的离去,常让人猜不透。雨是天空占领大地的一种手段,有时雨是平平仄仄的惬意诗行,有时雨是起起伏伏的疯狂呐喊。而被雨水拥抱过多次的石头,却对人抱怨,雨来的时候,劈头盖脸,但真正
期刊
時下的一些报刊、杂志都时兴“作者简介”。有的内容简单,可有些却不“简”——“著名××”“×××长”“××导师”,得过××大奖,有××作品,甚至还有“享受××待遇”之类,不一而足。这种情况,据说是“以便读者对作者有所了解,有时候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品”。显然是好意。但是如果从读者的视角看,未必领编辑们这份“好意”的情。看这样的“作者简介”,让人想起当下时兴的“名人效应”。有些编辑也不过是想通过“作者
期刊
世界那么大,城镇那么多,别说去过,就连听说过、并且记得住的,又能有多少呢?古人云,“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实在是至理名言。  然而,在遥远的欧洲,在一个不大的国家里,有一个人口只有区区六七万的小镇,却早在好几十年以前,就走进了我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又在1988年被空前强化。这是因为,这个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西边不远的卡罗维发利小镇,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40多届档次不低的国际电影节。1988年,在第26届
期刊
骄傲与满足  我很感谢:造物主让我入世为人,并让我在期间度留几十个春秋,我打理了人生,观看了世界,我骄傲。  我很满足:生活使我弄清了美丑善恶,人生让我尝遍了甜酸苦辣,我体验了真味,欣尝了人间,我满足。  厚  我提倡和要求子女的修身齐家,应注重一个“厚”字,厚以待人,厚以处世,厚往薄来,厚积薄发,厚道承情,厚德载物,厚实厚朴而已。  人与书  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离不弃之缘,知书读书、买书看书、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