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活化早期氧自由基的生成及类型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采用鲁米诺(Luminol)依赖性化学发光(CL)法,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活化早期氧自由基(OR)的生成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L在Con A、PHA、SPA等有丝分裂原诱导下可迅速产生OR,LPS(6.25~800µg/ml)不能诱导OR的生成;不同有丝分裂原诱导的OR生成量及动力学不完全相同。通过观察各种OR清除剂对PBL-CL的效应,发现·OH清除剂(苯甲酸钠及甘露醇)、1O2清除剂(NaN3及L-组氨酸)和

清除剂(SOD)可显著抑制PBL-CL,而H2O2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则对PBL-CL表现为增强效应;进一步通过H2O2-Lu-minol无细胞发光体系证明,过氧化氢酶对PBL-CL的增强效应是由于催化来自淋巴细胞的H2O2氧化Luminol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早期可产生各种类型氧自由基,包括·OH、1O2

及H2O2,氧自由基的生成是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变化之一。

其他文献
用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链及D链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建立了捕获法ELISA检测EHF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型及IgD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对263份EHF患者不同病期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表明,特异性IgE型及IgD型CIC检出率分别为61.98%和49.05%。两型CIC检出率动态变化相似,即疾病早期较高,4~8病日达高峰,此后渐降。不同病型EHF患者两型CIC检出情况与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
我们观察了广州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型腺病毒(Ad7)、A3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3)对纯化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作用及对克雷伯肺炎杆菌粉碎物直接诱导组胺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Ad7超声粉碎物可直接引起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释放的病毒浓度是16320~163.20TCID50/ml。RSV和Influenza A3未出现直接诱导组
期刊
在中国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生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HPV16)的感染有密切关系。HPV16的E6E7基因具有转化功能,此基因片段的表达对HPV16转化细胞的恶性表型的维持是必需的。HPV16E6蛋白具有锌指结合蛋白特点并可以和细胞内野生型的p53蛋白结合。本实验用钙沉淀的方法将含HPV16 E6基因的表达质粒pAS1-E6转入大肠杆菌AR1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对100株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了分型研究。被检菌株包括63株病人菌株、35株带菌者菌株和2株血清学分群参考菌株,根据它们porA基因扩增产物的MspI酶切图谱的差异,共分为33种RFLP型(b1~b33)。其中b20型为我国B群Nm的主要谱型,其特征为:①在被检菌株中占比例最高(31.63%),②主要来源于病人(29/
从脆弱拟杆菌(ATCC 23745)染色体DNA随机克隆构建的8种Hind Ⅲ片段,以32P经缺口平移标记,用10种拟杆菌的国际标准株对这些片段进行筛选,获得了脆弱拟杆菌种特异的探针pBF-15和脆弱拟杆菌型1特异的探针pBF-21、pBF-19。探针能检测到膜上3.8×106的纯菌;当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点膜,探针能检测到占混合菌群14%的目的菌。用探针法直接检测了8例感染动物
期刊
期刊
采用超声破碎和Triton X-100处理法,提取了鼠伤寒杆菌的外膜蛋白(OMP)并经电镜和SDS-PAGE鉴定。发现36~41kD OMP的主要蛋白带,即微孔蛋白(Porins)和OMP A蛋白,OMP能够诱发小鼠特异性抗体(效价1∶2560),兔抗OMP血清主要识别36kD蛋白带,OMP免疫小鼠足垫肿胀显著。50µg OMP免疫小鼠可保护500LD50细菌量的攻击,被动转移OMP抗体亦有良好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