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熟知。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空间形态与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常见线网形态的优势和不足,接下来从实际出发,以城市布局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讨论了与轨道交通线网相接的周边地区的开发方向,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从事相关规划工作的人员以启发,提高所规划轨道交通线网的科学性,使其对城市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布局;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兼具速度高、容量大等诸多优势的轨道交通,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上文中提到的城市交通问题得到了解决,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也有所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永久性的交通设施,要想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调整或更改,难度极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以城市布局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对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形态进行规划,保证轨道交通具有的积极作用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1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与城市人口密度的关系
  城市人口密度是指城市范围内所生活人口的稀密程度,简而言之,就是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另外,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面积、城市人口密切相关。在特定条件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城市人口密度,确定城市拥堵的程度,从而对交通线网布局及规模进行预测[1]。需要明确的是,对轨道交通线网而言,城市人口密度同样具有其他数据所无法替代的意义。
  2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城市生活发展所依托的主要载体,具体指的是城市功能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征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可见,城市空间结构是空间地域上城市功能组织的投影,是在特定环境中,人口、设施和城市活动共同形成的空间,以要素的空间分布为依据,可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三种表现形态,分别是城市空间、城市密度和城市布局形态。城市空间形态较易受外在因素影响,例如,交通、地形、经济等。不同的空间结构,对交通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在规划轨道交通线网时,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保证所规划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契合。正常来说,带状城市对应带状线网布局,组团城市对应放射状的线网布局,团块城市则对应放射与环形相结合的线网布局[2]。
  通过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常见形态进行归纳可知,有环放射、无环放射和网格式线网的使用频率较高,不同形态的线网,所具有的优点和不足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因地制宜,为所规划轨道交通线网的科学性提供保证。其中,有环放射线网具有明确的中心区和良好的运力组织,对外的交通组织相对方便,但随着环线的增加,乘客在换乘环节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无环放射线网在同一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可达性,与一般城市的发展特点相符,但会导致线路集中在市中心,乘客换乘时人流相对集中;网格式线网不仅线路顺直、布线均衡,分散设置的换乘节点也给乘客换乘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当然,该线网形态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路线走向较为单一。
  3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相连的地区的开发方向
  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渠道,与轨道交通相连的地区,其土地使用类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以商业、住宅为代表的用地类型,在交通可达性上具有较高要求,应集中建设在轨道交通的沿线地区,由于居住地由市中心向外围地区进行不断疏散,因此,位于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商业、住宅,对用地具有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沿线地区土地的目的,不仅是突出中心城区具有的服务、金融和商业功能,更重要的是,为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在交通方面的支持。如果站在城市区位的角度上考虑,给土地利用类型带来较大影响的因素应当是区位,办公类、商业类在中心区域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若将上述类型的建筑移至市外区域,原有的竞争优势会大打折扣。当然,不断完善的轨道线路,间接强化了在外围区域商业类建筑具有的竞争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建设轨道交通线网,能够引导并促进周边地区土地的开发,从而使城市布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现实。
  结论:
  通过对上文中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使交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要想缓解该问题,关键是以轨道交通为切入点,建立多类型、多层次和多功能的轨道交通线网,在此过程中,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工作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工作人员应将重心放在设计原则、线网规模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基础交通设施具有的作用也能够得到充分显现。
  参考文献
  [1]洪豆,辛拓.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2):47-50.
  [2]杨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J].公路,2016,61(03):138-143.
  作者简介:何宝昌,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牵引供电及其自动化。
  (作者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设计从大工业时代的批量化生产、功能至上发展到今天的注重人文情感,关注受众心理需求。时代飞速发展使传统文化逐渐消解,弘扬与传播成为时代主题。文化创意设计为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影响力,然而我国现今的文化创意设计水平仍处于生硬浅薄的阶段。究其根本,文创设计需要用心分析文化内涵、融入情怀体验、符合当代生活美学。以故宫文创为例,我们不难看出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其将传统文化以幽默的手段结合现代产品形成了
期刊
摘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户型布局、采光通风、节能保温等等。进一步提高住宅的设计水平,在保证住宅的质量的前提下,同时也为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国家建設部提出,住宅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 "以人为本" 的指导思想,要以现代家庭的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合理组织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住宅小区;
期刊
摘要:如何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树立本土化的现代家居用品设计品牌,如何在设计上与国外设计作品一决高下,怎样才能让“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设计”?这些问题都是我国设计行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精髓无疑可以为我国现代设计产业提供很好的灵感来源,同时还能催生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本土设计思想理念,树立具有民族认同性的设计风格。
期刊
摘要:在家电市场层面上,更多的在于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舒适程度来衡量一个家电产品的综合性能。为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针对家电产品设计和其生产模式,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媒体平台的设计创意与优良生产体系进行全方面的深化与改革。本文主要从企业参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探讨,为实现现代化设计与生产模式更优化添砖加瓦。  关键词:家电产品;设计与生产;探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大面积应用,现代化进程进
期刊
摘要:低压供配电系统犹如高层建筑中的神经枢纽,对于整个高层建筑来说异常重要。在高层建筑的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用中,往往会由于客观条件引起可靠性问题,因此,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当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低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低压供配电系统;建筑电气设计;可靠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对电气设计的
期刊
摘要:南盘江特大桥是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锁龙寺至蒙自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是昆河线连通的最后一段项目,承担着连接东南亚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因此,桥身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发展的当下,相应的桥身结构修建技术也在不断的优化过程当中。本文就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对连续刚构0号块托架构思设计、预压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南盘江特大桥;连续刚构;
期刊
摘要: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暖通工程的设计和安装也得到不断改进,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中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空间的干燥性,还应保证室内空气的通畅性。但是在實际的暖通工程安装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及振动因素的影响,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阻碍暖通工程的施工周期。本文对噪声与振动等进行分析,希望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暖通设计;建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城市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城市建设已从平面上的扩展模式转变为立体上的发展模式。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土地容积率,保证居民小区能够具有良好的日照、绿化及其通风条件,高层住宅小区将成为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1 高层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
期刊
摘要:说起扁平化设计就立马联想到了几何、抽象、客观的概念词汇。扁平化设计受瑞士风格的影响,与极简主义相承一路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了当下最火的设计风格之一,它从最初主要涉及在互联网行业中的网页设计、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到后来逐渐被设计者们所接受开始应用到信息整合传达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它的出现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不仅使设计界出现了新的转折点,也给设计界带来新的选择与挑战,对于扁平化设计的如何应用与创新
期刊
一、弥勒市“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全市以水果、蔬菜、花卉、优质稻、中药材、畜牧养殖六大产业为主,努力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产业村镇。目前获得农业部认证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有2个,其中专业镇1个,即东风农场管理局。该专业镇主导产品为葡萄,种植面积26400亩,2004年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200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葡萄)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葡萄)证书,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