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迷失的自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女性文学初期的目的是揭露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而其第二次浪潮不再囿于女性自身,而是承认男女的差异性,重建女性形象。本文选择了卡里尔·丘吉尔的《天之骄女》中的虚构与现实的表现手法来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第二次浪潮的特点。  关键词:虚构与现实;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二十世紀
摘 要:《第九个寡妇》是“女性新历史小说”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作品通过塑造王葡萄这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女性人物形象,并以其“秋千”般的命运作为一种象征,从个体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本土的历史风云记忆。王葡萄这一女性形象身上所承载的不仅是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的变迁,更多的是人们千年以来坚韧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第九个寡妇》;严歌苓;象征性;意象  作者简介:刘润坤(1984.12-),男,汉族,东莞人,硕士,
摘 要:庐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首创描写女同性恋的女作家,在她之后四五十年才有陈染、林白对这一话题续写。本文就庐隐等女性作家笔下女性同性恋爱下隐含着对于女性自我的反思来进行探索,并且就女性同性恋爱这一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理解女性作家对于女性自身的反思。  关键词:女性作家;女同性恋;女性反思  作者简介:费尚暇(1997.1-),汉,安徽宣城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研
摘 要:处于明清嬗变之际的顾炎武看到了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以期对在歧途上的明末学术予以补救。他学宗“六经”,博览群书,主张“采铜于山”的治学方法;同时漫游四方,进行考察与实践,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结交了名人逸士。他的这种知行观正是对于“一念之动即为行”的空谈心性的明末王学之修正。  关键词:顾炎武;知行合一;阳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语调指说话过程中的音调起伏,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可以从说话者的语调中来判断态度和情绪。作者主要是基于信息结构的视角从语调的四个功能以《绝望的主妇》第八季中的人物对白为语料,探讨语调在信息结构的视角下是如何结合语境在人际交往中来实现推导话语意义的功能。  关键词:语调功能;信息结构;话语意义  作者简介:熊薇(1994.6-),女,汉族,
摘 要: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被广泛文学理论及文学批判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超我、本我、自我三部分组成。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的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深刻揭露了人性之恶,呈现了七人不同的口供,造成真相的扭曲与人性的复杂。其中,当事人真砂、多襄丸及武弘的口供最为冲突,下面以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分析此三人的口供。  关键词:自我;本我;超我  作者简介:王慧敏(1991-),
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7NFUSPITP220,指导老师:缪军荣。  摘 要:红色作为一种主题色彩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浸染了中国的民俗、传统乃至文学。色彩虽是通用的,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国家、民族对同一色彩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导致“红色”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中受不同的思想观念等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寓意。文学作为文化的直接折射,以文字方式记述了这种差异。本文追溯整理了中国“红色情结”
摘 要: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增添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以海为生,海洋在给予他们丰厚食物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少数民族的海神信仰和祭祀仪式构成了我国海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在广西沿海地区生活的京族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少数民族海神信仰历史演变,海神祭祀仪式的文化价值等进行一系列
摘 要: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通过品读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来探究孤独美学和哲学意义。  关键词:刘亮程;寒风吹彻;孤独美学;乡村哲学;《一个人的存庄》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漫天大雪与孤独的他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
摘要:20世纪50年代,社会派推理在日本出现,东野圭吾作为获得过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的当代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就有以《白夜行》《幻夜》等为代表的社会派推理。本文浅析其作品。  关键词:推理小说;日本;社会派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51-01  20世纪50年代,继本格派推理之后,社会派推理在日本出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