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ovel fiber Bragg grating vibration sensor with double equal-strength cantilever beams

来源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zzz21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 practice,since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are usually complex,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roblem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for sensor applications,and the fiber sensor can overcome it effectively.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ype of vibration sensor based on fiber Bragg grating(FBG).The vibration sensor with double equal strength can-tilever beams structur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stability.The physical model of FBG vibration sensor was established,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double equa-strength cantilever beams were designed and opti-miz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test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o illustrate the low-frequency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vibration sensor.Among,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was 0.024 0 pm/(m·s-2),the natural frequency was 185 Hz,and the linearity was obtained,which further verify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ensor vibration frequency measurement.
其他文献
采用2级压缩回路和双极性脉冲叠加技术可以获得高电压快脉冲,但这对脉冲源各级开关同步特性要求较高.为研究初级源对中间储能电容器充电时间约120 ns时中储开关击穿特性对脉冲源运行的影响,文中分析了一种双极性加载脉冲源对中储开关同步击穿的要求,通过实验获得了自触发预电离中储开关在相应充电时间下的击穿电压、时延及抖动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正、负极性脉冲下中储开关击穿时延差值的概率分布.结果 表明,该双极性脉冲源需要控制中储开关击穿时延差值小于10ns;自触发预电离中储开关在0.2~0.7 MPa氮气中、不同
针对高效率视频编码LCU层码率控制方案对目标比特分配不合理,图像复杂度综合因子考虑不全导致率失真性能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内容特征的LCU层码率控制算法.通过Scharr算子和Hadamard变换分别检测编码区域的纹理复杂度和能量分布;对纹理复杂度因子和能量占比因子进行联合加权,构建了一种新的权重计算公式,用于LCU层目标比特的优化分配,并进行模型参数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低延迟B配置和P配置下,与动态调整码率控制算法相比,比特率相对误差平均下降了0.011%和0.010%,率失真性
准确的动态心电信号异常检测依然是心电信号分析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优化的Res-Net残差网络模型,该模型基于原Res-Net50模型在卷积层加入空洞卷积,并用评价指标相反数的近似公式代替损失函数,以获得较高的异常心电特征识别率.同时,对学习率、卷积核大小、衰减因子在内的多个超参数进行了测试和优化.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选取了ICBEB心电数据库,对该数据库中12导联动态心电信号中所包含的9种心率失常进行自动分类,并对模型优化前后进行分类评价指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设置参数lr=0.01
对单分子电导角度对光致变色分子、聚集诱导发光(ALE)分子、太阳能分子等光电分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基于光电分子电学特性设计的分子器件.分析了光电分子用于分子器件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光电分子的电荷传输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光电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设计光电功能性分子器件提供了单分子水平的有效依据.
基于光纤面板传像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纤面板的制作方法.采用光辅助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硅微通道阵列,并将其作为光纤面板的骨架结构,通过氧化工艺在通道内壁制备二氧化硅层作为光纤包层,内部填充高折射率玻璃作为纤芯,制备出一种新结构的传像器件.其理论数值孔径为1.37,经初步测试,其分辨率可达到57 lp/mm.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光纤面板不会有光串扰问题,可完全避免刀口响应,增加对比度.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分辨率,有望成为制造高分辨率、高质量传像器件的新方法.
基于喷墨打印工艺,实现了量子点材料与UV胶复合墨水的高精度转移,导光板网点形貌规整,稳定性高,出光效果好.通过调节UV胶与溶剂比例抑制了咖啡环的形成,然后为了实现导光板白平衡,分别调配了红、绿量子点比例以及量子点在打印墨水中所占质量比.为防止网点之间发生串联,确定了使用循环六次打印的方法进行网点打印.通过表征分析可知,导光板出光均匀性为80.8%,平均亮度可达2769 cd/m2,色坐标(0.3294,0.3081),色域105%NTSC.这一工作有利于实现优异出光效果、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的量子点网点导光板
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XPM),首先设计实现了一种全光逻辑OR门,进而利用所设计的全光OR门的级联,设计出了一种全光8-3线编码器.利用OptiSys-tem光子模拟软件,验证了所设计的全光逻辑OR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全光8-3线编码器的编码功能,OR运算结果的Q值可达33.94,全光8-3线编码器输出结果的Q值可达39.87.设计的全光8-3线编码器,不需要使用滤波器,所用元器件较少,实现成本低廉,在未来全光信息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全封闭式高速ICMOS组件因CMOS芯片产生的热量在光学环氧胶层中积聚,导致耦合面温度升高进而出现软化、开裂等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散热优化方案.利用金属散热板及高热导率散热硅脂将CMOS芯片产生的热量传导转移至非受热易失效区域,从而降低耦合面受热破坏失效的风险.使用ANSYS Icepak进行热学仿真分析后表明,优化后的耦合面温度下降了25%,符合光学环氧胶的使用要求,环境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在IGZO型TFT-LCD器件阵列四次光刻工艺条件下,研究了薄膜晶体管图形设计对实做图形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沟道长设计、补偿设计对半色调掩膜光刻后沟道区域光刻胶图形拖尾、内缩、膜厚的影响趋势.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沟道长设计值L在3μm~10 μm时,L越大,光刻胶内缩量越大,拖尾量越小,沟道内光刻胶膜厚越小;L>10 μm时,光刻胶内缩量、拖尾量、膜厚趋于平稳.基于以上趋势,通过对沟道长设计优化和图形补偿设计,可有效改善光刻胶内缩和拖尾对实做沟道长宽比的影响,同时获得合适的沟道光刻胶膜厚.
提出利用DOE对激光进行调制,产生可控干涉条纹用于体全息光栅记录.并提出基于Gerchberg-Saxton(GS)算法的优化算法,改善了输出光场.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DOE产生的条纹均匀性由80.15%提升至88.06%,条纹对比度由28.42提升至68.95,误差函数由8.26%降至5.24%.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得到的条纹对比度和条纹均匀性较GS算法得到了改善.提出的DOE优化设计方法增加了DOE在体全息光栅记录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性.